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消费主义的思潮影响到了整个社会,也不可避免的将新闻传媒席卷其中,做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在消费社会中迷失了自己,走上了新闻消费主义的道路。当新闻娱乐化开始无处不在的时候,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也开始逐步的弱化,本文就消费主义对传媒社会责任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蕾 《法制与社会》2011,(14):178-179
目前娱乐性节目比例有所增加而严肃新闻节目比例减少,将名人趣事,日常性事件及带煽情性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重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简单分析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来了解未来新闻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杨丽莉 《法制与社会》2014,(10):256-257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媒体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媒体机构的报道理念、运营模式以及操作手段表现出更多的市场化的元素,进而催生了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法制新闻也深受其害,偏离了法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本文立足于上述背景,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法制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现实危害、基本成因和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面对娱乐化该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新闻的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从另一方面看,新闻的娱乐化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亦有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新闻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公共新闻理念诞生是对全球传媒体系、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综合作用的反叛,是从传媒消费主义时代向媒介公民时代的回归与转向。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反民主趋势正在加剧。公共新闻则致力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自由的捍卫。因此,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是"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媒体民主功能式微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论演进的新阶段。但是,公共新闻依然无法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保持(媒介的)利益与联系社会公众的现实悖论。  相似文献   

6.
燕茹  刘武俊 《中国司法》2006,(6):99-101
解析新闻传媒与司法的关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闻传播高度发达、新闻舆论监督强劲的传媒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以司法维系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彰显司法权威的司法时代。司法与传媒的交融和互动已经大势所趋,司法机关与新闻媒体打交道越来越趋于频繁。司法如何直面传媒,传媒如何监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对于媒介的诉求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面对来自网络的激烈竞争,以电视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实现了以"走向娱乐"、"走向财经"、"走向调查"为主的新闻思潮重构。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节目类型《超级女声》、《中国财经报道》、《新闻调查》作为样本,通过对"走向娱乐"、"走向财经"、"走向调查"三种趋势和新闻思潮的分析和解读,试图清晰传统媒介的发展现状,并为之提出一些浅陋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公民对自身权利保护意识也逐渐觉醒和提高,以致有关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因世界各国的法律传统存在着很大差异,故而在对侵害名誉权的法律救济手段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仅以各个国家新闻名誉权认定的不同标准等问题为线索,就新闻名誉侵权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方法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近现代的社会结构中,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极其特殊重要的社会力量,存在广泛和密切的联系。由于各自的个性使然,司法往往显得严肃,内敛。传媒显得活跃积极主动。司法过程展示的丰富内容对于传媒来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司法实践引发的问题,从来都是传媒关注的热点。由于司法机关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司法部门也是新闻传媒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媒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新闻传媒的发展,提高传媒竞争力,是新时期下对传媒发展的新的要求。本文从传媒的业务经营方面,论述了我国的新闻传媒应该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来提升传媒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侯耀华与侄女打官司的新闻随着案件进展,频频登上娱乐新闻头条。法制记者少有地赚了回娱记才有的眼球率。临开庭那几天、相关法院宣传处也是忙得热火朝天,早早就给各路记者打了招呼,定额、定员,法庭容量有限,装不下呀。  相似文献   

12.
马莉 《法制与社会》2011,(17):252-253
近年来我国新闻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令人震惊,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传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然而到目前这方面的刑法学研究却是一个"冷点"。因此,本文从新闻犯罪的概念入手,分别对新闻犯罪的构成要件和认定标准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晚报都市报的崛起,社会新闻几乎成为这些报纸的生命线,各报社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捕捉社会新闻线索,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但是在目前的报纸社会新闻报道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和"乱调",让人总觉得不舒服。以下,本文就近些年来出现在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作一分析,以求指出其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4.
说法     
《政府法制》2013,(24):63-63
咱们中国都没富过,谈富二代的人也没富过,这些富二代的父母以前也没富过,谈富二代很可笑。 ——被称为“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菲表示,中国根本没有富二代,自己也一直想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5.
唐婷 《行政法制》2002,(5):39-39
从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里首创说新闻形式以来,国内新闻节目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像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湖南卫视的《晚问新闻》等说新闻形式的节目。说新闻电视节目以其和蔼可亲的面孔迅速赢得广大受众的亲睐,收视率颇高,于是便有人认为传统的播新闻将被说新闻这一节目形式所取代,而在我看来,说新闻与播新闻这两种节目形式各有千秋,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新闻的商品属性看虚假新闻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闻媒体和新闻的特征看,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新闻媒体和新闻受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事实上的契约关系。新闻受众要支付一定的订报费或收视、收听费;新闻媒体要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虚假新闻的出现,恰恰是新闻媒体对双方约定内容的违反,构成了对新闻受众合法权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金陵法律评论》2012,(6):2+163
《新闻语言学》高小方当今时代,新闻媒介已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由纸质而声、光、电,由一报在手到一机在线,新闻语言的形式也随之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这本《新闻语言学》最显著的特色是:着重探讨全媒体时代新闻语言的特点。《新闻理论案例解析》周必勇本书按照新闻理论的基本体系和框架,结合当前传媒领域的重点、热点现象及问题,选取了新闻真实性、媒介功能、新闻自由、传播法规、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党性原则、传媒经营、新闻理想、新闻职业  相似文献   

18.
华晶 《行政与法》2005,(5):76-78
“新闻发布制度”是推行政务公开、信息透明、促进政府与新闻界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去年我国非典阻击战的胜利与全国人民恐慌的消除,与及时透明的新闻发布制度不无关系。与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新闻发布制度的美国相比,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无论在制度设计、法律基础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闻发布制度在具有其优点的同时,也有其不适应社会不符合制度设计原意的方面。因此,重视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法律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是我国建立健全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寨产品"、"山寨文化"扎根民间,迅速成长,成为一种代表复制化、模仿化的产业现象,代表平民化、娱乐化的文化现象。"山寨产品"、"山寨文化"制造者立足模仿,乐于模仿;少有创新,难有创新。它们在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假冒伪劣和低俗恶媚。以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去考量不难解决"山寨"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颖秋 《法制与社会》2011,(13):177-177,179
新闻自由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项得到广泛认可的公民基本权利。但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同时,新闻传播活动管理构架存在权限划分不明确,控制失灵的现象。这既不利于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又不利于舆论引导和社会控制。为此,应加强新闻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自律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