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装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时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侦查与反侦查、伪装与识别贯穿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始终。犯罪分子伪装作案的目的在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逃避法律的惩罚,其伪装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众多障碍。刑事侦查部门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识另ll作案人的各种伪装行为,揭露其真实面目是侦查破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增强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刘向东当前,反腐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是由于前段打击的威慑作用,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和智能化,反侦查手段增强;二是有些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暂时蛰伏起来,有的则顶风作案,铤而走险,而且犯罪数额越来越大;三是犯罪分...  相似文献   

3.
反侦查行为是指作案人在作案前后为了掩盖犯罪行为、逃避法律制裁,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而实施的一系列对抗行为。因其主体的智能型、行为的对抗性和手段的多样性,不但使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使侦查工作常常处于久侦不破的境地。苏湘渝特大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案犯周克华,正是因其在作案前后精心策划实施了各种反侦查行为才得以逃避侦查,隐匿八年之久。该文以周克华案为视角,通过分析周克华反侦查行为的表现,揭示反侦查行为对当前侦查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分子所作的性质相同的案件称为狭义系列犯罪案件。狭义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具有常态人格特征 ,其犯罪心理常形成思维定势 ,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在侦查系列犯罪案件时 ,要对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的各个行为特征(指标)及其他犯罪信息进行综合研究 ,采取并案侦查、注意外来人口犯罪特点、巡逻守候、如实立案、专案侦查和刑侦协作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不断加强,反侦查手段也更加趋于智能化.面对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挑战,对反侦查行为的表现及防范对策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指导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提高破案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及大量侦探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暴力化、智能化、专业化和广区域化。杀人案件的发案率明显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明显加强,使传统的利用较好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物证的现场遗留率大为降低。微量物证作为重要的物证,在揭露和证实犯罪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反侦查行为是行为人为逃避法律制裁而实施的摆脱嫌疑、抗拒侦查的犯罪行为;它的竞合性、辅助性、附加性、对立性是区别于一般犯罪行为的主要特征;它与一般犯罪行为相比,行为模式的背离是根本反常;人员调查、实地勘查和犯罪现场的分析重建是识别反侦查行为的有效手段;命案中的反侦查行为可为确定案件性质、刻画犯罪人特征和串案并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列杀人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有规律性 ,作案手段习惯化、定型化 ,侵害对象有明显的特定性 ,犯罪人心理具有异常性。认真勘查案件现场 ,积极并案 ,多种侦查措施并举 ,充分调动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 ,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破案中实施的一种谋略,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它对于打击那些作案手段、方式特别隐蔽、狡诈,证据收集极为困难的犯罪和无直接被害人、难以查证的犯罪有着重要作用。但诱惑侦查是一柄双刃剑,在合法性鉴定上,第一,要看被告人在被侦查人员引诱之前是否存在犯意。第二,要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引诱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三,要看引诱行为是否遵循了正当程序的其他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系列杀人案件及其侦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列杀人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有规律性,作案手段习惯化、定型化,侵害对象有明显的特定性,犯罪人心理具有异常性.认真勘查案件现场,积极并案,多种侦查措施并举,充分调动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持枪犯罪案件的侦查中 ,侦查机关存在着以下失误 :一是领导决策不当 ,延误案件侦破速度 ;二是枪弹痕迹检验结论错误 ,导致侦查方向发生偏差 ;三是调查摸底不深入 ,漏掉了犯罪分子 ;四是侦查力量行动不协调 ,使犯罪分子漏网逃脱 ;五是民警麻痹轻敌 ,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持枪犯罪案件侦查工作 ,必须增强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加强枪弹痕迹检验、枪支建档等基础工作 ,加强持枪犯罪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 ,提高整体作战、协调行动能力 ,使民警增强“案犯手中有枪”的强烈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团伙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特点包括:作案时间呈全天侯状态;作案目标呈现从低档车向高档车发展的势头;作案地点呈现全方位的特点;作案手段向专业化、智能化发展;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流窜跨区作案增多,对此应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一支反团伙盗抢车辆的专门队伍;强化侦查措施和手段的运用;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发挥现代科技检索系统作用;建立协作制度,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的一些行为、举止、言谈特征。犯罪心理痕迹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稳定性。在侦查工作中,通过犯罪心理痕迹可以分析作案时间、作案空间、犯罪手段、犯罪工具,对帮助侦查人员发现线索、缩小侦查范围、引导侦查方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虽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并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屡禁不止,成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刑讯逼供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因刑讯逼供案件自身的特点而导致的侦查破案难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刑讯逼供的犯罪分子认为自己是司法人员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或存在侥幸心理轻信刑讯逼供行为很难被发现和定罪,进而无所顾忌经常作案。因此,针对刑讯逼供案件的侦查难点进行分析,对其侦查方法开展研究,对于有效打击刑讯逼供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诈骗及侦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公安学刊》2008,(5):67-7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络诈骗案件随之急剧上升。网络诈骗案件具有高科技性和高智能性,形式多样;作案隐蔽,地域跨度大,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侦破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网络诈骗形式和特点等的分析,提出四条针对性的侦破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刑事犯罪案件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严重暴力性犯罪案件日益突出。(二)侵财型犯罪案件增势凶猛。(三)经济犯罪案件迅速增多。(四)境外和国际犯罪组织的渗透及影响日益明显。(五)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构成较为集中。(六)有组织犯罪和流窜犯罪成为重要的刑事案件构成形式。(七)作案手段的智能化、技能化程度愈来愈高。依据刑事犯罪存在的原因、现状,在今后一定时期,刑事犯罪案件将会呈现出以下主要发展趋势:(一)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诱发新型刑事犯罪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因素。(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一定时期仍将较为突出。(四)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犯罪案件仍将呈上升趋势。(五)犯罪分子将会不断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改进作案方法。(六)刑事犯罪案件将会更明显地受国际犯罪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案件(一)──刑事案件的概念、构成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侦查是以刑事案件为目标,由国家侦查机关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刑事案件是侦查活动所指向的客体,也是刑事侦查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刑事犯罪案件,是指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并经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可简称为刑案、罪案。一起刑事案件的存在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犯罪事实;二是立案条件。刑事案件的分类,一是刑事法律标准;二是侦查标准。刑事案件是由与犯罪行为相关的时间、空间、人、事、物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刑事案件的形成只有三个基本步骤或阶段:作案意向形成、作案预谋过程、实施作案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刑事侦查学学术研究基本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两种理论研究视角并存,即诉讼法学研究视角和侦查方法研究视角,分别关注侦查法治化和侦查有效性的研究;二是关注实现重大理论命题,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命案必破"的理性与非理性探讨等;三是推进侦查措施的发展和完善,特别加强了新型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的研究,同时发展和完善了传统侦查措施;四关注严重性刑事案件、疑难性刑事案件和多发性案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反常情况是侦查初期开展侦查工作的一大障碍,但只要能找准其成因,据此展开侦查反而是侦查破案的一条捷径。其形成原因一般包括犯罪分子的伪装、偶然因素的介入、现场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或目标特殊、犯罪分子的附带作案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并案侦查是对付流窜性、跨区域性、职业性和暴力性犯罪的有效手段,是打击惯犯、累犯和流窜作案的一种强有力的侦查措施。通过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痕迹、物证、犯罪语言、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人体貌特征、侵犯客体等条件并案,实现侦查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侦查信息的动态沟通。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罪犯作案的连续性、犯罪特征的稳定性和犯罪行为的习惯性,最大限度地将原本分散于个案的犯罪痕迹和物证等犯罪信息集中起来,使现有证据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改变单独侦查、各自为战的侦查格局。并案侦查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提高诉讼效率,加快破案步伐,准确打击犯罪,实现侦查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