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精神生活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理论上,二者反映着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和谐的精神生活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社会和谐则为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在实践方面,二者具有生成的同构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解决精神生活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话说包容     
包容,是一种内在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弘扬包容精神、体现包容思维、发展包容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内在要求。个人,只有学会包容,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民族,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平等待我又平等待他,在对其他民族的学习、借鉴中发展;国家,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对内和谐共生,对外和平共赢;世界,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减少战乱,增加互信,消除恐怖,实现天下太平。没有包容精神,对于个人、民族、国家、世界而言,无论打着多少真善美、人道主义、改革进步、民主自由等美丽的幌子,都是个人或集团追逐私利的偏狭和霸权思维,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幸福是个人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压力的增大、家庭功能的弱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们对幸福家庭的渴望日趋强烈。幸福家庭应该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外在标准与内在标准、自我追求与外部供给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幸福家庭具有主体性、比较性、阶段性的特征,创建幸福家庭是民生工作的基础,是未来中国人口事业发展的使命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高璇 《唯实》2008,(10):53-56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通过结成丰富的社会联系来减少由于人自身和外部资源的匮乏所带来的限制,从而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完善个体人格;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在通过个人相互联系的增强、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措施提升社会资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警惕社会资本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哲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智明理,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人们缩小以至消除认识上的差距,使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哲学的本性是反思、批判和革命的精神,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还是作为思维方式存在的哲学,均内在地与日常生活、精神层面和现实发展密切相关,以独特的方式规约人与社会的视野、行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志平 《世纪桥》2008,(6):31-31,45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实现身心和谐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主要针对个人而言,体现着人的内在需求合理与外在诉求适度的一致,是作为人的物质存在的身体与精神存在的心灵和谐统一、良性互动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身心和谐既要强化人的内在修养和培育积极平和的心态,又要通过社会的利益协调和心理教育机制加以引导,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正其 《当代党员》2006,(10):20-21
推进库区更快更好发展,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和谐稳定,是库区广大干部群众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要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这种充实和完善了三峡移民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崭新人文精神,把它熔铸到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和共同理想,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内在发展能量,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求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和谐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培养文明道德风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