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虹 《党史文苑》2012,(1):34-36
对中共党史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有所研究的同志都知道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及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应该是红四军主力1929年1月中旬撤离井冈山根据地前形成的最后两份文件,同时也可视为红四军主力开拓赣南闽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直至创建中央苏区的最初两份文件。  相似文献   

2.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第四军为了击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向赣南、闽西进军。三月至六月,红四军先后两次入闽,与邓子恢、张鼎丞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相配合,消灭了闽西主要的反动武装,相继攻克长汀、龙岩、永定,初步奠定了以龙岩、上杭、永定三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下,闽西红色区域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工农武装,开始实  相似文献   

4.
<正>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2月20日在瑞金大柏地歼灭了尾随之敌刘士毅团800多人,打开了进军赣南的良好局面。随后,红四军  相似文献   

5.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闽西苏维埃政府也是在他亲自指导下建立的。 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进入闽西。在长汀长岭寨,红四军向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发起攻势,歼敌2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揭开了红军  相似文献   

6.
曾山、陈毅,都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农出身的曾山,早年主要从事农民运动;陈毅是知识分子,先后从事学运、工运和军事斗争。他们先后聚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出生入死,团结奋斗,共同为我国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一曾、陈相识相知,始于1929年春。其时,为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围剿”和极度的经济困难,毛泽东主持的柏路会议决定以两个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前委率四军主力进军赣南,以“围魏救赵”的策略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四军…  相似文献   

7.
1929年初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倒春寒。茨坪等地的屋檐下、小溪旁,都挂起了几寸长的冰凌。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经红四军前委研究决定,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3000余人,向赣南、闽西发展,留下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500名官兵和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共1000多人留守下井冈突出重围井冈山。彭德怀、滕代远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防守部署,并在时任红三十二团五连党代表宋任穷陪同下,详细巡视了各个重要哨口,还亲自绘制了各哨口草图。但他还不放心,硬将宋任穷和五连派到通往红之月哨还滕遂川的重要哨口下…  相似文献   

8.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  相似文献   

9.
李虹 《党史文苑》2013,(3):51-52
红军第四军主力1929年1月撤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形成了两份重要文件,一份是毛泽东起草撰写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另一份是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在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的征途中四处张贴散发,对宣传中国共产党、宣传红军、宣传土地革命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笔者案前有一册尘封了83年的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经过艰苦转战相继开辟的以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为主发展起来的全国最主要的苏维埃区域。多年来,对中央苏区的范围众说纷纭。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武平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应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1.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和发展了建党建军纲领.……  相似文献   

12.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集中制是革命导师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完全接受了这个原则。但当时党处于幼年时期,各方面缺乏经验,民主集中制原则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向赣西南出击,随后同红五军主力会合,并向闽西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在这里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历尽艰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参加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4.
红四军组建于井冈山,开始下属建制单位是团.但是随着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红四军的建制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团改为纵队.为什么会发生建制的变化?它又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会议上制定改编计划的?看了这篇短文后,或许能从中得到点启示. 一、红四军南下进入寻乌1929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红四军主力曾三次进入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江西省寻乌县,发动群众,扩大武装,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颁布了《革命军队管理教育七条原则》,这些已为人们所共知.而红四军主力第一次进入寻乌时的圳下战斗失利和罗福嶂改编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员梁鸿钧,于1945年在广东省新兴县被国民党反共顽军包围袭击,壮烈牺牲。 梁鸿钧于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秋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军中任班长,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会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成立后,他在红四军中历任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和赣南闽西扩大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后,在红一军团先后任营长、团副政委等职。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  相似文献   

16.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入党。1927年11月担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主席,1928年10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被指定为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谭震林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导致了他在古田会议前后与毛泽东共沉浮。 一、古田会议之前  相似文献   

17.
<正>民间话语通俗易懂,接地气。毛泽东曾在各类报告、讲话、谈话场合,经常使用民间话语。笔者不揣浅陋,品读毛泽东用过的几则民间话语,以飨读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底,毛泽东引兵井冈,点燃星火,在偏僻贫穷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在敌人的封锁下缺吃少穿,不少人看不到希望,对红军的前途有些悲观。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后,这年12月底,身为红四军第一纵  相似文献   

18.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3万多兵力的第三次“会剿”,实现“围魏救赵”的目的,同时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扩大军事上的回旋余地,除彭德怀、滕代远指挥一部分红军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则率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团和军直特务营、独立营约3600人向赣南出击。 1929年2月初,红四军主力进抵江西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时,遭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两个团的袭击,整个队伍只剩2500余人。鉴于当时严峻的形势,红四军前委在罗福嶂举行会议,决定改变原红军队伍的建  相似文献   

19.
《菩萨蛮·大柏地》一诗是1933年夏,毛泽东同志重返大柏地时,目睹战迹,回顾当年大柏地战斗的辉煌胜利,即景抒怀,抚今追昔,在马背上急就草成地光辉诗章。 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2月10日上午到达位于瑞金城址30公里的大柏地。这天正是正月初一,瑞雪飘飘,天寒地冻。一到大  相似文献   

20.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并非事先就有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也不仅仅着眼于摆脱经济和军事的困局,而是综合考虑了经济上解决"给养匮乏"的问题、军事上实现"围魏救赵"的策略、政治上贯彻"向赣南发展"的指示、客观上以"出击赣南"比较可行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客观上促成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以及中央苏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