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日来,诸多媒体热议杭州公车改革的问题. 媒体与公众热议的焦点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有人责问在车改的同时发放"车贴"的合理性,有人怀疑车改能否持续进行,还有人认为车改是一种作秀.但我想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凭什么公检法机关的公车要置于车改的门外呢?  相似文献   

2.
市管干部不再配车,处级每月最高车补3100元……全国陆续推进的“公车改革”中,温州车改因“大刀阔斧”备受关注。高额“车补”是否涉嫌变相福利?上千辆公车拍卖如何不被“贱卖”?褒贬不一的民声,反映了地方车改的复杂和艰难。  相似文献   

3.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杭州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这些年和杭州差不离的公车改革,找出几十例来不是难事,杭州的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有关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巨大"疮疤"。在经过多年准备后,中央推出改革方案启动新一轮车改,改革的手术刀正式斩向公车顽疾。公众对推进公车改革呼声很高,此次车改方案中体现的比较彻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方向,没有让公众失望。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5):16-16
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  相似文献   

6.
制度创新是公车改革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车改革经历十几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摸索出不同的车改模式,但多多少少脱离了公车的本质,致使公车改革走向尴尬。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把握公车的实质,才是公车改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年年都是热点,但却年年破题乏力。“三公消费”何时不再被热议?这甚至成为新闻报道的标题,也说明在这个问题上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程喆 《公民与法治》2014,(16):12-13
货币化补偿减少公车使用、安装GPS定位系统监测公车使用、在公车上做明显标示方便群众监督……在国家顶层设计方案未出台之前,这些都是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公车改革的尝试。7月16日,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并要求在2015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基本完成用车制度改革。在多地“试水”改革的基础上,国家统筹的车改进程能否真落地、见实效?消化不了的车辆和司机如何妥善处理?诸多难题有待破解。  相似文献   

9.
“三公经费”的开支无疑是今年持续热议的话题。国庆过后的几则有关公车使用的新闻让人顿感公车改革已到了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10.
池墨 《政府法制》2014,(25):1-1
2008年前后,常州市尝试车改.该市一名公车司机宋小林说:“一个大一点的乡镇,车改前有八九辆车,加上司机工资,全年开销是60万元到90万元之间,但车改后200万元都不够.因为,车改以前的费用主要包括驾驶员的工资、维修费用、汽油费、养路费等.车改后虽然车少了,但每个人都有补贴,补贴很高,公务员很多,加上其他的一般办事员,补贴费用就更多了.退居二线的干部也要发补贴,比如55岁退下来的也一直要发到60岁以后.这笔费用是相当大的.”据他介绍,当时科级官员买车每人还给补贴1.6万元,后来处级干部也想参加车改领取补贴,但报到省里没批下来。  相似文献   

11.
薛涌 《公民与法治》2013,(16):32-32
交通堵塞的一大问题,就是公车太多。公车太多,就禁了公车。有人会说,这种异想天开的主意,一旦实施,肯定乱套。没有公车,政府有急事办不成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傅勇  曾健 《政府法制》2011,(34):12-13
公车改革堪称顽疾,不仅经年未治,而且愈演愈烈。自上世纪末启动公车改革以来,历经十多年至今仍在路上。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公车改革要有突破就不能让乘坐公车者制定车改方案。天津"宝马警车"引公众围观近日,"天津宝马警车事件"成为网络热点。网友将一辆周身带着公安标志的MINIcooper汽车上传网络后,引发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  相似文献   

14.
胡晓青 《江淮法治》2013,(24):22-22
伴随张艺谋面临的巨额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伴随7月11日浙江律师吴有水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局)申请政府社会抚养费信息公开,社会抚养费这一话题引发公众热议。有人认为它神秘,收入支出不明;也有人认为它尴尬,收费根据名不正、言不顺;当然也有人认为合理合法,且符合国情。热议的社会抚养费,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公车改革一直是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新闻媒体曾一度把这一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地方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车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整个公车改革还止步不前,估计让公车“下岗”,还有待时日。公车弊端,路人皆知 我国的公车制度从解放初的供给制产生。当时干部按级配车,控制得较为严格,县团级以下吉普车,局级以上轿车,70年代末规定,部长以上干部,每人配备专车一辆;常务副部长、外事和公安部门副部长及65 岁以上年春体弱的副部长,根据工作需要,每人可配备专车一辆;其他副部长一般不配备专…  相似文献   

16.
赵鹏 《公民与法治》2014,(10):16-16
每年预决算公开,大家希望并不仅仅是公布一些数据,而是希望通过这一次次在预决算领域的进步,能真正推动一些改革的开展。换言之,预决算公开应该是推动相关改革的重要举措。多年呼吁公车改革、拒绝专车的预算问题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晒三公、晒预算,推动反腐工作建设,并实现车改这一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丛林  田野 《法庭内外》2014,(11):23-25
正时下,公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中。"车改"推进,公车大幅削减,但事情总得要做,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开自己车办"公家"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私车公用"将成为一种趋势,由此带来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损失由谁来承担?一起驾驶私家车为单位办事发生交通事故遭遇巨额索赔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两年实践,陕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已经逐步成为陕西省独有的“考核模式”,被媒体形象地称为“陕西官员大考”,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提出质疑,当地首创的这种“三位一体”考核能走多远?到最后是不是仍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9.
何紫容 《检察风云》2013,(11):55-57
今年年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纷纷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在"厉行节俭"、"轻车简从"背景下,公车私用再度引发热议。管住公车私用背后的权力,已成社会诉求和民意所向。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政府公车的规范化管理普遍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对公车的配备和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务求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公车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两年实践,陕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已经逐步成为陕西省独有的"考核模式",被媒体形象地称为"陕西官员大考",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提出质疑,当地首创的这种"三位一体"考核能走多远?到最后是不是仍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