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贵生 《探索》2002,(5):122
1、“三个代表”思想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生产力是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2.
遗嘱自由是私法意思自治原则在《继承法》中的具体体现,它充分表明了法律对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但遗嘱自由也需要加以限制。限制遗嘱自由制度被称为“必留份制度”,它存在许多缺陷:“必留份制度”适用的主体不够明确,而且范围过窄;“必留份”数额不确定;“必留份制度”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定等。实践中,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特留份制度,以达到科学限制遗嘱自由的目的。建立我国特留份制度应明确特留份权利人、特留份份额的计算、扣减权制度的设计等规定,应使特留份制度与“必留份制度”并存。  相似文献   

3.
看了一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书稿,它所反映的种种史实,令我思虑万平。“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大错,是一场浩劫。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一定要好好地研究它,以便接受这一带根本性的历史教训。“文化大革命”是20多年前的往事,然而,许多人却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真是“不堪回首”啊!但是,这个苦果又是值得回味的。大错误必有大教训,接受了教训,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创建了新中国,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前进,欣欣向荣,波澜壮阔。然而,十几年…  相似文献   

4.
初任党代表     
1927年13岁时,我跟着大人们唱着“老于本性天,住在洪湖边;有人来跟我,快活似神仙;有人来捉我.难比登青天”的歌谣,参加了农民秋收暴动,做了儿童团长。1930年2月,我加入共产党后,党派我先后任行阳县峰口区、宝塔区委书记。不久.为了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加强红军中党的领导工作,我转人贺龙的主力部队,被分配到赤卫队第五军五大队第四中队任党代表。我虽然也打过游击,带过“兵”.可是正式做部队工作.却是头一回。一个16岁的娃子,乳毛还未褪净,要带百多号人,除打仗、发动群众外,还要做各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头三脚”…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4,(12):47-47
在法国,厨师属于艺术家的范畴,法国还有一家全球闻名、历史悠久的为这些艺术家及他们的创作场所——餐厅作权威鉴定的机构:“米其林”。最早的《米其林指南》于1900年在法国发行,是由米其林轮胎公司印制给司机作为行路指南的一本小册子,提供有关在法国旅游的资料,包括寄存、车辆维修、住宿、餐饮以及邮递、电报和电话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友情评刊     
虽然退休多年,但阅读《北京支部生活》仍然是我每月必做的“功课”,它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放下手边的事情仔细阅读。2013年《北京支部生活》第5-12期杂志上,连续刊发了《正道沧桑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解说词。我读完后深深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周勇 《红岩春秋》2009,(1):I0001-I0001
哲人曰:“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登高涉远兮小天下”。回望来路,展望前程,我们需要这种“登高涉远,负重向前”的精神。回眸2008年,当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当人民共和国即将进入新一轮甲子之际,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城市都站上了新高。《红岩春秋》逐潮而动,与时共进,为“塑造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时下,“段子”流行得很,它无时不在———朋友聚会、战友相逢、电话聊天、书信交往、网上交谈……;它无处不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楼酒店、商场球场、情场官场……。它似乎成为酒桌上一道“必点菜”,牌桌上一张“必打牌”,交往中一曲“抒情调”。同事之间讲,上下之间讲,军地之间讲,异地之间讲,甚至男女之间也讲。所谓“段子”,就是指那种逗人开心、骂人过瘾、探人隐私的“笑话”;那种新鲜离奇、无中生有、庸俗不堪、包罗万象的“故事”。其中多数恶意中伤,粗陋无比,“荤”多“素”少,特别是某些“政治段子”,更是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在中国,它因转化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要正确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使它始终奠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坚实基础上。一、另四份“买回来显”囫n对住面u田大家知道,“实事求是”是我国长期流传的一句古训。它虽然已经流传很久,也很广,但在毛泽东以前,并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解释。在它产生之初,说的只是一种做学问的具体方法(据《汉书》记载,汉朝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相似文献   

11.
灵台县委组织部注重从身心健康、人文环境、学习成长等方面关爱组工干部,努力构建“阳光”组工干部队伍。 一是心理关怀“释压”。建立领导与组工干部定期谈心制度,做到“五必谈”:即新进组织系统的年轻干部必谈,新任的组室负责人必谈,受到表彰、奖励或遇到挫折时必谈,在工作出现失误时必谈,在提拔交流时必谈。二是健康关怀“强身”。引导组工干部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每年为组工干部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在灵台组工QQ群内部交流平台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积极开展参观学习、体育竞赛、才艺表演等活动。三是人文关怀“暖心”。  相似文献   

12.
老六月雪 《党课》2010,(22):98-102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有汉武帝这般底气者,着实不多。  相似文献   

13.
“要知大道,必先知史”。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借鉴党的历史经验,也为了用革命的事迹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共泉州市委决定编写《中共泉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写革命史,先做革命人”。党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良心与贪心     
王建 《实践》2005,(9):48
何谓“良心”?哲学家康德解释 说:“良心意味着一个无法向他隐瞒 任何事情的知情者蕴藏在我的自我 意识中。”这个“我”中之“他”,正是 伦理学中的“良心”,对“我”无秘不 晓,且时时处处事事监督着“我”的 言行。 何谓“贪心”?作家肖军比喻说: “贪心是潜伏在阴暗灵魂里的一条 蛇,当它张口的时候,一切都是它吞 噬的对象,且愈是吞噬得多,愈是饥 渴得恐慌,无止无休无厌,直至自我 爆炸。”中国有一句老话“贪心不足 蛇吞象”,大概可作“贪心”的注脚。 良心,作为一种道德现象,是人 们在行为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和自 我约束能力。一个凭良心办事的人, 必具有坦荡磊落的情怀和克制私欲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理论与实践》2001,(10):44-44
“抱瓮老人”何许人,他的眼光如何?请看《庄子·天地篇》第11章:孔子的学生子贡路经汉阴时,见一老人“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很费力,便告诉他有种提水工具叫桔槔(也称“吊杆”,利用杠杆原理从井里提水,现农村偏僻落后地区仍沿用),使用它提水可以省力高效。不想这位“抱瓮老人”听了不仅不感兴趣,反而生气地说:“有了机械,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有机巧之心;有机巧之心,人心就不纯了。我也知道有这种提水机械,是以为可耻才不用的。”  相似文献   

16.
周英杰 《唯实》2009,(5):96-96
自古至今,中国人评价官员一向爱用简单的“两分法”:“贪官”和“清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贪官”的无比憎恨,可以说是“必欲食其肉,寝其皮”方才解恨;而对于“清官”,则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提升《当代贵州》杂志的内容品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010年本刊新增“有错必纠,纠正必奖”栏目,让读者的“火眼金睛”来为《当代贵州》纠错,使杂志更好地接受读者朋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为政章注“得于心而不失”与“行道而有得于心”;《中庸》首章首句结语注;可离非道注“为外物而非道”与“岂率性之谓”;第九章中庸不可能注“倚于一偏”与“不必其合于中庸”。此外,《孟子集注》言不必信章注有“必信必果”与“不信不果”之别,胡炳文批评辅广“必信必果”说实误。胡炳文所主宋本为宋元学界所流行,但陈栎师徒所主祝本因《四书大全》之采信而占据明清之主流。晚清宋淳祐本的发现,廓清了《集注》中若干传写之误,使宋本重新成为流行之本。  相似文献   

19.
吉晓燕  田强 《当代贵州》2007,(18):64-64
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办,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赞助,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承办的“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向中西部少年儿童送安全”活动启动仪式9月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相似文献   

20.
王家进 《党史文汇》2011,(10):27-30
坐落在太原海子边文瀛湖北端的“孙中山纪念馆”始建于1905年,当年名为“劝工陈列所”,又名“劝业楼”。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政变革,陈列山西各种土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意在推广、发展民族工商业。如今,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小楼虽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但却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太原时登临哿慨而铭刻在了太原人民的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