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王文元 《传承》2008,(1):38-41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新地区的一种山歌。这种山歌在甘肃境内被称之为花儿。以甘肃临潭、康乐、岷县等地为中心的洮岷地区,每年农历的六月都要举行众多的花儿会。六月,洮岷大地上的沟沟岔岔都飘荡着花儿的韵味,甚至连汩汩流淌的山泉,也合着花儿的曲调,在山谷中  相似文献   

2.
张卉 《前沿》2009,(3):178-180
河湟是指黄河与湟水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也正是河湟花儿的中心流行区及发源地。河湟山歌最早也称“少年”,后被“花儿”所取代。从社会生活说。河湟山歌可叫做“花儿”,从民歌研究说,河湟山歌应称“河湟花儿”。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之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北上。八月初,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南,发动了“岷洮西固战役”,对此,不仅党史、军史界评述不一,甚至许多战役的亲历者也看法分歧,一说“岷洮西固战役的胜利,打垮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使我军威大震”。一说“张国焘坚持错误,另搞了个岷洮战役,并以此为借口,拒绝了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本文试就“氓洮西固战役”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教于革命前辈与同仁,以澄清其是非。  相似文献   

4.
《人大研究》2009,(8):F0003-F0003
董事长致辞:集天地之大美,汇山川之灵气,这里是古老浑厚的千年药乡;养人文之精华,成天下之物宝,这里是文明遐迩的岷归故里。岷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处4区8县几何中心,自古就有东去三秦,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之称,享有陇原“旱码头”之美誉。全县现有23个乡镇,45万人口,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尤以中药材、矿产、畜牧、洋芋淀粉、水利、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享誉陇上,是甘肃南部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  相似文献   

5.
徐进 《传承》2012,(14):76-77
从城市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清代洮河流域的城镇布局与区域发展进行初步探讨。通过研究清代洮河流域的城镇的布局与发展,从而总结传统,结合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揭示洮河流域——以甘肃临洮为例的社会内涵与城市文化底蕴及洮河流域城镇布局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余显斌 《传承》2009,(11):50-52
一曲高昂的信天游,在黄土高原上响起,在沟沟岔岔间缭绕,在山山峁峁间嘹亮,在晴空下悠扬。信天游,这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朵在黄土坡、黄水之间盛开的奇葩,在流行音乐泛滥的年代,走出陕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20多年前,一个高中毕业的年轻后生背着个布兜兜,从作家路遥曾在《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中描写过的陕北黄土高原的沟沟岔岔里走出,来到飞机城西安阎良,在平凡的世界里度过了一个警察不平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一个在第十六届兰洽会定西市专场签约仪式上签约、作为甘肃岷县十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的岷县岷州医院,时隔两年之久却迟迟不能落实。  相似文献   

9.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从生产劳动到婚丧嫁娶都充满着优美的山歌,壮族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壮族山歌反映了壮族自然至上和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关系的自然生态意识,它在客观上致力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与发展民族经济有相通之处。吸取壮族山歌的自然生态意识,发扬生态保护实质,对壮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引洮工程,是甘肃人民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共产主义思想新高涨的光辉结晶,是甘肃水利事业的历史性的伟大创举。为了保证引洮工程的胜利进行,必须有共产主义的协作,从各方面大力支持。省人民委员会要把三分之一的力量投到洮河工程上面;各厅局必须把支持引洮工程提到自己议事日程的第一位,与工程局的联系,应当少用公文,多用电话,本厅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非本厅局所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再提省人民委员会解决。前一时期,很多机关热情支持,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有的机关支持还不够积极。现在工程局的办公用具和床板极感缺乏,各单位必须清检库房,尽最大努力去支持。  相似文献   

11.
西峡──山茱萸之乡地处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县,是名贵中药山莱美的集中产地,年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素有“山茉英之乡’”的美称。收获季节,只见那遍布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的山茉英树,红玛瑞珍珠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景色十分迷人。山某某又名山英肉、枣皮、药枣,是名贵的...  相似文献   

12.
初夏的六月,正是花儿开始坐果的时节,人们期待着秋来的累累果实。而我们——江西省人大友好交流访问团,在出访哥伦比亚、墨西哥、古巴三国的外事活动中,己经收获了浓浓的友谊和醇醇的果实。哥中友协——连接哥中友谊的纽带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到达哥伦比亚的首都圣菲波哥大。甫抵,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3.
六月初夏,素有天然温室美誉的元谋热坝徜徉在满眼的新绿里。当我们驻足在久负盛名的官沟堤岸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重新修建改造的官沟流淌着汩汩清流,沿着干净整洁的村庄,横穿过碧绿的田野。沟渠两岸,禾苗拔节,玉米吐缨,瓜果飘香,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武当横地出,神农连天碧。伍家沟村是继河北耿村之后的中国第二个故事村,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封闭式山区民间故事村。村里有首歌谣为证:“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户户都是故事家。”全村面积不过4平方公里,200余户人家,12岁以下、7岁以上的娃们,多数能讲故事;中青年人能讲10个以上故事的过半数,其中,能讲100至250个故事的“故事篓子”不下50人;能讲300个故事以上的“故事大王”有5人;更有故事夫妻、故事亲家、故事家庭;他们还自发地组成了“妇女故事会”、“老人故事会”、“家庭故事会”。于是,这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名基层福彩人,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故事。我自甘肃岷州来,就说岷州事。大家知道,在2012年,我的家乡经历了一场非常的灾难。作为灾难的亲历者,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梦魇,我的眼前时常浮现被暴洪泥石流摧毁的家园,满目创痛;还有59个失去生命的魂灵,挥之不去!其实在提笔的时候,我并不愿意回想和复述那令人悲伤的一幕,只想在心底里默佑家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朱德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本文围绕从大局出发全力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促成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制定并实施《岷洮西战役计划》,建立甘南临时革命根据地;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终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大会师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朱德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所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河西地区是甘肃乃至中国的一块宝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为河西经济开发区.河西地区具有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经济综合开发的诸多有利条件。从甘肃全省范围来看,河西地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虽然都较为有限,但对全省经济、发展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地理、民族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甘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其特殊性。近年来,甘肃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与新形势、新情况难以适应的新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甘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进京起考”的出发地。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对话:“我们要进京赶考了!”“我们要考个好成绩,不能退回来!”1994年,王韶华来西柏坡工作了,地凝视着青碧的群山,暗想,这也是到西柏坡赶考来了,要考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不能让西柏坡人民将我给退回来1王韶华担任西柏坡乡长后,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而光荣。为了掌握全乡的真实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地走遍了西柏坡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磨烂了三双鞋。在霍家沟村吴二样家,留到吴家仅有的两间土坯房摇摇…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之一,境内水资源的开发已至极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的资源性缺水问题,只有立足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重点在于以引洮济西工程为骨干,解决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区、天水陇南北部区缺水问题;规划引黄济庆工程,解决陇东黄土高原缺水问题;规划南水西北调工程,解决河西缺水及荒漠化问题。为了早日将上述构想变成现实,就需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甘肃缺水的严重性及实施西线调水的迫切性;及时把握西线工程最新动态为甘肃水利建设决策服务;集全省科技力量研究西线工程向甘肃调水问题;逐步规划省内水利工程与未来西线工程的匹配与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