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文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网络信息接触对90后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情感观、消费观的影响。文章指出90后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呈现正效能,但是浮躁、犬儒主义、弱势等负面社会心态不容忽视。为此需要优化教育载体,善用新媒体营造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环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社会心态的调适能力;加强校园阳光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变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式,认识到它对大学生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产生的利弊影响,扬利抑弊,确保媒体传播正能量,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大力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为该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应当借助新媒体建构起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环境,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发展既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和良好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主要有:树立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构建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打造一支新媒体条件下高素质的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及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互补。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新媒体是新型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新媒体既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利条件,具有积极影响,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探索在新媒体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民的行为和认知有了新特点,而建立在这些新特点之上的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因素。新的网络环境下,推动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治理,贯彻"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育人理念,应加强网络道德治理的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的双向互动,探索构建高校新媒体网络道德治理新模式,同时挖掘中华文化的独有特点和传统优势,推进网络道德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多元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90后大学生登上历史的舞台前,他们的价值观遭遇了时代的摔打,应该引导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培养问题意识和确立主体维度、理性对待网络平台和动态理解多元文化、孕育发展的眼光和培养宽阔的视野,成就90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却有着种种的道德缺失,如何在当代大学生当中加强道德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文章从当今社会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内在本质原因,提出了从思想、从实践上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技术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往和发展方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下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对于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是在特定的道德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意识日趋多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入手,认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道德建设的在要求,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优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要使他们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必须使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思考对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选择矛盾性和评价标准双重性的特点。影响"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增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要巩固阵地,坚持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完善机制,打造培养、激励和评价相结合的同心环;营造氛围,切实用好校园文化这一催化剂;创设平台,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大推动力;优化环境,为价值观教育铸造一把安全锁。  相似文献   

13.
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状况不仅是其个人婚恋或性伦理问题,更涉及到校园稳定、法律底线和社会道德等;深入了解90后在校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为高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训育”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实施“未知期陶冶、迷茫期指引、事件期赞许或责备”的“三步走”训育,是解决90后在校女大学生婚恋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培育,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高等院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加强中华传统道德的教育,逐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多元传播主体致使异质社会思潮和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娱乐化传播特点冲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等。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注重用活细小叙事话语,增强先进典型事迹的网络传播内容转换;加强"微监管",净化价值观传播的网络环境;开展素养教育,激发青年成长成才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日益普及,青年亚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90后"青年群体的行为方式、聚集方式和交流方式,反映了"90后"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本文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做了概念界定,特指借助网络新媒体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从网络语言、网络行为、网络事件、网络人物四方面阐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根据对四川省部分市州的"90后"青年群体(中学生群体、中职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的调研访谈结果,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四川省"90后"青年群体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异同比较;剖析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应当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团属网络平台,培植网络宣传队伍;加强青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青年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理性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中快速普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同时网络技术也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校园网文化建设,开辟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1)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2)思想解放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3)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坚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是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新媒体为载体,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发挥它的价值教育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新媒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是在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微博的开放性、交互性、内容微型化、操作便捷化等特点,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思维方式的改变、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微博在“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