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与狗>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下简称略萨)的代表作.论文认为,小说表现出了一个"狗死了"以后的荒诞世界,有着浓厚的荒诞色彩,这种荒诞色彩由三个因素构成:混乱性、偶然性、无用性.荒诞在小说中的意义在于怀疑精神和否定精神,最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秘鲁社会中一切丑恶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塞万提斯戏仿骑士小说塑造了堂吉诃德--世人眼中的"疯子".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上校以及<上校无来信>中的主人公身上,可以洞察到堂吉诃德那神圣的"疯癫".三个人物都是为正义和荣誉而战却最终失败的英雄,他们的伟大建立在疯癫和理想主义的基础上.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表明人类一直在与自私贪婪、冷酷无情、争权夺利做斗争,而世界恰恰需要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来拯救.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最为熟知的代表作有小说<吉姆爷>(Lord Jim),<台风>(Typhoon),<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等.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的心>是作者根据自身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是现代小说的里程碑,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生态主义角度分析小说的文化内涵,集中关注小说中折射出的人与自然、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从而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从生态文学的视角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丽  谭文华 《学理论》2009,(17):190-191
复调是莫言小说的一种重要叙事模式,他的很多小说打破固有的单一的表现方式,采用开放性的结构,具有“未完成性的特点”,通过主人公的“诉说”揭示主题,而创作主体在背后发出自己的声音,构成“多声部”。  相似文献   

5.
他以文名与商誉并称于海内外、驰骋于中国文坛,他著述并发表了200多万字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还有<周颖南文集>等十几种文集问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辟有"周颖南文库"加以收藏,他成为获此殊荣的海外第一人;<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等均选刊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王萍 《各界》2008,17(4)
沈从文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湘西的人性美、风情淳朴造就了<边城>.<边城>的人情、风情描写很有诗情画意,浓淡得当,颇似一幅幅有生活实感的风俗画,其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不同凡响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作者持久的审美价值.<边城>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但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寄托.  相似文献   

7.
戴维·洛奇是学院派作家之一.校园小说特别关注的人物就是知识分子.<小世界>一书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之一,广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的关注.<小世界>中洛奇通过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人物的形象刻画,尖锐地讽刺了学者们迫名逐利的虚荣心,深刻揭露了虚荣心造成的人性的背离与异化,嘲笑了名利、情欲等价值目标的荒诞与虚无.  相似文献   

8.
1964年,电影作曲家高如星从武汉军区被借到北影厂创作电影<汾水长流>的音乐.他原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创作过<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多部电影音乐.<九九艳阳天>是他24岁时写的电影插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相似文献   

9.
陈仓 《各界》2008,(2):2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刘氏汉室为正统的小说,尽管曹魏政权控制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刘氏蜀汉实际上是个地方割据政权,但旧史家、旧文人、旧艺人还是违背"成王败寇"的历史法则,视蜀汉为正宗,视曹操为奸贼.……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方面来诠释<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为典型例子.第一种可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经>的解释、<公羊传>与<穀梁传>对<春秋>的解释;第二种是<系辞>对<易经>的解释,可叫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第三种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可把它叫作实际(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尽管每种对经典解释的著作中也会包含其他类型的解释方法,但上列三种方法无论如何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这将是我们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沈殿成 《侨园》2002,(5):22-23
8月2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起的"<围棋少女>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召开.会上,高洪波、谢冕、刘锡诚、张抗抗等名流汇聚,纷纷坦诚发表了高见,对小说<围棋少女>给予了甚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格列佛游记>评论多关注小说的讽刺内容及其主题思想,揭露18世纪英国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矛盾,从而说明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较少关注小说讽刺艺术真正的源泉.试从"陌生化"理论分析<格列佛游记>的独特讽刺艺术,试表明其艺术魅力来源于作者在形象创造、语言描写、修辞手法及叙事视角上采用的陌生化技巧.  相似文献   

14.
都达夫的<沉沦>与鲁迅的<孤独者>所塑造的"零余者"与"孤独者"是新文化运动不同阶段的两个先觉者形象.虽然他们对待孤独与死亡的态度不同,但他们都很孤独并且由孤独产生的复仇意识是相同的.孤独者魏连殳是零余者"他"的形象的深化与发展.在创作上,这两部小说都具有自叙性和复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家康 《各界》2008,(3):61-63
二十世纪初,正是梁启超最为灿烂的时光,其在日本横滨主编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已在国人面前尽显其"舆论骄子"的丰姿.他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民时代",时当而立之年.……  相似文献   

16.
狂生祢衡     
祢衡的孤独 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狂生,他的才能、性情和遭遇,都称得上是中国狂生的代表人物.虽然他的性格行为有缺点,酿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寄予他很多的同情.最著名的纪念要算明朝狂生徐渭徐文长在杂剧<四声猿>中所作的<狂鼓吏渔阳参挝>、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击鼓骂曹>和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击鼓骂曹>.人们赞美他的,是那种不屈服、不苟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交叉小径的花园>与<迷舟>这两篇小说在叙事的整体结构、叙事风格、叙事情节和人物设置上都具有相似性.格非也的确有模仿博尔赫斯小说的倾向,但是在细读<迷舟>后,还是能发现一些格非受博尔赫斯影响下的创新.虽然格非表面上看来是借用了博尔赫斯小说的模式,但是在一些细小的技巧和手法上格非是表现得更加的细腻和复杂.  相似文献   

18.
林雪 《各界》2008,(9):12-16
陈联诗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她的母系和父系都是明清时期出过翰林的大家族,她自己却与当过放牛娃的革命青年廖玉璧自由恋爱结为夫妻.陈联诗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三次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19.
混世魔王与端方相继由人变成了"狗",赤裸裸地展示着兽性.老骆驼爱猪胜过爱人,吴曼玲将狗视为亲人,游走在疯狂边缘的他们最终未能守住人之底线.毕飞宇在触及"文革"后期人的精神异化的同时,敏锐地将触角伸进人畜乱伦禁忌这一特殊领域.<平原>在延续贾平凹、莫言、张炜等人的人畜混杂叙事传统的同时,实现了"文革"叙事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源头,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广泛渗透于东北民众的生活方武及民风习俗中,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东北作家董谦的小说<荒界>的审美取向.小说中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几乎是男女结合的终极目标,显现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塑造得最传神的女性形象兼具母性和神性的双重人格,闪烁着远古先民极度崇拜的始母神和萨满的影子.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粗大、强悍、充满野性的气质.萨满教文化是<荒界>精神风貌的最权威的雕刻者,塑造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