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校2007、2008两届硕士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两个变量及其关系进行探索的结果发现:硕士毕业生对正式社会支持的使用仍比非正式社会支持次数更多;非正式社会支持越多,求职行为越多;从求职结果来看,硕士毕业生非正式社会支持比正式社会支持求职的成功率更高;硕士毕业生对非正式社会支持为其求职提供帮助的满意度比正式社会支持更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TD电子工业区制造业流水线上的青年农民工的实际调查研究,运用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他们在面对大型的现代化企业和外资企业时,其正式支持网和非正式支持网在职业获得过程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进而探讨青年农民工就业支持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推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社会支持网研究通用的提名法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集中探讨在企业工作的外来蓝领青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从经济支持网、职业支持网、情感支持网和社交支持网等维度考察外来蓝领青年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外来蓝领青年的社会支持网规模高于一般外来流动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同时,网络关系构成突破了传统流动农民工对亲属关系的强依赖,构建了以朋友关系为主的非亲属关系支持网。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五)失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毕业前的求职、毕业再到失业的这一变化过程,大学毕业生处在社会系统之中,这一社会系统相应地为其毕业前的求职以及失业后的生活和求职提供着一定的支持和环境,构成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上,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的正式服务、社会保障机构发放的货币福利以及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支持②等。在T县,这一支持系统的现状是:1.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承担着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社会支持,尤其是生活和情感支持。调查发现,除了临时打工收入外,失业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开支来源于家庭和亲戚的资助…  相似文献   

5.
求职信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写好求职信要做到“三忌”“三要”和“三突出”。 所谓“三忌”,即一忌高枕无忧,以为自己有技术、有经验、有文凭,就拥有了求职成功的全部资本,过分地坚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在求职信中流露出盲目自信,甚至提出过分要求;二忌洋洋万言,述说自己对几乎所有职业都有能力和兴趣。一副“包打天下”架势;三忌主题不明,事无巨细,写成一份流水式学习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6.
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明太 《求索》2007,(12):78-79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目前我国青年弱势群体在其生存发展中遭遇到程度和类型不同的“社会排斥”,现状堪忧。青年群体现有的社会支持网呈现规模小、高趋同性、低异质性的特点。必须加大对弱势青年的社会支持,塑造现代性的新型社会支持网,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对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指导就像一座桥,帮助他们由校园平稳跨进社会。就业指导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求职能力,更是对学生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的培育。然而在一些高校,由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就业指导课正在沦为“水课”。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部署,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决定:2006年2月10日至4月10日在全省组织开展以“进城求职,帮你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2006”活动。这次春风行动是第二次全国性大规模宣传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开展“春风行动”,进一步规范和开放人力资源市场,使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后,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就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利用网络实现就业对缓解就业难问题有着显著作用,是一种对传统就业方式的有效替代.本文从网络求职和网络创业两个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就业的前景,首先从大学生网络就业的微观行为和社会支持状况说明了实现大学生网络求职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从互联网就业效应、大学生网络创业动机、网络创业支持力度等角度考察了大力发展网络创业的优势,从网络创业状况和公众认识分析了相应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促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谁为网络狂?     
谁也不能否认,与网络有关的职业已经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朝阳职业。据“中华英才网”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3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共计空缺职位44873个,其中 16590个职位来自IT业,占总需求的40%。网络人才招聘也成为4月北京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的最亮点。在660家招聘单位中,招聘网络人才的有120多家,人才需求量之大、薪酬之高猛烈冲击着传统行业。而在近日公布的深圳职业声望排行榜中,网络工程师居于第2位,技术行业正获得商业环境中前所未有的尊崇。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热潮中成为“网络人”更多的成为“追网…  相似文献   

12.
《大连干部学刊》2013,(4):62-63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把社会变成了一张真正的“网”。在这张无形的、海量的“网”下面,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网民的眼睛。从“替谁说话”到“艳照门”、“日记门”.从“天价烟”到“手表哥”……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频发迭出,官员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网络门”,甚至会因此而落马。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以“进城求职,帮你解难”为主题的吉林省“春风行动2006”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开展起来。这次“春风行动”是全省第二次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开展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规范和开放人力资源市场,使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后,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目的是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使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得到实惠,从而为促进我省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改进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吉林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出生的人口可以划分为三代人.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大不相同,但就业方式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求职凭关系,就业靠父母”,形成60年特有之怪现状——职业世袭.职业世袭不仅导致权力腐败,而且会引发社会不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权力,限制既得利益者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14):19-20
尚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职业幸福有着无数的心灵感怀,但对于还没有参加过工作义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又对职业幸福有着怎样的期待?如果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拿什么来谈职业幸福?他们却是最急于寻找“职业幸福”的一族.有着自己心酸的求职经历和不尽相同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16.
魏斌  冯叶 《民主与法制》2014,(31):43-45
与全国不断涌现出的“职业取款人”相比,33岁的福建安溪人李尚伟,只是他们那个歪门邪道行业大军中根本不起眼的“小不点”,但他和他这个被“业界”称之为“幽灵团队”的6人,却是“职业取款人”队伍中的典型人物,他们“忠于职守”,他们有“团队精神”:“永远只对上家老板负责,不贪念提成以外的财物;宅在城市的院落中,没活的时候决不外出闲逛;永远不去打听上面老板的事。保守属于自己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求职与关系网络的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文  陶丹 《青年探索》2004,(5):11-14
当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运用关系网络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的支持有利于大学生求职信息的获取,可以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通过关系网络的延伸,大学生拥有的资源随之扩展。  相似文献   

18.
从职业制度的视角出发,早期英国海军成员由“绅士”与“油布”两个群体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社会地位与职业培训等方面差异巨大。最初二者的接触是短暂的,但国家间竞争所导致的海军职业化使得他们不得不相互融合。这导致了旷日持久的争斗,在此过程中造就了英国海军职业的最突出特点。考察职业制度的人际关系网络,分析职业内部群体间的具体互动,有助于理解作为制度框架之职业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建立工作档案,反映代表履职情况;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参与常委会有关工作;代表在家里与常委会领导或其他代表交谈;代表在起草议案或书面意见时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所有这些,如何一步实现?8月13日上午,上海市展览巾心咖啡厅,随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的一记点击,“上海人大代表网”正式开通启用,代表履职过程中的种种需求被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失依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社会化的家庭角色缺失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化的不同。本研究依据“失依儿童”的情况进行分析,应用社会化理论及社会化途径、社会支持网络探讨“失依儿童”的社会支持情况,应用社会系统类型学对“失依儿童”的社会化与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交叉分析,试图找出如何更好地构建农村“失依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利于“失依儿童”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