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下简称《条例》)第7条对治安没收作了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查获的违禁品及违反治安管理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可以依照规定没收.本文试就治安没收的性质及其行政诉讼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没收是指剥夺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地收归国家所有.实施没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没收作为刑罚的一种,其行使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另一类是行政法上的没收,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职能来实现,即实施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行政法上的没收,按照其实施的目的,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行政处罚.国家行政主管机关通过采取对违反行政管理人给予财产上的剥夺,达到行政制裁的目的;另一种是行政强  相似文献   

2.
一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一部法)共34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11条,这11条全部规定了可以进行警告处罚。1986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二部法),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共45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有14条,这14条中可以给予警告处罚的有12条。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第三部…  相似文献   

3.
论罚款     
一、罚款的性质与必要性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我国行政处罚按处罚内容和性质可分为:警告、罚款、拘留、没收、停止营业、吊销执照或许可证、劳动教养等种类。罚款是由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由特定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额钱款的经济性质的行政处罚,它在各类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中广泛使用,包括治安管理处罚、财政金融管理处罚、工商行政管理处罚、农林水利管理处罚、环境保护管理的处罚以及违反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的处罚都有罚款的规定。最近颁布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198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都对罚款的程序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将罚款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和开放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类推是我国特有的刑法制度,但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采取类推的方式实施行政处罚,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讨论,与大家商榷。 我国现行立法中规定可以比照有关法律规定实施处罚的情况大致有三种:一是明确规定比照某一具体的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持枪证持枪猎捕野生动物,由公安机关比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又如《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中规定“为走私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比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从轻处  相似文献   

5.
<正> 严格区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界限,对于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有着重要意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损害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对它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处罚,而犯罪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前者情节轻微,对社会影响较小;后者情节较前者重,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无论两者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处罚方法,都是不同的。条例规定的某些违法名称与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但其内涵或  相似文献   

6.
查处治安案件的基本要求,就在于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而要查明事实,唯有依靠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证据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体现在,第一,《条例》对证据作出严格的要求。不仅把“取证”列为查处治安案件的必经程序,而且规定:“裁决。经汛问查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照奉条例的有关条款裁决。”(《条例》第34条第4项)第二,《条例》确立了治安行政诉讼制度。使证据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条例》第39条规定:“不服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没有象刑法那样明确地规定指导思想,这并不是立法者的疏漏,而是因为它体现在具体条文之中。概括地说,可作如下表述:以宪法为根据,参考了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特点,总结了建国以来治安管理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制定。就以宪法为根据而言,《条例》体现了宪法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条例在制定过程中首先是经过人大常委会反复修改讨论,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本身就体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条例不仅规范了人们在治安管理方面的行为,同时,也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划分清楚,规定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受到条例的处罚,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条例》还体现了宪法关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精神。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相似文献   

8.
论性病患者卖淫、嫖娼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一般的卖淫、嫖倡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规定:“严厉禁止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相似文献   

9.
朱谦 《法治研究》2014,(11):46-54
在环境执法实践中,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为比较常见,而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则显得十分混乱.从环保部近年来的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来看,几乎都是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8条.这不仅使得各个单行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规范“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范被严重闲置,而且因违法成本降低而在很大程度上放纵了该类环境违法的实施.对于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为,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该将各个单行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的相关条款所规制的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根据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的种类,分别适用各单行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规范进行处罚,并最终合并计算依各单行环境法律处罚的罚款数额,而《条例》第28条可以作为单行环境法律难以适用时的补充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8条、第3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公安机关可以裁决由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因此,公安机关在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作出行政处罚时,常常附有民事赔偿内容。今年1至6月,武汉市两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治安行政案件,属于这类情况的占总数的五分之四。为此,如何审理这类案件,是审判实践急需解决,也是司法理论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以下简称"治安处罚法")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实施了17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被修改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消息,在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议论。比较普遍的意见是,治安处罚法的规定既然增加了受罚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为防止公权力与私权利间关系失衡,必须更加注重完善处罚程序,有效约束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立法上如何安排行政没收,一直是行政处罚法上的难题,尤其是“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人们一直以“制裁性”为靶子,反复质疑现有的立法安排。从根本上来看,行政没收兼具行政处罚和保安处分的双重属性,二者的区分不在于是否具有制裁性,所有行政没收都具有制裁性。但是,并非所有行政没收都是行政处罚,因为“制裁性”并不是行政处罚的唯一要素。因此,将行政没收从《行政处罚法》中全部予以剔除,并不妥当。但是,反过来将所有行政没收都收入《行政处罚法》的处罚种类条款中,同样也不妥当。较好的立法策略是将行政没收写入《行政处罚法》,但不在处罚种类条款中予以列明,而是另设专章。这可以很好地兼顾行政没收的行政处罚和保安处分的双重属性,也是德国《违反秩序法》第五章的立法逻辑,应作为我国《行政处罚法》未来的修改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吴波 《天津律师》2001,(1):40-43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而在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显然没有规定听证程序或类似听证的程序,只是在第四十条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继续执行。被裁决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属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暂缓执行……。”从这些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行政拘留并不适用听证程序,笔者则认为行政拘留也应适用听证程序,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补充规定(草案)》的议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九条第五项修改为:“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第二十条第二项修改为:“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  相似文献   

15.
政法要闻     
(2004.10.21-2004.11.20)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首 次提请审议 在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基础上修 改完善形成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由 国务院提请10月22日开始举行的十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草案 对条例的主要修改有:增加了应当受到 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增加了对单 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增加了处罚的 种类,提高了罚款处罚的幅度,减小了对 行政拘留处罚的自由裁量幅度;增加了 治安管理强制措施的规定;完善了处罚 程序等。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运用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处罚 第四章 裁决与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整个社会治安秩序逐渐趋于正常,呈稳定态势。然而,哄抢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行为在局部地区仍很猖獗,严重破坏着经济建设。因此,很有必要对哄抢进行探析。哄抢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刑法中无此罪名。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亦无处罚。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才明确规定对哄抡行为“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处罚。  相似文献   

18.
刘金舟 《经济与法》2001,(12):16-18
行政罚款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责令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人向指定的行政主体交纳一定现金的行政处罚,它是一种行政措施。从罚款的适用情况看,它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行政处罚措施。从我国法律的规定和执行看,行政罚款分为警告性罚款和惩罚性罚款,前者一般在50元以下,被各类、各种行政执法主体广泛运用,后者表现两种形式(1)固定一般在50元以上,如《治安处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规定一定的处罚数额;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行政处罚,保障海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条例。第二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为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处理,适用本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20.
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思考元蹈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裁决的,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