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获得农民群众拥护与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经济上要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和实现共富;政治上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上要组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上要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生态环境上要实现村容整洁,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带领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长久动力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长远发展,保证村级基础稳定,对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当今,中国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3)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领导解决"三农"问题,巩固执政根基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大体经过组织调整、规范完善、提升能力、从严发展等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可以得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深刻启示,这对我们当前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顾建键 《党政论坛》2004,(11):38-40
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也不断出现.其中,如何有效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实施领导和执政的基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的执政能力。第一,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抓党建;第二,建设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第三,支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创新;第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第五,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做好接班人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海田 《学理论》2010,(23):29-30
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试从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前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建华 《学理论》2010,(10):126-12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顾建键 《理论探讨》2005,(2):101-10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如何有效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崭新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有效提升党在新领域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敢于和善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在基层党组织设置原则、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的工作方法与手段等问题上作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利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玉兰 《理论探索》2006,2(3):51-53
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利益?从政治学角度、政党的内涵和党的历史三个方面看,党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政治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经济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党的文化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社会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长期保持执政地位。实现这样的利益要求,基本路径是:强化和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执政实践与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 ,确立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开放时期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 ,扩大了党的执政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 ,进一步揭示了党的执政规律 ;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党的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产生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包括: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推动了当代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消极影响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凸显,社会新阶层政治诉求的不断增强给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新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挑战.为此,一要注重社会利益整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二要多管齐下,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伟大创新,也是对苏共垮台教训的理论总结。从苏共执政的实践看,没有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力量,是其丧失先进性进而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王玉云 《理论导刊》2003,1(7):15-17
中共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党的性质作出了新的表述:“两个先锋队”是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辩证关系的新概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执政党实现政治整合功能的前提条件;“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途径;关于党的最高理想与最高目标的表述把“共产主义”理解为静态的目标与动态的过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他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四个一定要”,深刻阐述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执政合法性资源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合法性是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问题。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当前,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有所淡化,使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削弱;社会不公现象和不安定因素日益凸现,对党的执政绩效造成负面效应;对权力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腐败现象滋长蔓延,损害了党的公信力。应对挑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以良好的执政绩效为实践标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着眼点,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针,强化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是前提,提高干部素质是关键,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核心,改进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是重点,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是保障。  相似文献   

20.
龚先庆 《理论导刊》2007,(3):100-102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党的利益”问题,探讨了关于“党的利益”的内涵、承认“党的利益”的意义、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党的利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也还有一些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