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越南的经济与外资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机后的经济发展趋势越南于 1 986年采取了经济革新 (经济改革 ) :与对外经济开放的方针与政策之后 ,80年代中期起越南的经济转趋稳定 ,在 80年代后半期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 5 1 % ,90年代上半期 ( 1 990— 1 994年 )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 7 3%。 1 995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为 9 5% ,1 996年为 9 3%。1 997年 7月由泰国引起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但它对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影响与特点都各不相同。泰国、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受到全面影响 ;菲律宾、越南、缅甸则受到间接影响。1 997年的东南亚、亚洲金融危机在当年并没有…  相似文献   

2.
任红军 《东南亚》2005,(3):19-26
印尼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遭受重创,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基建)几乎陷于停滞,2004年底的大海啸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无疑是雪上加霜。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印尼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04年印尼的GDP增长率只有4·32%,失业率却高达9·86%。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印尼只有将每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6-7%,才能满足每年新增的250万劳动力的就业。苏西诺政府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瓶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将基建作为振兴印尼经济的重要措施,并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参与基建,这将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间,按官方统计,GDP总量由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2450亿美元,增长了14.2倍①;从1979年至2005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样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二十多年。”③…  相似文献   

4.
一、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概况跨入21世纪以来 ,越南经济呈现新一轮高增长趋势 ,使之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亚洲经济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民经济增长迅速2000~2003年 ,越南经济出现了直线上升的增长态势 :2000年 ,其GDP增长率从前两年经济低潮时期的4.4 %上升为6.7% ;2001年 ,在本地区各国经济再次出现严重波动的情况下 ,越南的GDP增长率仍然保持在6.8 %的地区最好水平 ;2002年 ,其GDP增长率进一步达到7.04% ;2003年 ,越南经济克服了伊拉克战争和SARS疫情影响 ,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泰国是在平稳和顺利发展中度过的 ,并以东南亚地区最高经济增长率国家之一作为其成功的重要标志。2003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25 %~6.5 % ,在东盟国家中排行第二 ,是泰国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为2004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一、国内政治安定是取得成功的保障2003年是泰国第23届总理他信和泰爱泰党上台执政的第3年。自从2001年1月6日泰国大选揭晓他信当选为总理 ,约有半年的时间这位新当选总理的合法性还有待于宪法法庭做出裁决 ,因为他信面临着隐瞒财产罪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 ,他信将失去总理的资格 ,…  相似文献   

6.
一、2006年初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亚洲开发银行于今年(2006年)初公布的《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书》曾对2006年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前景进行了如下的预测:(1)整个东南亚地区(文莱除外的9个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与2005年持平,保持5%的增长水平。(2)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已具备对应高油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世界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际油价飙升,全球汇市动荡,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然而,国际资本恢复增长,全球贸易加速发展,科技进步取得进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世界经济出现20余年来少有的强劲增长。一、经济增长强劲2004年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增长点增多,增长面拓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购买力平价),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3.6%和6.6%,为近30年来的最高增速。①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4.9%,其中高收入国家增长3.5%,发展中国家增长6.1%。②IMF…  相似文献   

8.
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1997年的前30年里,东盟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盟各国采取积极措施,经济步人复苏。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经济2002年回顾与2003年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分析认为,2002年的菲律宾是一个爆炸年、反恐年,但在经济上,它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年。爆炸新闻对2002年的菲律宾公民来说几乎每天都言犹在耳,爆炸指数几番涨停;“9·11”事件以后,世界反恐战线一度转至东南亚,重点也包括菲律宾的南部地区。正因此,菲律宾与世界大国以及各东盟成员国关系前所未有的密切,这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同时也给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仅对其2002年度的经济形势作简要分析。2002年,菲律宾经济再度出乎预料地创造了惊人佳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4.6%,位居东南亚地区第二位。其中服务业、工业和农林渔业的增长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继2003年和2004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之后,马来西亚2005年和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上两年的速度.2003年马来西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2004年估计增长7.4%.2004年对马来西亚来说的确是个好年景.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05年和2006年将会以稍低但可以接受的稳健势头增长.但总的来说,其国内外积极因素超过消极因素,这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在未来的两年内仍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
一、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 (一)进口替代政策 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东亚地区整体上处于恢复经济、完善经济结构阶段,重点发展工业,实行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发展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亚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摆脱了对外国产品的严重依赖,  相似文献   

12.
图们江地缘经济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济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是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图们江地缘经济区有许多具体的发展特征 ,其运行规则与一国之内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区有很大不同 ,但也必须遵守地缘经济区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 ,求得共同发展的共同原则。我国图们江地区开发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 ,应依据地缘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以改进 ,并面对我国入世和俄罗斯即将入世作好多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加入WTO之后,受这种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处东北亚的中国、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和日本、韩国、朝鲜自然形成了东北亚经济区。建立东北亚经济区山海大通道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东宁处于东北亚出海大通道的节点上,建立东宁-乌苏里斯克-东方港出海贸易大通道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亚地区乃至大平洋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远东是俄罗斯最东部的经济区和联邦区,其发展一直受到俄联邦中央的重视。但由于经济结构和地缘上的特点,该地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遇到更多的困难,其发展速度一直低于全俄水平。对外经贸合作是远东的优先发展方向。近年来,在中俄两国加强区域合作的大好形势下,该地区加强对华经贸合作的态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已经提上日程并具有宏伟前景的图们江地区开发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经济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们江地区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将成为东北经济区缓解进出口运输紧张局面和发展国际运输的重要据点。但是目前图们江地区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应抓紧解决该地区开发中几个瓶颈性、先决性、牵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2005,(3):30-36,96-97
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受到多种经济理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理论的抉择采取现实和务实的做法。实践表明,东南亚国家政府在制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与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多种理论的混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陈锴 《南洋问题研究》2010,(2):33-40,69
替代发展是一种以可持续的合法经济替代毒品经济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替代发展以相关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长期政治、经济承诺为前提,针对毒品作物种植地区的贫困人群,借助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根除毒品作物种植以及毒品经济赖以存续的基础。随着金三角地区"替代发展"的深入展开,部分负面因素也随之凸显,其中缅北跨界民族武装的负面影响以及该地区罂粟种植的反弹趋势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8.
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把东盟视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努力促成经济一体化.2001年9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协议>,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框架,并在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计划在10年内建成.在东盟10国中,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差异明显,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亲疏,同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不太现实,只有先有所侧重,然后再全面铺开,逐步完成一体化进程.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心,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该积极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远东有丰富的资源、当它与俄罗斯西部的经济联系出现屏障的时候、必须要改 变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与东北亚及亚太地区一体化。从70年代起远东就与日本西部建立了经济 联系。一直保持至今、但目前由于两国的领土问题制约了经济关系的发展。讨论和制定远东的长 期发展方案.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