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认为,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2,(9):15-15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武汉市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未出现大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实现了食品基本安全。当然,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监管力度分散.资源整合不够,监管保障亟待加强。二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领域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和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还存在监管盲区。三是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大多限于收缴原材料、罚款等行政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的少.违法成本过低。四是发动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尚不健全、氛围还不浓厚。为此,建议: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障。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4,(10):24-24
<正>自从馊水油事件发生之后,台湾民众恐慌、不安、愤怒,媒体不仅骂声不绝于耳,更充斥各种如何强化食安工作的建议。当然,台当局"行政院"也成立项目小组,召集开会,却只拿出严惩重罚的说法。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9月11日发表社评说,馊水油事件当然严重,但我们如果不深思背后的意义,只怕馊水油不会是最后一个食安事件。过去短短的时间内,从塑化剂、黑心油、毒淀粉、到馊水油,食安事件接连发生,究竟说明了什么?我们认为,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  相似文献   

4.
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虽然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较大完善,但仍存在诸多实践难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取保标准不够具体、保证金标准不够细化、三项“禁止令”执行困难、惩罚措施有而不用、监管执行不力、保而不侦现象犹存等六大方面的问题。对此,公安机关应从明确取保候审标准、明确保证方式适用标准、监管措施落实到位、聚合资源形成合力、放大威慑效应五个层面提出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5.
纵观“食品安全”事件,“食品作坊”是当之无愧的重灾区.毒豆芽、毒豆腐、毒鸭血等绝大部分来源于此,“食品作坊”堪称食安监管中最薄弱的环节.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生产厂家,群众生活确实又离不开“食品作坊”,法律对此监管缺乏有力支撑,长期以来,“食品作坊”处于放任状态.媒体报道的8个部门管不了一个“毒豆芽”,就是最佳证明.  相似文献   

6.
<正>济政发[2014]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食安济南"品牌引领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食安济南"品牌引领行动方案为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打造"食安济南"放心品牌,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4]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2,(9):9-9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履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作,我省食品安全监管总体上保持健康向好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我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对整体监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监管体制上下不对口。机构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市州县一级有的由卫生部门综合协调.有的由食品药品监督局综合协调,未执行统一的监管体制,增加了上下沟通协调的难度。2、监管部门法定职责不明确,监管空白与重叠并存。“九龙治水、分段监管”导致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有利争着抢、无利没人管。3、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监管力量奇缺。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但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有些地方政府还未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较少.与点多面广的食品安全协调工作不相适应,制约了综合监管的开展。4、食品安全监管激励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少数地方由于片面追求政绩考核指标等原因.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管中避重就轻,怕暴露问题.食品企业违法成本低,敢于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3,(11):12-13
食品安全长期以来“多头管理”现象将告终结,目前上海已新组建了食药监局,今后上海食品从生产、流通到餐饮环节都将由新食药监局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前.部队政工阿建设有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功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好.这其中有总体规划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原因.但与建网前没有做好规划.建设中没有搞好监督,建设完成没有审核验收.整个建设过程中监管缺位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建设过程中缺乏专家队伍监管和制约.无法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决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邓伟志在政协会议上疾呼:要像控制物价那样控制犯罪率安全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和重要指标。通常讲:“民以食为天”。其实。民同时也以“安”为“地”。“安”比“食”更重要。在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食是次要的.即使是在饿得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如遇险情,人也只...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6)
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老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如何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作出了新的探索。他们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不断创新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以网格化监管构筑多重安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最近在研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时明确提出,相关部门要"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如确实涉及监管环节职责不清的,由食药监部门兜底,杜绝监管空隙。据悉,上海市制定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18个部门参与的食品安  相似文献   

13.
正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以前,质监管生产,工商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关餐饮环节,食品药品监管往往是"九龙治水",集中发力困难。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积极整合监管职能,着力实现无缝监管。  相似文献   

14.
<正>鲁政发[2014]9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5.
蒙琳 《今日海南》2010,(4):43-43
当言道,民以食为天。在当今时代,还应当加一句,食以“安”为先。除了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安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源增加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的广泛使用,导致农产品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越来越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让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越来越不放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鲁政办字〔2023〕6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6月13日“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化“食安山东”建设,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制订本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7)
<正>摘编自8月25日台湾《中央日报》台湾《中华日报》8月25日社论指出,台湾毒鸡蛋食品安全案越滚越大,至昨天为止,验出毒蛋的养鸡场已由彰化县、南投县,扩大到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不合格件数也由5件增加到15件。再度凸显蔡当局的"食安五环"完全破功,老百姓每天都要冒着风险进食。而蔡当局的食安支票一再跳票,更让升斗小民无法信任!含芬普尼的毒鸡蛋从荷兰、比利时到韩国、香港,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保持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食品产业量大面广,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故意生产加工伪劣食品,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存在着监管漏洞。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城市问题令人烦恼。人口、技术、服务不断集中到城市,城市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交通、就业、医疗、教畜、养老、食安,包容性友善环境、人性化管理等等,诸多问题得一一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大月刊》2009,(5):40-40
市人大代表朱志荣: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且低利润的行业。受行业特点所限制,物业管理难成了近年来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竞为何难、难在哪?这有体制上的原因.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政府监管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