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卢 《当代党员》2008,(10):27-27
奥运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宴请80多个国家元首,盛宴只有“三菜一汤”。礼宾司副司长林楠说,以往国宴是“四菜一汤”,但很多外宾反映,这过于丰盛。因此国家决定将国宴简化为“三菜一汤”。  相似文献   

2.
佚名 《廉政瞭望》2003,(11):48-48
外国国宴通常为晚宴,出席者8时到场,端杯聊天,常常于9时或10时入席进餐。出席国宴的人都着正式服装,按排定的席位入座。大家谈政治、谈友谊,当然也说天道地,天南海北。国宴一吃常常就是两三个小时,但饭菜却远比人们想象中简单:往往是少许冷盘,一或二道热菜,一道甜食,外加面包和饮料随时应索提供。  相似文献   

3.
佚名 《廉政瞭望》2011,(10):57-57
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怀仁堂里摆好了国宴的餐桌,并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名酒。工作人员虽然忙碌,却很兴奋。就是站在怀仁堂门口的中央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和副处长李福坤的表情与众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担心领导人的安全问题。李福坤把检验室主任王鹤滨叫到跟前,低声嘱咐:“鹤滨同志,不能让中央领导同志因饮酒过多而登不上天安门,无论如何不能醉倒一个。你耍想想办法!”于是,王鹤滨他们想出以水代酒的主意。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人看来,国宴是最高规格的宴会,酒菜必定非常丰盛。其实,国宴比我们想像的要简朴得多。几年前某中央领导访美,美国的国宴只是三菜一汤加一甜点,许多记者还要自掏腰包。德国、日本、法国的国宴同样是三菜一汤。我国的国宴也是这样。2001年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各国贵宾,只有四道菜:鸡汁松茸、青柠明虾、中式牛排、荷花时蔬,再加一个冷盆、一道点心和水果。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晚,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举行新中国第一次盛大的国宴。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国外来宾600余人,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一起来到北京饭店,出席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宴。这次宴会后来被称为“开国第一宴”。 为了办好“开国第一宴”,政务院典礼局局长余心清亲自操持此事。余心清对北京饮食业了如指掌,他和北京饭店经理王韧商量后认为,淮扬菜口味比较适中,北方人、南方人都可以接受,决定“开国第一宴”选淮扬菜。  相似文献   

6.
刘凤海 《世纪桥》2006,(11):47-51
11年前,无名居开启了民营国宴菜系的先河,使高高在上的国宴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名居作为国宴民间化的领航者,实践者,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怀着将国宴光大于民间的执着信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精髓,倡导“以味为核心,为养为目的”的美食文化理念,秉持“尊重、公正、诚信”的经营理念,追求经典永恒的菜品品质,同时注重加强店内环境建设,中西合璧、尊贵典雅的装修风格,配合健康、营养的莱品和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无名居,已经成为民营国宴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吴德广 《湘潮》2012,(4):42-44
我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又曾三次被派往国外常驻,出席大大小小的宴会不少,尤其出席东道国的国宴印象深刻。回国后,大家最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感受“国宴”□刑世嘉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我们在德国科隆考察参观之后,接受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宴请。虽然这算得上是一局相当于国宴级别的德国官方宴会,所长助理和科隆市政厅的重要官员都到场作陪,然而,其就餐过程却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宴会于下午四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低迷让“自给自足”成了欧美国家新一轮的生活潮流。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不久前,带领华盛顿一所小学的20余名学生一起开辟了二战以来白宫的首个菜园。破土仪式过后,白宫相关人员将根据厨师的菜单及季节变化种植多达55种蔬菜。白宫的这一计划同时也得到了数万名美国网友的支持。他们认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在金融危机中节省开支。这股田园风吹起后,人们不免联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全民种菜的盛况。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及至建交,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义重大,对于前来实现“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总统的来访.周恩来总理格外重视,对欢迎宴会的菜谱、菜单设计等事务他都逐一安排并亲自圈定。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总统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准点着陆。当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伴随着碰杯声,中美两国的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主要原因,不单是由于此前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还在于粉碎“四人帮”后党内民主传统的逐步恢复和发扬为人们解放思想准备了条件。这一条件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思想解放的继续和民主建设的深化。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这一原则,自然需要党的领导人率先树立民主作风。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传统的影响,党的领导人缺乏民主作风,致使这一原…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10月,英国王室招待习近平主席的英国国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国宴是一种饮食文化与民风民情的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因文化背景不同,国宴菜的内容也千差万别。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各国国宴菜都有哪些道道。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次访华。当晚,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设宴盛情款待了奥巴马一行。宴会上。胡锦涛主席请奥巴马总统品尝了颇具中国传统又不失西方特色的“四菜一汤”。可谓“中西合壁”。 为什么要做如此的安排,崇尚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在精心安排的菜肴中蕴含了哪些深意?这不禁让我们回首我国国宴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戏迷罗瑞卿     
一般说来,人们难以相信,一位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的领导人,一位日理万机、叱咤风云的大将军,竟同时还是一个戏迷。罗瑞卿就是这样。他不仅喜欢看戏,而且喜欢亲自登台演戏。为了不少看一场戏,为了演好一场戏,他不知为人们留下了多少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宴最早始于1874年,是美国总统给予外国政要最珍贵和正式的荣誉,过程十分复杂隆重。这是世界上让人最想参加的饭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少人能够参加的饭局之一。或许在宴会桌上摆着的并非什么了不得的珍馐佳肴,但餐桌之外的种种,却有可能影响世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王梦悦 《世纪桥》2010,(22):54-57
这是一次秘密国宴,有关这次宴请的一切事先都没有对外宣布,但由它所开始的一系列外交事件,却永远载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史册,从此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日臻到位,农村和国有集体企业的生产关系、利益分配方式逐步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这一转变,客观而又必然地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吃大锅饭的那种相对平衡、平静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再加之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存在着各种问题,促成了各地上访潮的形成。但是,从我所掌握的情况看,上访潮的形成也与一些信访者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也可说是对信访潮的逆向思考。那么,这些信访者自身的问题有那些呢?笔者归纳如下: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尽管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的工会工作,让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今年,农二师三十团工会建立了工会工作菜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团工会工作菜单分为主菜单和子菜单两部分,子菜单为主菜单  相似文献   

19.
说一则外交花絮:江泽民主席访问英伦,首相布莱尔专程从法国请来华裔厨师,用中国菜招待。菜单为:云吞汤、蒜蓉大虾、扬州炒饭、甜品(姜汁蛋)、中国清茶。据《泰晤士报》披露,布莱尔十分喜欢中国菜,席后,他吩咐厨房将午餐剩下的“残羹”留起,供他晚餐再用。这则花絮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说明了英国人对中国元首的尊重;二则以小人之心度之,也许是出于节俭吧!从午宴菜单上看,这笔开销恐怕还不如在咱大中华招待一个乡长一个科长呢!堂堂首相喜欢中国菜,请人再做一席还不小菜一碟,何须把残羹留下来享受呢?假如要来与中国人比阔,他…  相似文献   

20.
组织好政治学习不仅是基层党组织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落实好党的政策,提高全体党员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组织过程中,根据学习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可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也容易被人们接受。组织政治学习主要有以下八法。一、原文宣读法  革命领袖的文选、上级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需要原原本本传达给大家的,应采用原文宣读法。这也是以往政治学习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此法可将所学的内容完完全全地传达给大家,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理解其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