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前夕赴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
<正>9月22日至29日,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明辉率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代表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进行访问,开展文化交流。赵明辉一行的访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的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云南民族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国际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云南民族文化,讲好云南故事、传播云南声音,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16,(6):41-42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定位,深刻揭示出生态环境对云南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云南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突出优势特色、推动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找准国家战略与云南省临沧市发展的契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抢抓发展机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着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也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三个共同体"的要求和体现。这"三个共同体"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着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等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云南努力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美云南建设全面开启,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夯实。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仍面临突出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省上下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云南省从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滇战略,成效显著。深化科教融合,把科教资源充分融入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加快实施科教兴滇战略、推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省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里作出了“维护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云南省临沧市是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在考察调研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强调了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这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一个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拓展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与视角,在促进民心相通、展现中国大国担当、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因此,要开启新丝路的历史篇章,必须着力打造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中的提升路径:在国内层面,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国际层面,加强对外传播,构建互联互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以文化交流为中心的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的基础。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论容易割裂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阻碍民心沟通。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的内涵,是要做到心理情感相通、价值理念相通、目标意识相通。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在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新时代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嘱托,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新时代云南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既高屋建瓴、谋划全局,又落实落细、画龙点睛。在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共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明晰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吹响了奋进号角。云南省玉溪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赶超、争先进位,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抓发展,以起跑就要加速的拼劲促增长,扭住关键破题破局、纲举目张推进工作,引领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统一战线以统战力量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就是要发挥凝心聚力、人脉广泛、牵线搭桥等优势,要谋划长远,建立长效的促进机制;整合资源,实施民心之桥工程;搭建平台,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加强联系,发挥海外统战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