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费用担保制度已得到众多仲裁机构、仲裁地法的支持。费用担保令的作出受到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律、仲裁机构规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仲裁庭发布费用担保令将给仲裁申请人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导致申请人无法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另一方面,不发布费用担保决定又可能将被申请人置于胜诉后无法弥补其所巨额花费的危险境地。因此,实践中颁布费用担保令的标准相当严格:仲裁庭应当综合考虑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被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仲裁程序的紧迫性等因素作出判断,以保证仲裁程序的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2.
在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过程中,被申请人缺席是十分常见的,原因主要有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或逃避执行、申请人一方虚假仲裁以及双方仲裁欺诈等.同时被申请人缺席执行程序可能导致案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受损,但立法并未纳入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事由.基于司法审查价值、仲裁自治性、诚实信用原则等考量因素,并进行各种规制路径分析,立法应予规定被申请人缺席情形之下损害第三人的,法院应当依职权裁定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3.
肖璐 《长江论坛》2018,(2):59-64
当事人借助第三方的资助进行商事仲裁活动,是商事仲裁发展的新趋势。为在我国建立起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以及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第三方资助的相关情况后,从现有仲裁规则中的仲裁员披露义务谈起,先后分析了新近规则中出现的被资助人的披露义务和对第三方资助者的规制。同时以香港《2016年仲裁及调解法例(第三方资助)(修订)条例》和中国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制定的《第三方资助仲裁指引》为基础,着重从仲裁意识、法律规定、披露义务的承担和披露程度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内地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周立胜 《求索》2010,(6):152-154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可能因国际商事合同利益的继受、义务的承担、第三方受益而对非签约方第三人产生法律效力,也可因适用禁反言原则、刺破公司的面纱理论而对非签约方第三人产生法律效力,还可因合并仲裁而对非签约方第三人产生法律效力。在决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对第三人的效力时,还应考虑"管辖权自决"原则、准据法及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因素。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事》2006,(8):46-46
一、案由 申请人王某与被申请人辞退纠纷一案,申请人因不服被单位辞退,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争议焦点 申请人王某诉称:申请人自2000年4月进入被申请人医院财务部门工作,历任主办会计、财务科长、计划财务处长。在工作上,申请人一直全力协助各任分管领导,默默无闻地工作。2005年9月19日,被申请人的副院长张某以申请人工作中曾出现的失误为由训斥申请人,同时被申请人在没有经过任何组织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事》2009,(3):44-45
一、案由 申请人唐某,男,31岁,原某医院医生,因不服被申请人某医院单方解除聘用合同,于2007年12月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柯柯 《前沿》2006,(8):141-143
临时仲裁是仲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决经济纠纷中起着重要作用。临时仲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行的,而我国却缺乏相关制度,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所以本文拟从必要性、理论可行性和具体实践三方面对建立我国临时仲裁制度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事》2009,(2):43-43
申请人赵某,男,43岁,原某大学保卫处职工,被申请人某大学。申请人请求:1、撤销被申请人2006年对申请人作出的辞退决定。2、恢复申请人公职,妥善安排工作。3、补发申请人2005年3月被非法停止工作至今的工资,并付精神补偿费3万元。4、全额报销申请人因公致伤的住院费和医疗费1104.50元。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申请人向某,湖北省秭归县某局所属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干部。因不服被申请人———秭归县某局辞退决定,向秭归县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人称:被申请人———秭归县某局作出的辞退决定不符合法定程序,本人是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干部,辞退应由联社作出;辞退文件所引用法律不当,本人参与的偷税案发后,已补交全部税款,应属教育有效者,并积极举报他人;出售劳动服务公司所属房屋是为了偿还公司外债;注销轻纺供销经理部也因为该企业是“三无”企业,根据县工商局要求依法注销,不属个人行为。被申请人称:县城镇集体工…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6,(9):46-46
一、争议的事实 申请人于某,某站工作人员,因与同事吴某在单位发生争吵并引发打架斗殴,导致吴某受伤。被申请人某站执行了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某的口头处理决定,并以口头方式通知了申请人,从2002年1月起暂停工作,停发奖金及福利,工资正常发放,等待司法机关对申请人与吴某的事件有结论后,再作进一步处理:2002年起,申请人多次要求被申请人安排原岗位丁作及发放欠发的奖金、福利及按规定晋升工资,但一直没有结果。申请人因此向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1.
赵宝华 《前沿》2010,(7):83-86
在世界非诉讼解纷机制日益发展的情形下,在我国法院面对日益增长的诉讼案件不堪重负的情形下,我国的仲裁解纷机制却需要加强其发展。本文根据国际上公认的仲裁解纷机制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仲裁机制的若干建议。第一,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第二,扩大仲裁范围;第三,强化仲裁机构的民间性;第四,加强仲裁裁决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地给仲裁提供舆论支持,也是仲裁事业稳步发展的必要之途。  相似文献   

12.
顾微微  徐慎莉 《前沿》2006,(11):162-166
仲裁地点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于仲裁裁决效力的影响就是比较突出明显的一方面,因为在目前的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和实践中,仲裁地点在确认仲裁裁决的国籍这一问题上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在国内方面也涉及到仲裁裁决属于何地的裁决,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对外国仲裁裁决和本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即对仲裁裁决的效力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一、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所提及的仲裁法庭,应由按下述方式指派的三名仲裁员组成:(一)提起仲裁程序的一方应将一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则应在收到通知之后40天内将第二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提起仲裁程序一方。在指派第二名仲裁员后60天内,当事方应指派第三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不应是任何当事方的国民,也不应与前两名仲裁员的任何一位同国籍。仲裁法庭将由第三名仲裁员主持。(二)如果未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指派第二名仲裁员,或者当事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第三名仲裁员的指派达成协议,该仲裁员可以应任何一方的要求,由常设仲裁法庭秘书长从不具有公约缔约国国籍的、具有国际名望的人员中选派。  相似文献   

14.
王学峰 《中国发展》2006,6(4):60-63
网上仲裁是传统仲裁形式的革新,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网上仲裁通过网络进行,涉及到电子签名、电子证据、仲裁形式要件、仲裁程序等问题。国内外开始重视对网上仲裁形式的立法。本文对网上仲裁的相关问题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15.
囿于税收法定主义以及税法财政目的之压力,诸多国家对于税务仲裁解决税务争议仍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税务仲裁并不独立的法律地位,瑕疵税务仲裁协议在税务争议中的制度土壤以及税务仲裁对仲裁庭的完美追求等因素更使税务仲裁解决税务争议步履维艰。但现代行政法平衡论的引入,与仲裁的契约本质不断吻合,纳税人权利勃兴进一步加剧了此种融合,使税务仲裁的推广不再有理论障碍。美国利用税务仲裁解决税务争议的成功税务实践,为税务法院第124号条例所证明。也同时预示着税务仲裁的春天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与北京相继发布支持境外仲裁机构在自贸区开展仲裁业务的工作方案,但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面临着仲裁协议无效、仲裁裁决执行适用规则不明的隐患。上海与广州两市中院于2020年分别作出大成株式会社案与布兰特伍德案裁定对上述规则缺陷予以澄清,为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提供司法支持。实践先行,立法跟进,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则的修订刻不容缓。应考虑摆脱"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决定性影响,并在裁决国籍认定上以"仲裁地标准"替代"仲裁机构标准",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  相似文献   

17.
范铭超 《求索》2008,(6):139-141
《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致力于建立一个外国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多边法律制度,1958年至今对推动国际仲裁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约在外国仲裁裁决标准、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申请人证明责任、拒绝承认执行的理由方面存在争议。公约并不试图以统一实体法的方式全面消除这些差异,只是将这些争议留待以后的实践解决。公约作为世界上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条约之一,其构建的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多边法律体系无疑已经证明了公约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得以启动的前提。在商事实践中,由于合同当事方缺乏仲裁知识且对仲裁协议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签订的仲裁协议(条款)往往由于内容不够完善而成为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商事仲裁中瑕疵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首先对瑕疵仲裁协议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合同效力角度探析瑕疵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最后对瑕疵仲裁协议进行分类,并依据我国仲裁法认定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惩罚性赔偿可否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我国尚无明确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国际社会对此也持谨慎态度。美国相关案例对此做出了肯定性判决,这对国际商事仲裁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从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的法律适用以及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方面,深入分析惩罚性赔偿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使用所遭遇的障碍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对于完善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背景下的我国仲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内容中,涉及到有关“仲裁”的问题。因而了解“仲裁”,不论是对于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对于增加我们的法律知识都是有帮助的。一、仲裁的概念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法。因而可以这样理解,仲裁就是双方发生争议,请第三方来进行公断。二、仲裁的特点1.自愿性。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是否提交仲裁,交与谁仲裁,仲裁庭的组成人员如何产生,仲裁适用何种程序规则,都是在当事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