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lkore”的保护诉求之核心是确立知识的团体所有,这一诉求的依据是团体所有的意愿、事实和必要性,与土著民族和传统部族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结构相关。“民间文学艺术”概念未能揭示团体所有的本质,“民间”一词模糊了团体所有与公有领域的界限。以中文语境的“民间文学艺术”含义作为法律讨论的基础容易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与西方两大绘画理法,分别渊源于各自的哲学与美学体系,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决定了中国绘画崇尚“优美”,注重表达国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艺术创作中遵循“以诗为法”、“以书为骨”的原则,力求在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传统的“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决定了西方绘画崇尚“壮美”,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方法,塑造绘像的立体感,力求达到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效果。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也有利于我们立足于本民族艺术之根,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民族艺术发展的外民族艺术,以创造我们新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有关美学、艺术和艺术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和梳理 ,首先从几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切入 ,提出了关于“艺术美学”的基本看法。作者认为“艺术美学”应当包含四个层面 ,即 :艺术美的文化哲学研究、艺术实践之美学思考、审美文化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理论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瑜 《中国监察》2008,(7):62-63
“传播和践行党的理论,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和最大价值,是我的生命之约。”这是“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同志的话。日前,笔者在海军礼堂观看了一场以方永刚为原型的大型情景歌舞报告剧《忠诚》。该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采用情景再现、歌舞、讲述、诗朗诵等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3,(3):8-8
从已亮相T台的“京剧比基尼”的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比基尼女郎的头饰和服装部分袭用了京剧“行头”,其手眼身法、辗转挪腾上如何体现“京剧味儿”,“嫁接”出来是否又游离比基尼的本质,转而成为“比基尼京剧”,则考验着创意者的审美组合能力和分寸拿捏。  相似文献   

6.
红楼佩玉     
庄琦涵 《检察风云》2012,(11):90-91
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说:“艺术之根本,是人的感情表露,黄皮肤,蓝哏睛,虽言语不通,但人情冷暖完全相同,犹如哑巴夫妻,恩爱弥深,艺术无国籍。”笔者庄琦涵女士出自书香之家,有感于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认为艺术收藏都有相通之处。她和玉石结缘,是出于对《红楼梦》的喜欢,便从此用文学来修饰裸玉,设计出一块块带有玉香的美玉,是她心之所向。  相似文献   

7.
申艺术尊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一次全围美协理事会上,一位领导在发言中强调“艺术应该服从政治需要”。吴冠中当即站起来反驳:“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这样的第二,永远是第二,艺术永远上不去。我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应该辩论。”会场一片寂静,竟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京剧历史上,谭家是一个传奇,谭门七代,代代名角。他们中有人称“谭叫天”的谭派创始人谭志道,有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二代传人谭鑫培。160多年来,谭家七代40多人,一脉相承,“严于作艺,以孝治家”,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成为梨园佳话。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内的一场师生展,名谓:“左图有书”,是当代画坛名师卢甫圣先生与学生们的一次以“浮生、游物、尚通”为主题的作品展。  相似文献   

10.
刘惠芬 《法治与社会》2007,(7):F0002-F0002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周国有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20余座。霍去病墓前石刻是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雕刻手法简练,有出神入化之妙,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为了保护这批大型石刻,茂陵博物馆建立在霍去病墓前。总占地面积154836平方米.馆藏文物4100余件.国宝文物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青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等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摩纳哥香港等国爱和地区展出,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1.
金韵 《检察风云》2011,(18):86-87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29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以“朝花社”为阵地,编辑出版了“艺苑朝花”,有计划地选登了部分欧洲的木刻版画作品。从西方引回了“新兴木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擎起了“新兴木刻”的大旗,以推动“新兴木刻”在中国的光大。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左”思想大行其道,在美术教学和创作领域出现了忽视和否定艺术规律的愚昧做法,十分之可笑。1964年5月.主管全国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人康生在一份《关于使用模特儿问题》的报告上批示:“这个问题现在必须解决。用女模特儿是不是洋教条?可不可以废除?  相似文献   

13.
地遥 《法制与社会》2011,(13):37-39
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就是“美”的代名词,因为艺术家们往往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并用语言、动作、音调、色彩、线条、影像等物质手段来将这些艺术形象物质化和外观化,使之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艺术活动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法学类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西南政法大学蒋小兰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教”与“学”两大主体围绕着知识传授和吸收知识、能力培养而展开的双边教学活动,“教与学”乃是一门艺术,不可简单视之。就“教”而言,如何驾驭这门艺术来有效地传授真知子学生,这便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晓今 《检察风云》2012,(12):52-53
提起安徽省的歙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汇徽派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微商大宅院”,但凡外地游客去歙县,冲着就是这个目的地。毫不夸张地说,“徽商大宅院”是歙县的骄傲,是歙县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创作者应当奔波于取材的空间中,活跃于事件的现场中,完成经历—感知—感悟三个层次的审美历程,从而获得深层的审美感受。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审美意象体系之后,遵循纪录片特有的美学规范—“真”与“美”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结合,完成艺术传达的过程。只有这样,纪录片的创作者才能在艺术传达中体现自己的审美感受,达到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审美体验的合一。  相似文献   

17.
张瑞田 《法人》2010,(12):86-87
邹正在当代书坛中极其独特。他没有机会按部就班也完成某一项学业,而是匍匐在中国的大地,以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18.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2,(17):84-85
这是书法与军旅的结缘,一次独特的“军旅书法展”,不仅表达着中国军人的艺术魅力,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找到相聚点。  相似文献   

19.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艺术教育需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回到育人的定位,并积极应对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的独特育人机制,提出学生"感性和精神整体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建构立场。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华艺术精神内蕴的以"生"为核心的德性之维,将中国传统美育、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和话语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世界艺术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阐述我国艺术教育人文目标的当代指向,即形成"万物一体,共生共荣"的生命美感:敬畏万物之灵性,感受天地之大美;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在艺术中滋养情感,体悟人生,过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提升"艺术介入社会"的行动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艺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和美好。  相似文献   

20.
子凌 《检察风云》2012,(7):84-86
“牡丹之高贵在于其不流俗,高雅而不排他,高洁而不失真”,这是一位酷爱牡丹的女画家、一值意气风发的女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