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又开始了,我们不禁想起姚大哥与《中国妇运》杂志的那段有趣的情结。去年底,报刊杂志征订工作结束了,我们工会的同志突然发现《中国妇运》杂志漏订了。《中国妇运》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越办越好,是反映“半边天”愿望和呼声的刊物,领导决定赶紧补订。姚一鸣今年54岁,1990年调到局工会生活女工部工作,由于他办事干练沉稳,热心女工工作,乐于助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姚大哥”。几年来,他一直负责《中国妇运》杂志的订阅和发放,而且他还是《中国妇运》杂志的忠实读者,加之,姚大哥对北京熟悉,自然这次…  相似文献   

2.
关涛 《中国妇运》2001,(3):14-14
穿越时空隧道,历史在这里回眸。作者、编者、读者、相识、相知、相通。美好的记忆真诚的赞誉热切的期望…… 50年来,《中国妇运》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妇女工作服务的办刊宗旨,高举平等、发展的旗帜,在指导妇女工作、传递妇运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热点问题、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等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会刊的特殊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妇女工作》改刊为《中国妇运》以后,《中国妇运》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的思想、工作、生活,开辟了一些新栏目,加大了信息量,增强了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妇女工作者,我认为,在中国浩翰的杂志中,《中国妇运》具有独特价值。她是一本史册,记述了50年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足迹;她是一部巨著,记载了几代妇女工作者对妇女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和探索;她也是一笔属于全体妇女工作者的巨大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编辑,我对《中国妇运》的编辑同行充满了敬意,《中国妇运》一代又一代的编辑同志们,为这本杂志付出了理想、智慧、辛勤和执著,为全国的妇女工作者奉献出一本优秀的刊物。同时,妇女工作这片沃土也培养了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中国妇运》的许多编辑本身就是妇女工作和妇女理…  相似文献   

4.
沈淑济  梁平 《中国妇运》2002,(10):11-14
这次由全国妇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中国妇运》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省区市妇联统计员、《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5·31”讲话精神,认真开展统计和通讯员工作的业务培训,提高妇联统计工作和《中国妇运》的办刊水平,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全局以及妇联的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5,(9):47-47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经全国妇联书记处研究决定,《中国妇运》从2006年起实行免费赠刊。赠阅范围将分为省、地、县三级,并适当照顾中西部贫困地区及大型企业女职工委员会等。具体赠阅方案将于今年年底前通知各地。《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主办的惟一工作指导性刊物,是妇女工作者的得力助手。2006年《中国妇运》将继续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报道面宽、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信息及时准确的特色,欢迎各地妇联继续踊跃投稿。《中国妇运》通讯员要继续恪守职责,做好《中国妇运》稿件的组稿及联系工作。2006年《中国妇运赠》刊…  相似文献   

6.
作为远在华蓥山麓、渠江河畔的读者、集报刊爱好者,我经常阅读、用心收藏《四川统一战线》,受益匪浅。《四川统一战线》文图并茂,布局合理,排版新颖活泼、制版清晰度高,印刷质量好。刊物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内容新、容量大、版式美、栏目多、格调高。融政治、生活、文化、艺术于一炉。她不仅是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也是为集报刊爱好者所追寻的珍品,不愧是我国期刊林中的一朵奇葩。为了收藏这份杂志,我曾去过编辑部。该刊从主编到编辑、记者都不摆架子,与广大读者交朋友,诚心听取读者意见,使读者心里热乎乎的。我们诚望…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份报刊杂志能坚持50年并越办越好,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的机关刊物,在中国妇女理论和妇女工作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妇运》以妇女工作和妇女组织管理为其定位,以实用性为其生存基础50年来她在全国各级妇联组织中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种报刊杂志所不可取代的。 在《中国妇运》上,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国家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基本政策法规全国妇联最高领导关于妇女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整体工作安排在《中国妇运》上,我们能够看到全国各地妇女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中国妇运》上,我们也能够看到专家学者对有…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中国妇运》工作的意见《中国妇运》杂志是全国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自1951年创刊以来,在全国妇联的直接领导和各级妇联组织的热情支持下,她保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为妇女工作服务的办刊方向,在传达中央和全国妇联对妇女工作的指示与精神、交流传递各级妇联...  相似文献   

9.
小寒 《中国妇运》2000,(11):43-44
自从踏上妇联这个工作岗位,我便与《中国妇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刊龄比我年龄还要大,所以说,她有时像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高瞻远瞩,循循善诱;有时又像一个知心的姐妹,同我分享生活、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有时更像我们广大姐妹的良师益友,为我们解疑释惑,指明方向。 读《中国妇运》,便多了一份自尊、一份自信。面对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烈竞争面前,《中国妇运》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列举许多鲜活事例,引导广大女性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掌握科学技术,具备驾驭…  相似文献   

10.
时光荏苒,弹指挥间。60年来,《中国妇运》始终秉承为广大妇女工作者和妇女群众服务的办刊宗旨,给予无数妇女工作者和妇女群众以指引和昭示。她以干净饱满的文风、至真至诚的话语宣传党的妇女工作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月2日-6日,’97羊城期刊文化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二千多家期刊,七百多名编辑、记者和发行人员聚集广东国际科技中心,大家以刊会友,交流办刊经验,探讨期刊发展的趋势。在人潮如涌的展厅里,各刊社还向广大读者分赠刊物和纪念品,编者与读者直接见面,听取意见。一些期刊零售公司和印刷厂也参加本次文化周。《民族工作》在这次文化周上,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对云南民族问题探讨的深度及广度,赢得同行和读者的好评。图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左)在《民族工作》展点前,了解办刊情况,并对《民族工作》杂志坚持为民族地区服…  相似文献   

12.
参加《中国妇运》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十分激动,感受颇深。第一个感受,《中国妇运》50岁生日本身已是令人激动,看到这么多为妇女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老大姐,更令我心中顿生一股使命感,前辈交给我们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 第二个感受,就是50岁的《中国妇运》是这样成熟和充满魅力。我看用粗针大麻线、花布衣衫、时髦服装来形容《中国妇运》不同时期的面貌,再恰当不过了。这其中浓缩了前辈们50年的汗水,我觉得这个“姐姐”(我们《中国妇女》报只有16岁)真是了不起。 第三个感受,就是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2,(9):39-40
一年一度的《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于7月9日至12日在美丽、凉爽的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通讯员聚在一起,有老相识,也有新朋友,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中国妇运》杂志的编辑发行工作。会议表彰了2011年度《中国妇运》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4.
岁首随笔     
岁首随笔王乃坤日月如梭,不觉中又是一年从身边悄悄溜过。忙碌之余,每个编辑都感到有一些心里话要向读者说说,于是便有了“编辑部夜话”这个栏目。前年10月,我来到《中国妇运》当了主编。每天几十份稿件从眼前流过,在读稿与审稿之中,逐渐地感受到了基层妇女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中国妇运》50岁的生日,我作为曾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过的一员,心情非常激动。我想,不仅仅是我,在座的和不在座的所有妇女工作者,都对《中国妇运》怀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一份特殊的爱。春华秋实,风雨阳光,50年来,《中国妇运》在全国妇联一届又一届书记处的领导下,在一辈又一辈老主编、老编辑的努力下,在全国各级妇联干部的支持下,进步发展得非常快。她不但忠实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妇女工作者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历史,而且客观地反映了50年妇女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特别…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6日至8日,《中国妇运》编辑部在厦门市召开了妇女工作理论研讨会。到会妇联主席及从事妇女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共13人,提交论文10篇。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新时期妇女工作理论进行研讨,同时对如何办好《中国妇运》“工作研究”栏目,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工作研究”栏目是《中国妇运》的特色栏目,作为全国妇联指导工作的刊物,办好这个栏目,有特殊重要性。《中国妇运》有责任帮助各级妇女干部,尤其是基层妇女干部,提高对妇女工作的理论认识,对经验性的东西进行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相似文献   

17.
无愧无悔的十年张利英人常说一件东西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并不觉得它的重要,一旦失去它时方知其可贵。二个月前,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中国妇运》编辑部,我真的体会到了这种感觉。记得当初开办“编辑部夜话”这个栏目时,主编要我们每个编辑写一篇文章,我还觉得我们做编辑...  相似文献   

18.
仿佛在不经意间,日历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不管你是否愿意,时光在飞逝。仿佛昨天还在畅想,还在企盼,还在眺望,新的世纪已和我们相拥在一起。 多么幸运,伴随着新中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妇运》(前身《妇女工作》)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步入青壮年,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心田,第一股春风轻柔拂面;多么幸运,我们这一代《中国妇运》人,沐浴在新世纪的朝阳里,沐浴在新世纪的春风中。 我幸运,《中国妇运》十年的记者生涯,走南闯北,培养了顽强的个性;我幸运,援藏工作一年半,走那曲、进阿里,雪域高原炼就了坚韧的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1,(3):7-8
同志们: 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中国妇运》迎来了创刊50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里,我代表书记处向《中国妇运》的50岁生日表示热烈的祝贺! 半个世纪以来,在全国妇联历届书记处的关心、重视下,在各地各级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妇运》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她记载和见证了新中国妇女运动、妇女工作的实践足迹,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妇女工作者付出的智慧和心血。作为全国妇联的机关刊物,《中国妇运》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传达全国妇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交流各地妇女工作经验、探讨妇女工作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省份,在订阅《中国妇运》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全省各级妇联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使《中国妇运》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认识,统一思想。几年来,我们之所以在《中国妇运》发行上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与我省各级妇联干部对《中国妇运》在妇女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我们认为《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主办的一份从宏观上把握妇女运动,反映妇女工作的指导性刊物,它紧扣时代脉搏,面向改革开放,集理论性、政策性、信息性、务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