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立国 《新长征》2012,(9):50-50
自实施新一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委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建制村集体经济,经过多方实地调研,吸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结合本县实际,通过政策鼓励、拓宽思路、建章立制等措施,扎实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2.
伊通满族自治县委结合本地的实际,建立了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包保责任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5,(5)
<正>黑龙江省在文化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以"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浓郁地方特色的"边疆文化""域外文化"及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的"冰雪文化"等相呼应,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制定规划,加大投入,走政府促动之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7,(3)
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依据自身地理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建设长春市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的战略构想。"旅游后花园"概念的提出,是跳出伊通看伊通,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定位伊通旅游业发展思路的结果,也是伊通县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满族饮食文化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中 《世纪桥》2003,(6):58-60
满族入关前主要生活在黑龙江省以北与松辽的广大地区,偏僻的生存环境,寒冷的气候特征,使满族人民形成了许多与中原地区不同饮食习俗,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风格,并通过与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接触,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进一步推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本文试就满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一一论述。 商周时期的肃慎人,是满族最早的先人,汉代以后史书记载的挹娄(汉、三国)、勿吉(南北朝)、(革未)(?)(隋、唐)、女真(宋、辽、金、元、明)人都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  相似文献   

6.
张丽 《新长征》2007,(2):46-47
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依据自身地理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建设长春市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的战略构想。“旅游后花园”概念的提出,是跳出伊通看伊通,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定位伊通旅游业发展思路的结果,也是伊通县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宾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满族自治县,有着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后的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创建全国“文化名县”,塑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宾形象,是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需要。为发展文化产业,争创文化名县,我们在弘扬满族优秀文化遗产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旅游开发与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的角度看,一个县的建置和它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或经济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这里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文化景观、历史源渊等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地方特产、饮食习俗等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同时,由于每个县域所处的不同的地理方位,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尤其是地域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的不同等。这一切,都会显示出县域经济各自独有的特点来。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和封闭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伊通满族自治县委从党政机关抽调3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帮助10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抓好整顿工作。县委从抓好派前培训、具体指导入手,教育和引导下派干部本着帮助下包办、参与不代替、指导不号令的原则.充分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晓军 《世纪桥》2008,(6):155-15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和封闭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作为清朝开国立基和满族发祥崛起的地方,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灿烂的人文景观。抚顺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方面打造抚顺的文化品牌。其中,清王朝的发样地、抗战重要遗址地、新中国工业基地、雷锋精神肇兴地,是抚顺历史文化的四大名片。这四大名片对于抚顺、辽宁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着力打造弘扬。  相似文献   

13.
李岩峰 《世纪桥》2011,(3):152-153
众所周知,世界上每个国家请客人吃饭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宴客现在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时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和哲学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的文化差异也很大。透过中西方不同的宴会礼仪和习俗,可以清楚的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场合下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宴客习俗和礼仪,以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理论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探讨中西方文化理念差异。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宴客习俗和礼仪,人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正满族刺绣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从满族人民的生活中发展而来,凝聚了满族民间风俗文化的精华。满族刺绣色彩明艳大方,造型粗犷、不拘小节,凸显了满族人民率真豪迈的性格和大巧若拙的审美情趣,反映了满族人民崇尚自然的朴素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南连川藏、西接新疆、东邻甘肃,处在中巴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十字要冲,是通往新疆连通中亚的重要门户,是稳藏固疆的重要战略节点。青海位于中西方文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多元文化类型在这里长期碰撞和交融。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中亚国家有较强的共通性,具有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民族和文化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生态承载门槛较  相似文献   

16.
认真做好“三方面”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伊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魁元近几年来,我们伊通满族自治县委把培养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非党干部工作作为一项立足当前、面向21世纪的战略任务来抓,制定规划,确定目标,落实措施,加大力度,按照选拔一批,培养...  相似文献   

17.
饮食民俗是整个民俗系统的物质基础,也是民俗系统内部与自然生态系统关联最为密切的层面之一.饮食民俗是在特定的地理区位与气候条件限定下,人们对食物资源与种类进行智慧性地认知、利用与选择的结果.辽宁满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本区域生态位建立了正确的认知,并形成生态特征非常明显的饮食习俗.尤其在春节饮食中,人们更是追求节日饮食的精、细、全,无论是春节食品的材料准备,抑或是制作工艺、食用方法等皆是日常饮食技艺的提升与精化.在饮食民俗的建构中,辽宁满族人逐渐形成了饮食偏好的因地制宜、节日食品的粗粮细作以及营养均衡的应时而做等饮食特点,充分体现了饮食习俗的生态意蕴与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张恒 《世纪桥》2011,(1):23-24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权交接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由于满族特殊的文化环境,清朝皇权交接出现相对特殊的情况,在幼帝皇权的代行和回归上具有不同于历代封建王朝皇权交接的独特之处。清朝统治者并非一成不变地承袭汉制或因袭满洲旧制,而是将保留、吸收相结合,既学习、借鉴汉族王朝的经验,又尽可能地保持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与需要,不断予以改进,保证幼帝在成年后顺利地执掌皇权。  相似文献   

19.
马辉 《新长征》2011,(11):22-24
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伊通发展放在全国科学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和把握,放在全省、全市"十二五"发展总体部署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奋进,阔步向前,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创伊通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似文献   

20.
刘忠群 《共产党人》2008,(13):52-54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间文化广义地讲是指由某一特定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加工、修改、反映该民族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心理特征及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群体特征,宗教信仰等诸多内容的文化表象。民间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民族民间文化中,从每种文化形成的历史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