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2月9日,农历正 月初五,是薄一波92岁大寿的喜庆日子。山西画家裴玉林送去了故乡的祝福,一幅葡萄压枝、沁人心肺的《硕果图》。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画上题词:“薄老九二大寿,千年已越,百岁可超,朱基敬贺,庚辰正月初五。”裴玉林和他的画,再一次受到瞩目。 裴玉林的名字在当今中国画坛已为众多人熟悉、他的葡萄更是在花鸟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浩浩中国画坛,花鸟画家可谓数不胜数。在花鸟画的大海中遨游,怎样才能自成一格,脱颖而出?选择了花鸟画的裴玉林在艺术道路上苦苦地追寻着,探索着,在众多的花鸟画中,他注…  相似文献   

2.
正陆抑非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在世纪变革的时代,他将古法与创新、继承与造化以使命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用一生的追求创造出当代绘画语言的陆氏花鸟画。他作为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奠基者之一,其功还在于将画法结晶成画理,教授了一大批支撑当代画坛的中坚,使花鸟画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因此,他亦是我  相似文献   

3.
论敦煌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前沿》2011,(23):230-233
敦煌艺术应包括保存在古敦煌郡范围内的所有古代艺术品。敦煌艺术大约可分为敦煌建筑、敦煌雕塑、敦煌绘画、敦煌书法等四大类。敦煌建筑含石窟建筑、窟檐、窟前建筑及石窟之外的宋塔等。敦煌绘画包括敦煌壁画、藏经洞遗画和敦煌墓画。敦煌壁画从其内容上可大致分为尊像画等七类;敦煌壁画从绘画艺术本身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装饰图案画及杂画五类。其中人物画约略可分佛教人物、世俗人物和变体人物三类。敦煌书法包括敦煌汉简书法、敦煌文献书法和石窟榜题书法等。  相似文献   

4.
<正>伊书奎简介:字奎星德院,号金圣蛙。就学天津师范美术专业,师承20世纪早期著名画家高剑父、刘奎龄、陶冷月的作品,探索研究"中国没(mo)骨工笔画"立志"工笔不匠、写意不荡"注重造境。为了达到画中有话的艺术境界,致力联合诗词、书法、绘画界的朋友为"诗书画"三美并臻而努力。潜心研究绘画技法谋求创新,以画水、猫、鱼——花鸟画为重,兼攻没骨山水;致力于毛笔书法趣味教学的研究,《毛笔书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画家陈冰先生从事绘画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涂抹”水彩、临摹名作入手,经师从秦岭云、黄均先生,系统接受素描、速写、水彩、山水技法严格训练近20年后,才真正地走上了艺术之路。留心陈冰的作品和作品照片,其中“思想葱茏”,时见新意,人体构成了陈冰绘画的主旋律。蔡若虹先生在《看画人的独白》一文中说:“思想葱茏便是新”。又说“看画看多了,就有两种忌讳。一忌思想空虚,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意思;二忌内容重复,翻来覆去老一套。”陈冰的创作从最先发表在《中国土地》杂志封底上的水彩小品,到现在林林总总的人物画、花鸟画,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6.
王之海,1942年9月生,河北涿鹿人。其绘画受黄兆勋先生启蒙,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原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后调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史馆馆员。著有《指画技法》、《写意花鸟画技法》、《老年大学花鸟研究班教材》,出版有《王之海画集》等。  相似文献   

7.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已有几千年历史。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名画成千上万,流散海外的名画约有3900件。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10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政协礼堂盛大召开。步上三楼,一幅精美的中国画长卷吸引了到场的中外嘉宾们的目光,不少《今日中国》的新老朋友在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画中的人物,回味和感慨《今日中国》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成就。这幅画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花鸟画博士吴冰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文化创作室画家、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范琛  相似文献   

9.
<正>伍小东,1960年6月生,198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班。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广西书画院特聘画家。近来赏读了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伍小东的《风清爽独为花来》《花红最宜春暖时》《微风雀影斜》等近期花鸟画作品,感觉用笔潇洒,墨气淋漓,计白当墨,虚实相生,足以使无画处皆成妙境,亦即笔墨精妙。其中的《秋色空明》等画  相似文献   

10.
岑磊 《今日上海》2013,(11):52-53
“西画能够参些中画成分其中,带点东方色彩……西画人皆将国画之精神技法来写西画,实可开一派新中国西画,又成为最新之现代国画。”——摘自岭南派绘画大师高剑父《我的现代绘画观》  相似文献   

11.
回望马万里     
<正>马万里(1904—1979),原名瑞图,字允甫,江苏常州武进人。杰出的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在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造诣,其中以花鸟画作品闻名于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中国画《水墨葡萄》曾作为国礼赠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历任国立暨南大学中国画系教授兼中国画研究会导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及艺术教育系教授、广西美术会理事兼审查委员、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兼国画系主任、广  相似文献   

12.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5,(10):58-61
<正> "清品,此帧墨韵甚足,堪称上乘。"(《墨竹图》)"华滋,闻似文君春鬓影,此帧极佳。"(《墨兰图》) ——李震坚观其画后题"随心所欲不逾矩,自成格局。"——刘江《许继善花鸟画选.序》当今中国画坛,流派纷争,变幻莫测。但真正的艺术总是能为人们所理解,杰出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时代埋没的。尽管他已经到了高龄。许继善,字长安,1928年1月生,陕西扶风绛帐镇人。他自幼喜爱绘画,高中时代便拜在陕西美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冯友石先生的门下,成为冯先生最得意的学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诗画艺术的灵魂,历来被艺术家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仅要求形似,且求其神似,更进一步是要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有“象外之象”的意境美。王宏江先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美学追求,所以,他的花鸟画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将人们引入更高的艺术境界。清代画家朱耷画鱼不画水,齐白石画虾不画水,但其作品有“画了鱼儿不画水,此间亦自有波涛”的意境,欣赏者可从鱼虾的动态中感受到水波粼粼的生命意境,体悟到作者对生命跃动、与宇宙生机相通的天人合一的情怀。王宏江的《胜似春…  相似文献   

14.
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天南瑰宝”。画为素笺本,没色画。画长三十米,共一百三十四开,绘有各种人物六百二十八个以及山水、树木、鸟兽、舟楫、屋舍等。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了李秀群《花鸟画精品选》首发式。退休之后的李秀群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创办的老年大学绘画班,师从著名大写意画家任之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对前辈艺术大师作品进  相似文献   

16.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17.
洪湖乡情     
《洪湖乡情》是湖北电视台拍摄力思画时,作者当场表演的一幅力思画,这幅画虽构图简单,但它体现了中国画、版画、水粉、装饰等一些绘画的特征,它也与科学同步:"由分化走向了高度综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王维卿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考美院前,他曾向在天津人美社工作的画家杜滋龄先生请教,学习如何画素描、配色彩。在美院这座培养高级人才的艺术殿堂里,他亲耳聆听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溥佐等老9币的教诲,扎扎实实苦练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功,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在天津美院的学习生活,是他最勤奋最快乐的时光,从那时起他就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立将来要以写意花鸟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荆棘丛兰综观中国画体之演变 ,乃人物牛马盛于前 ,山水花鸟盛于后。宋《宣和画谱》将中国绘画的种类定为十门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记画》则确定为十三科 ,虽繁简异趣 ,参差不同 ,然错综比类 ,大体可归纳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画种。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最早形式 ,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和彩陶纹样上 ,可以见到中国人物画以线造型的应用。秦汉之前的绘画 ,从表现方式来看 ,大多是以人物图案为基础 ,并带有中华民族早期的朦胧审美情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绘画的表现方法上逐渐呈现出规律化倾向 ,特别是卷轴画的出现 ,使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说到西方美术史,有两幅画必说。一是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年)的《阿诺菲尼和他的新娘》,一是委拉斯盖兹(DiegoVelazquez,1599-1660年)的《宫娥》。熟悉西方绘画的,肯定会说,这两幅画有一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利用画中镜'反射'画中人或观画之人。范·艾克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性画家,是15世纪最杰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传说他和兄弟胡伯特·范·艾克是油画的发明者。关于他在绘画上的创新,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