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别人观望时,他把自家的责任地全部用来栽桑;当别人成片栽桑养蚕时,他又搞起了蚕桑立体发展.人称"高县蚕桑第一人"的庆符镇水鸭村养蚕大户单守余,总是比别人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2.
说到我栽桑养蚕的历史,还是从80年代开始的.由于在技术上有丰富的积累,我养蚕的效益在碾垭乡佛祖沟村算得上最好,蚕茧单产多次创全市、全省最高纪录.有了资金,有了技术,我大胆尝试起规模化养蚕,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我承包了30多亩土地,建成密植桑园,扩大养蚕规模.短短几年时间,我就由"养蚕大户"变成了"养蚕能手"、"致富标兵".  相似文献   

3.
地处巴山南麓的阆中市石子乡五丰村,有两座相依相连的山,名叫铜鼓山和金鼓山.铜鼓山下,住着一个"西瓜大王";金鼓山上,出了一个"养蚕状元".他们依靠科技承包山地荒坡,成为川北地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两面大鼓",在刚刚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敲响了一曲致富曲.  相似文献   

4.
蚕嫂李义芳     
李琳 《当代党员》2011,(6):48-49
“山村妇女李义芳,栽桑养蚕好主张。巴渝蚕农好榜样,全国劳模响当当。”这首打油诗传颂的对象,正是铜梁县闻名遐迩的养蚕专业户李义芳。  相似文献   

5.
阆中市在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把学习教育与农村工作紧密结合,各乡镇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阆中市紧紧围绕"抓准抓住突出问题",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推行问题"阳光公示、阳光查找、阳光整改"的举措,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特别是"广场设展纳民意"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中央督导组和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8日,省委在蓬安召开了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省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会后,阆中市委制定了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具体措施(即"13531"),力求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要说我是怎样走上致富路的,还真有点戏剧色彩.1991年,我到亲戚家做客,偶然见到村民靠栽桑养蚕,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不禁动了心,马上买回桑树栽种,热心学习养蚕技术.然而不少村民却投来怀疑的目光,认为在山区发展桑蚕,风险过大.全身心扑在养蚕上的我可无暇顾及村民的态度,白天采桑叶,给蚕宝宝喂食、喂药、消毒,晚上还要起来查看.  相似文献   

9.
多次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两度成为省农业厅测报先进个人、4次被评为阆中市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又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和阆中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庄稼卫士"--阆中市农业局植保站站长敬明强,写下了许多令同龄人羡慕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10.
"我去年还是贫困户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级政府帮助后,我现在年收入已经超过6000元,脱贫'摘帽'了!"2月8日,在阆中市双龙镇连山寺村的农家书屋,61岁的精准贫困户董朝太讲述了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说起话来既有道理又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11.
在2004年换届选举中,尹家寿当上了石羊镇大中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这位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党员挑起大梁后,首先带着村干部们栽桑养蚕建基地,使出浑身的劲奔富路。结果,风雨无阻苦干实干,村干部们个个成了养蚕高手,人  相似文献   

12.
阆中市水观镇农民李茂润58年的人生经历中有三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秋季,阆中市蚕种场微粒子病毒大爆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场里顿时人心浮动,情绪低落。危难之际,年仅27岁的王少伯被任命为阆中市蚕种场场长兼党委书记,挑起了这副千钧重担。  相似文献   

14.
"自从我们村的《脱贫公约》实施以来,贫困户的家庭周边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和邻里之间也能和睦相处.《脱贫公约》确实管用!"10月23日,阆中市朱镇乡东阳村第一书记张荣盛说.在扶贫工作中,朱镇乡积极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针对扶贫工作现状制定出台了《脱贫公约》(在当地被称为"朱镇八条"),干部群众紧密配合,发挥精准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大家齐心协力迈步建设文明幸福新村.  相似文献   

15.
278个村民的手写签名,其中还有16枚鲜红的拇指印.5月4日,在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记者看到了村规民约承诺书原件,"拇指印是不识字的村民的手印."天宫乡乡长王毅解释说.这份带着体温的村规民约是2014年5月9日经天宫院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作为"一约三评"工作法激发村民自治活力的内容之一,一诺千金,历经3年的实践让人越发感受到它的分量.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阆中市本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的需要,决定对天林、天宫、云台等11个乡镇的乡镇长进行公开选拔.  相似文献   

17.
五里村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城郊,因距城区仅"五里"而得名.该村辖11个组、432户、1142人,有党员37人.近年来,该村按照"果菜兴村、旅游活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结构调整,奏响了一曲科技兴农之歌.2002年,该村实现农业总产值551万元,其中果菜产值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全村有线电视人户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30%以上.该村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千佳村"、"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充市小康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率先成为阆中市科技示范村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  相似文献   

18.
孙洪波是阆中市有名的"巾帼英雄":她1999年获四川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2年获"首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提名奖",2003年2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9.
4月25日,省委在阆中市召开学习先进典型现场会.现场会上介绍了阆中市水观镇党委书记黄凤林的先进事迹、省教育厅林强帮助布拖县麻风村特殊困难群众的事迹、蒲江县教育局原局长罗德新为了教育鞠躬尽瘁的事迹、武胜县飞龙镇司法所长汤群芳真情服务群众的事迹和名山县推行电视公开承诺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现已75岁的董继元,在革命战争年代当过兵打过仗、负过伤。1990年,他从阳城县招待所离休后,回到该县次营镇六甲村。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桑蚕栽培和养殖技术,掌握了一套新的科学的桑蚕栽培养殖技术。他坚持不懈发动和指导村民发展桑蚕栽培养殖,现在全村桑园已从原来不足300亩发展到650多亩;地埂栽桑由原来不足5万株,发展到现在12万株;养蚕由原来每年养蚕不到300张,增加到现在700多张。蚕茧总产量由前几年不足1000公斤,上升到35000公斤。全村人均增收880多元总收入达到60多万元。放着清福不享,专心研究蚕桑。带领群众致富,一心奔向小康。不惜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