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光贵 《创造》2015,(4):77-79
<正>华侨不仅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统一战线的积极促成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对广大华侨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诸公领袖华侨,忠诚爱国""爱护祖国,积极参加抗战的热情,真值得我们敬佩!""向热诚爱国、踊跃捐输和远涉重洋、回国参战之侨胞,致无限的敬意!"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回顾抗日战争中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汉金 《八桂侨刊》2011,(2):7-9,13
本文追溯了广西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行动。其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积极为革命进行宣传和鼓动,行动上大力筹措资金支援国内革命运动,甚至不远万里回国直接参加战斗。本文以广西籍华侨华人为切入点考察辛亥革命,旨在通过回顾辛亥革命历史,弘扬华侨华人的爱国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浙南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华侨与海外侨胞一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爱国团体,宣传抗日,或积极募集抗战物资和资金,有的奔赴祖国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给予祖国抗战以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援助。  相似文献   

4.
吴平 《八桂侨刊》2011,(3):15-18
辛亥革命时期,广大加拿大华侨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为起义捐资助饷,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辛亥革命。加拿大华侨为巩固辛亥革命成果,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又立新功。加拿大华侨为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西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众多,至今却没有一所华侨博物馆。近年来,关于建立华侨博物馆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走访和调研并就目前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首先可以抢救、收藏和保护华侨文物,为广西侨乡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库;其次可以通过展示华侨历史文物,彰显华侨华人与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历史功绩,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的交流;此外还可以向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广大民众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方针和政策法规,激励侨众为广西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扩大广西在海外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桂林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动员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抗战、同仇敌忾。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对海外华侨和归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大海外侨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7.
各位专家学者:今天,大连社会主义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在这里联合举办“辛亥革命与社会变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连台两地学术研讨会”。这对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推进民族复兴进程,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先辈们挺身而出创立了九三学社,以民主与科学精神团结知识分子坚持抗战到底、挽救民族于危亡。无论九三学社怎样地发展壮大,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的。我们永远都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士。五四运动是精神层面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期间马来西亚华侨基督徒虽身居海外,但心系中华,表现出积极的抗战态度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基督教信仰成为其抗战思想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这种态度在马来西亚教会刊物《南钟》中有集中的反应,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丘汉平基于法律视角从事南洋及美洲华侨问题的研究,投身于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并主持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抗战期间又积极从事服务侨胞的实际工作,在中国近代华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丘汉平先生的华侨研究涉及华侨经济与失业救济、华侨教育、华侨文化与社会、华侨国籍、华侨组织与社会、侨民管理与保护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华侨研究不同领域的兴趣,兼具深度和广度,他对华侨问题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华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辛旗 《统一论坛》2005,(4):10-11
弘扬抗战精神,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既是我们对60年前的这场民族救亡战争深刻反思后的历史总结,更是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什么是抗战精神?如何去弘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思考和总结。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弘扬60年前中国人民和军队浴血奋战所铸造出来的民族精神,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量,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族的高度共识和统一,说到底是因为这场战争是国家救亡之战,是…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赢得抗战胜利的法宝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者宋庆龄,对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她和中国共产党一起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大力宣传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力争取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为挽救民族危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抗战的物质基础及群众基础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民介 《新东方》2008,(2):32-34
抗日战争时期,琼崖大地上留下了不少海外琼籍华侨、香港琼籍同胞报效祖国和家乡的事迹。琼崖抗战之所以那样波澜壮阔、光彩照人,是因为它饱含着琼侨回乡服务团炽烈的民族感情,寄托着海外侨胞的热切希望。  相似文献   

14.
周振宇 《传承》2009,(4):158-159
为了团结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桂林儿童以音乐为武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战:开展歌咏演唱活动,宣传团结抗战思想;创造岩洞教育形式,激励民众爱国热情;用战斗歌声慰问伤兵,鼓舞军民抗战斗志等。抗战时期的桂林儿童音乐活动,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空前的民族热忱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爱国热情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有一千万人左右,其中八百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战前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因此,热切希望祖国昌盛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祖国的兴衰荣辱,都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身心。这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的极大的民族热忱,表现出的热烈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资力量。他们从南洋到欧美,从工商界到学生、劳工界,从青年到  相似文献   

16.
席钦钦  马嘉凤  刘辉  莫显然 《传承》2011,(22):72-75,81
抗日战争文化遗产资源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源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弥足珍贵。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以抗战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从抗战文化旅游的开发、抗战纪念主题园林建设以及抗战影视作品的策划等方面提出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方案,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席钦钦  马嘉凤  刘辉  莫显然 《传承》2011,(8):72-75,81
抗日战争文化遗产资源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源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弥足珍贵。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以抗战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从抗战文化旅游的开发、抗战纪念主题园林建设以及抗战影视作品的策划等方面提出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方案,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团结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桂林儿童以音乐为武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战:开展歌咏演唱活动,宣传团结抗战思想;创造岩洞教育形式,激励民众爱国热情;用战斗歌声慰问伤兵,鼓舞军民抗战斗志等.抗战时期的桂林儿童音乐活动,表达了孩子们时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广西华侨华人就掀起了抗日救国热潮。其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召唤下,广西华侨华人反帝爱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他们不但利用其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而且有的直接回中国参加抗战,有的就地在侨居国投身于保卫第二故乡的斗争,为中国抗战和侨居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20.
华侨联合会在民国前期活动二十余年,先后创办《华侨杂志》《华侨》《华侨旬刊》《华联旬刊》《侨友》等多种会刊。文章由华侨联合会沿革入手,分析会刊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作者群体、刊物内容等,发现会刊创办多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发生之时,办刊取向则有一个历史的变动过程,即从华侨研究为主转向以舆论宣传为主。早期会刊以华侨研究为主,舆论宣传为辅,后期会刊以抗战宣传为主,华侨研究为抗战舆论服务。其中既有联会自身变动的内在原因,又有党政控制加强和日本侵略加剧的外在因素,主因在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