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4年8月至1996年10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银北、固原3地区12县(市)54个鸡场共计45904只鸡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隐孢子虫阳性率达36.81%(212/576),其中蛋用鸡阳性率为37.53%(140/373),肉用鸡阳性率为36.23%(50/138),差异不显著(P>0.05);银南、银北、固原三地区阳性率分别为54.55%(6/11),41.94%(195/465)和11.00%(11/100),银南地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固原地区(P<0.01)。用从自然感染鸡中收集的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雏鸡9批次,感染鸡排卵潜伏期3~13d,平均7d;排卵持续期14~34d,平均24d;其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通过卵囊形态学鉴定,认为宁夏鸡感染的隐孢子虫属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o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世界流行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哺乳类、鸟类和鱼类均可感染此病。我省循化县自1990年从辽宁盖县、宽甸等地引进绒山羊后,每年出现羔羊腹泻、消瘦甚至死亡等现象,经抗菌消炎、止泻效果不明显。根据该县牦牛隐孢子虫感染率高及牛羊混牧、混圈的情况,我们于1998年3~7月份对该县2个乡1个场的204只4~9月龄绒山羊进行了隐孢子虫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采集循化县孟达、红旗乡和循化县种畜场4~9月龄有腹泻史的绒山羊粪便,共204份。1.2…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对上海地区5个鸡场、2个鸭场分别检查粪样700份和450份,隐孢子虫阳性率鸡为27%,鸭为58%;不同日龄和不同季节其感染率存在着明显差异。经观察和测定,隐孢子虫卵囊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囊壁光滑,无微孔和极粒;内有4个月牙形子孢子,呈纵向排列;残体呈圆形且大小不等;其卵囊大小鸡的为5.48μm×4.34μm,鸭的为5.47μm×4.50μm。人工感染试验中,鸡在感染后第3d排出卵囊,第6~13d达到高峰,第40d排出停止;鸭在感染后第2d排出卵囊,第8~12d达到高峰,第20d排出停止,经鉴定该虫体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4.
测定荷兰种奶牛血清硒含量,12~22月龄育成牛(n=14)为40.7±8.3ng/ml;5~7岁成年牛(n=3)为48.7±4·0;牛总平均值(n=17)为42.1±8.3。马(英纯血种)血汁硒含量,2岁(n=10)为102.5±13.4ng/ml;4岁(n=4)、6岁(n=1)为107.8±11.6;另一组(3~25岁,不同品种马)为120.1±8.4;马总平均值(n=23)109.8±13.9。研究表明,马血清硒含量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牛、马脏器硒含量以肾皮质最多,肾髓质次之,依次为胰、心肌(牛)、淋巴结(牛),以神经、半腱肌、半膜肌最少。根据牛体内硒的代谢动力学实验,硒在牛体内可维持40天左右。肌肉变性症马驹血清和脏器硒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同时CPK值升高,该驹罹患硒缺乏症(驹白肌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广西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9个奶牛场和4个奶牛个体养殖户的1 612头份粪样进行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并以基于18SrRNA基因的PCR-RFLP技术对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7个奶牛场发现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隐孢子虫阳性粪样为189头份,总感染率为11.72%(189/1 612)。在感染的年龄段上,1~6月龄犊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1.3%,显著高于7~12月龄的青年牛(9.6%)和大于1岁龄的成年牛(3.8%)(P<0.01)。感染季节以冬季感染较高,但与夏季感染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PCR-RFLP分析显示,分离的7个隐孢子虫株均为安氏隐孢子虫。调查表明,广西奶牛隐孢子虫虫株以安氏隐孢子虫为主,感染率与河南、江苏、安徽、吉林等省份相似。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地区3个奶牛场的55头6月龄以内的犊牛为调查对象,在16头犊牛的粪便中查到隐孢子虫卵囊,平均感染率为29.1%(16/55).A、B 2个奶牛场犊牛的感染率(分别是40.0%和35.7%)高于C场犊牛的感染率(19.2%),但3个奶牛场感染率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各奶牛场1~3月龄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均比4~6月龄犊牛高(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间宿主调查、黄牛粪便生物学检查、病原体鉴定、人工培养尾蚴感染黄牛和家兔试验、药物治疗病畜等一系列研究,证明长江三峡上游的万县、涪陵、黔江、重庆、南充和达县等地(市)有东毕吸虫病流行,中间宿主是狭萝卜螺和小土蜗。解剖黄牛34头,感染率达33.0%~44.4%,感染强度为1~4000条;用生物学方法检查黄牛1268头,阳性率为23.20%;采用硝硫氰醚等药物治疗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病牛460头,转阴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绵羊的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感染较普遍,据李欧等(1989)对青海省6个自治州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平均感染率高达97.66%,每1g肌肉中的包囊数为0~580个,其中心肌的感染率、感染强度最高,其次为食道肌、臂头肌、膈肌...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黄牛366头,水牛755头)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另剖检768只山羊和91只绵羊,均未发现该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省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漂浮法对广东省部分地区10个奶牛场共1 440份乳牛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之后对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PCR鉴定。镜检结果显示:10个奶牛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7.64%(686/1 440),共检测出9类肠道寄生虫即球虫、十二指肠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圆线虫、鞭虫、贝氏莫尼茨绦虫、吸虫和纤毛虫,其中优势感染种类为球虫与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4.86%和24.65%;另外,不同年龄段乳牛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种类均有差异,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62.29%),犊牛感染的寄生虫优势种类为球虫而育成牛和成年牛为阿米巴原虫。PCR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38%、2.20%和8.1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部分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同时也存在人兽共患病原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微孢子虫的感染,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肠道寄生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西安地区不同奶牛场的9头腹泻病牛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从肠道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用分离到的虫株接种新生健康犊牛2头。人工感染犊牛均发病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隐孢子虫病症状;对人工感染病犊做粪便卵囊再分离和病理学检查,不但重新分离到隐孢子虫,而且可见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裸露,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肠隐窝处含有隐孢子虫,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压片染色镜检亦看到隐孢子虫。试验结果发现人工病例与自然病例所测指标相似,进一步证明西安地区犊牛腹泻是以牛隐孢子虫为主要病原的疫病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五泉奶牛场发现奶牛前后盘吸虫病兰州市的奶牛过去未发现寄生前后盘吸虫。1990年3月和10月,五泉奶牛场2头奶牛因瘦弱停产而被宰杀,剖检发现瘤胃壁有大量石榴子样虫体寄生,计有2000多条。1990年11月,1头4月龄犊牛瘦弱死亡,剖检见瘤胃壁寄生...  相似文献   

13.
对226只银黑狐粪便拭子进行空肠弯曲菌检查,共检出带菌狐14只,其中成年公狐(40只)、成年母狐(121只)、母仔狐(40只)和公仔狐(25只)分别检出3,8,2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7.5%,6.6%,5.0%和4.0%,平均检出率为6.2%。对189只银黑狐粪便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检查,检出带菌狐31只,其中成年公狐(13只)、成年母狐(122只)、母仔狐(51只)和公仔狐(3只),分别检出4,18,8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30.8%,14.8%,15.7%和33.3%,平均检出率为16.4%;共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34株,代表15个血清型。对69只银黑狐粪便检查,未检出A~F群沙门氏菌及A群Ⅰ、A群Ⅱ、B群和D群的志贺氏菌。对一起3日龄仔狐死亡原因调查,证实是由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所致。  相似文献   

14.
自贵州省的家禽中采集血清或卵黄样本705份,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减蛋综合征(EDS-76)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6个健康鸡群中,阳性率为4.3%;在4个偏僻村寨农户散养的土种鸡群中,阳性率仅为0.9%;而在3个出现产蛋下降等症状的患病鸡群中,阳性率高达91.8%,大多数阳性血清的效价为1∶32~1∶512,最高达到1∶4096。同时,在健康鸭群中EDS-76的自然感染率较高,而这种隐性感染对鸭群的产蛋率并未发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现场访问和试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宁夏12个县(市)部分山羊群流产现状调查和试验点三个产羔季节的观察,获得如下结果:全区4个地区有12个县(市)流行山羊流产,包括42个乡(镇)192群(户),流产率为27.88%,个别群高达89.91%。流产时间可持续5个月,以10月和12~1月为高峰期。其中以妊娠1月龄流产最多,占整个产羔季节流产总数的10.23%;2齿羊流产为流产总数的52.27%,营养差的母羊比营养好的母羊流产率高28.22%。  相似文献   

16.
1994~1995和1997年应用日本血吸虫3类候选疫苗分别免疫绵羊,各组的减虫率、粪便虫卵减少率和组织(肝、大肠、小肠)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虫体副肌球蛋白(n-paramyosin)组17.4%~55.3%,14.6%~68.1%和48.9%~76.7%;重组副肌球蛋白(r-paramyosin)组41.4%~44.2%,15.9%~25.1%和41.1%~48.0%;Sj26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组53.4%~62.1%,11.0%~38.6%和14.0%~65.0%;rSj28GST组61.4%~68.5%,22.9%~60.0%和39.0%~76.0%;重组日本血吸虫23ku大亲水区表膜蛋白(rSj23)组51.2%~66.1%,21.9%~58.4%和54.3%~76.7%。以ELISA检测免疫后的绵羊血清,3类抗原均诱发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表明以上疫苗具有诱发绵羊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双城市剖检10种畜禽267头(只),检出寄生性蠕虫91种,隶属3门4纲20科55属。其中吸虫9种(9.9%),绦虫20种(22.0%),线虫61种(67.0%),棘头虫1种(1.1%);蠕虫中优势种共28种(30.8%),人畜共患虫种31种(34.1%)。在所检出的蠕虫虫种中,卷棘口吸虫、粗头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八钩膜壳绦虫、内翻双盔带绦虫和普氏剑带绦虫为黑龙江省新记录,使本省畜禽蠕虫数由163种增至169种,人畜共患蠕虫数由55种增至57种  相似文献   

18.
用大肠杆菌K_99、F_41基因工程菌毛苗对1500头怀孕母牛皮下注射菌毛苗5mg/头,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未造成母牛流产、早产及犊牛畸形,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菌毛苗主动免疫的怀孕母牛所产犊牛吃初乳后用强毒K_99、F_41大肠杆菌攻击,保护率达90%,证明该菌毛苗具有较强的K_99和F_41免疫原性,可使犊牛获得确实的被动免疫。在5个牛场对1480头犊牛进行菌毛苗免疫效果观察,未免疫对照组腹泻发病率为57.4%~76.2%,免疫后降至4.2%~5.65%;未免疫对照组腹泻死亡率为4.3%~45.2%,免疫后仅为0~1.04%。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毛苗能有效地预防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和血液涂片检查,对广东、山东和福建省的23个鸡场进行了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在抽样检查的425只鸡中,31只鸡血液涂片查出该虫体裂殖子或配子体,29只鸡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14.1%,广东、山东、福建省检出率分别为10.3%,12.6%和24.5%。血液涂片检查结果,青年鸡的检出率(10.7%)明显高于成年鸡(3.8%);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时,成年鸡的阳性率(10.9%)则显著高于青年鸡(2.8%)。因此,进行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时,宜采用寄生虫学和血清学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特定电磁波谱(TDP)穴位照射疗法对268头患卵巢机能障碍性疾病和116头患子宫阴道炎性疾病的黄牛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研究,总有效率为92.9%,治愈率为83.7%;药物治疗组58头,总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79.3%;两组有效率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TDP穴位照射加药物治疗组,对卵巢疾病的治愈率要比其他各组高6.2~13.2个百分点(P<0.05),愈后第一情期受胎率高12.9~17.1个百分点(P>0.05),疗程缩短1~14天。表明TDP照射加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性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