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徐善广,居继清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他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不但是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诉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要做好党的建设这个核心工作。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启示我党要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8)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批判地吸收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深入认识和理解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创立了一种新社会主义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这种新社会主义观的萌芽。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但是列宁的天才思想没有进一步发挥。邓小平把新经济政策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实践,为新社会主义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新社会主义观从萌芽到确立的飞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成功,证明这种新社会主义现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序许征帆这部《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的书稿,是俞良早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合作研究的成果。俞良早多年以来研究列宁思想,著述颇丰。1994年,他主持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研...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不是圣像而是活生生的实践,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重视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以人民为主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时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在实践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以创新了的理论认识来指导实践,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方法,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中央党校理论部王小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强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则是对列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对外开放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徐世强 《理论探讨》2004,23(4):20-22
列宁首先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迂回"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在吸取列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和超越。研究邓小平关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列宁晚期思想与当代中国陕西省社科院徐博函,刘爱莲从1921年春天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至临逝世前不久,列宁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根据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前人未曾提出过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胆思想,首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6)
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一个比较鲜明的思想,即列宁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想。列宁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想有其思想渊源、思想要义、历史意义,并对当今中共党建具有重要启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列,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的历程中,一直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之一,列宁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想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值得探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主义监督是列宁关于政治建设和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宝贵财富,即立足于基本国情去破解监督难题、注重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以制度改革来推进监督建设。邓小平对列宁监督思想的创新体现在深刻认识了加强社会主义监督的必要性,开拓创新了加强社会主义监督的多管路径,建立群众监督制度、注重党内同级监督、以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探索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以更好发挥党代会的监督职能、严格法律监督等。  相似文献   

13.
苏俄非常时期,针对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中严重缺乏知识和技术人才的困难,列宁提出启用旧社会专家的思想。列宁提出启用旧军事专家以加强红军建设;启用旧的科技专家以加强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列宁强化人民监督权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共邢台地委党校王均甫列宁关于强化人民监督权的光辉思想,是所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认真学习列宁的这一光辉思想,对实现我党十四大提出的“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5.
梁宏 《理论探讨》2003,(6):125-126
江泽民继承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理论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新思路,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十分重视工会的建设,在把马克思的工会思想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会理论。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工会实践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列宁的工会理论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工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是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逝世六十周年! 列宁同志生前十分重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对其进行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列宁关  相似文献   

19.
继承列宁宝贵思想遗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都理论工作者集会纪念列宁逝世70周年发言综述本刊讯今年的1月21日是伟大的列宁逝世70周年纪念日。在中央党校的校领导和科研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和中国科学社...  相似文献   

20.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如辛 《理论探讨》2006,2(1):29-32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列宁开创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列宁根据世界历史出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客观现实,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斗争、并存和共处的科学理论,并对这一科学的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阐述,论证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并存和共处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应坚持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列宁的思想对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