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杨贤才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杨贤才。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09,(23):49-49
去茶水间时,无意中"窃听"到一位男同事的抱怨:"我老婆太让人恼火了!带她去吃饭,她净点特价菜,贪图那点儿小折扣,逼自己去吃那些不喜欢的菜;买衣服,非要买打折的——要知道那些打折的商品多数是有小瑕疵的,搞得我穿着老担心别人发现……她什么都要买打折的,处处想着省钱。她大概觉得我该感激零涕,却不知道她在我眼里也已经大打折扣了!"  相似文献   

3.
黑丁  霜凌 《法庭内外》2011,(4):13-16
贪官与情人在"以权谋私"案中几乎是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黄金搭档",大多涉贪案件都是由情人走上前台扮演贪官的"掮客",满足贪欲。然而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八室主任陈海峰与情人却演绎了全新版本:当得知情人"借梯登楼"获得比他多的利益后,他见利忘情,甩掉情人赤膊上阵收受贿赂,最终锒铛入狱,成为国家药监局第二波"地震"中的落马贪官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在巨贪频出的土地拆迁领域,李丙春算不上最大的贪官。但作为一名基层政权的干部,他却是"小官大贪"的典型。李丙春是全国落马乡镇官员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犯,堪称中国"最贪镇长"。  相似文献   

5.
为"小三"买了房子,"小三"却成了别人的新娘。气愤之余,他三上法庭讨要购房款。然而,送出去的房子还能要回来吗?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笑话,从前有个厨子心很贪,每回帮人家做菜总要偷块肉回家。这天他在自己家里切肉,又偷了一块肉藏在怀里。他的妻子看见了,骂他说:“这是自己家里的肉,你为何也要偷?”他“哦”了一声,笑着说:“我偷惯了。”这则笑话,颇耐人寻味。在厨子的眼里,只有肉...  相似文献   

7.
樵夫 《检察风云》2006,(9):18-20
他曾经常在各种大小会议和公共场合大谈“廉政经”,要求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俨然是廉政的楷模。直到东窗事发后,人们才知道他背地里却频伸贪手,金钱和美色一样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8.
阿萍 《检察风云》2010,(19):24-25
"六"在中国是个吉利的数字,人们都希望六六大顺,安泰如意。令陈自力始料不及的是,六十六岁这一年,本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的他却站到被告席上,接受审判。  相似文献   

9.
胡靖国 《政府法制》2010,(19):38-39
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在许多人眼里是个小官,但个别小官家财少则千万元,多则数亿元的“小官大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章法 《法庭内外》2011,(5):37-38
几年前,在人们眼里尚属于稀罕物的电子监控摄像头,如今已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然而,小小摄像头在替主人"看家护院"的同时,也向个人隐私权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卢方晨是个职业摄影师,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五彩斑斓.然而几年前,他却经历了黑色的一天.他的女儿,一个身患白血病的13岁少女,在医院住了9个月.未能及时确诊是哪种类型的白血病,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2.
沙洲  黑丁 《法庭内外》2011,(6):15-19
2009年3月11日,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走进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一开口露出被香烟熏黑的门牙说:"我欠下别人几个亿的债,这辈子是还不上了。你们法院判了几十起,也抓了我好几次,我已经家破人亡,我想以命抵债又觉得对不起人家,你们找个罪名把我判了吧,这样我心里还会好受些!"接待法官太熟悉这个在北京通州赫赫有名的富豪赵启平了,他拥有众多产业头衔和花环:他是闻名全国的"京都蘑菇王",他在北京有多处种植基地、在山东诸城市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障日山庄,他的"你当老板我打工"广告词传遍京城,他是全国乡  相似文献   

13.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1,(21):46-47
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那么,和珅有着怎样的"反腐高招"?他又是如何从"反贪能臣"一步步沦为清朝最大的蛀虫? 坐"直升机":从侍卫到"相国" 提起和坤,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坤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昔日的警界高官,他利用过节、搬迁、家人生病等机会受贿敛财;在他的包庇纵容下,黑社会性质组织得以长期逃避打击;为了隐藏赃款,他不惜伪造居民身份证……都因为内心深处那个"贪"字,陈洪刚这位重庆市交警总队原总队长(副厅级)一步步堕入了罪恶的深渊。  相似文献   

15.
自己与别人     
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的名字叫自己。自己有个邻居,名叫别人。自己矮小,别人高大;自己贫穷,别人富有。这两个邻居一直关系紧张。自己有事的时候,总喜欢去找别人。别人不好意思拒绝,只得帮他。忙是帮了,但别人并不心甘情愿,他为什么老喜欢给我添麻烦?久而久之,别人心里的怨言就表现出来了。当自己求助的时候,别人不是推脱就是应付,偶尔帮一次忙,最后却总是事与愿违,他给自己帮了倒忙。与此相反,别人对自己不想让他插手的事情倒是非常热心,简直达到了乐此不疲的程度。自己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想种什么庄稼、想讨什么样的老婆、想盖多大面积的…  相似文献   

16.
王健根 《江淮法治》2011,(10):32-33
在单位下属眼里,他是一位好领导;在妻儿眼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在朋友眼里,他是“仗义”哥儿们。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个十恶不赦的采花大盗。  相似文献   

17.
贪官如是说     
1.当官真好,升官发财,一点不假。2.你送我这钱,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其他人不知就行了。3.我不贪别人也会贪,让别人贪不如我自己贪,谁怕钱咬手?4.人送来的钱不用自己出力流汗,家里人已住得好、吃得好,还花不完,那钱不用来赌,不用来包二奶、三奶还用来干啥?那像个什么“官”呀!5.拿了1万是贪,拿了100万,也是贪,反正查出来都是下台坐牢,我为何不多多益善?6.好搭档,千万别出卖我,不要相信坦白从宽之类的话,有我在,保准你们会没事。把我的事抖了,我栽了,你们也不见得有好日子过。7.这些胆小鬼,上面一来人查我就什么都倒出来了,平时我待他们可…  相似文献   

18.
洪振快 《政府法制》2010,(14):21-21
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著名清官叫陈瑸。陈瑸出任巡抚,到北京觐见康熙皇帝,康熙问他官俸是否够用,陈瑸回答说:"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所以贪取,皆为用不足。臣初任知县,即不至穷苦,不取一钱,亦自足用。"陈填认为贪污一文铜钱,与贪污千百万两银子没差别,贪一文钱也是贪污,所以他的清官标准是: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  相似文献   

19.
在单位,他是战友们心中的好兄弟;在执勤现场,他是往来旅客眼里的热心人;在不法分子面前,他是铁面无私的执法者。他叫李宁,是四川成都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的检查员,因为兵龄长,大伙儿都叫他"李大哥"。作为一名边检业务骨干,他将青春与热血、激情与奉献挥洒在天府国门,将这里点缀得那么的缤纷多彩……  相似文献   

20.
军人在人们的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环,一身戎装赋予了他们戍边卫国的使命,也赋予了他们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在军人的世界里是一种奢望,两个军人的恋爱就更来之不易。 然而,当爱情降临时,一切都不再是问题。广东边防总队新会边检站干事方梅与广东消防总队江门支队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田世杰,本来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一次偶然的聚餐而相识,从相识到擦出爱的火花,到成为结发夫妻,再到如今有了爱情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