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海南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希望海南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这明确了中央对海南经济特区的新要求和新形势下肩负的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抢抓机遇,努力推动海南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结合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在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特区的使命在开放,  相似文献   

2.
包亚宁 《新东方》2007,(12):20-2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央赋予特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对特区的热切期盼。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如何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做出明确的回答。大自然眷顾海南,赋予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中央支持海南,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多方面的帮助。在海南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海南建省办特区近20年的艰苦奋斗,海南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当我们在总结成绩的时候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  相似文献   

3.
王建国 《新东方》2008,(4):33-35
当全国人民在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海南应该怎么样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海南要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在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新的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根本的出路在于“特”。这不仅是因为海南目前还比较落后,需要有特别的精神、特别的办法去谋求发展,更是因为海南是经济特区,需要有特区的意识、特区的理性、特区的方略去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宁清同 《新东方》2016,(4):41-47
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其发展战略从片面追求政策优惠、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到"一省两地",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最终确立为生态立省,却又忽略了特区的独特优势。生态特区集特区与生态省于一体,是海南探索战略定位的逻辑结论。生态特区是因应国家五位一体战略的最佳选择,是特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先行先试功能的必要方式,是完善和升华生态立省战略的应然模式,是国际旅游岛的基本保障和缓解现有环境资源压力的治本之策。经济特区实践和生态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区立法权准备了强有力的法治工具,建设生态特区符合国家领导人关于海南发展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海南在经济特区建设中逐渐孕育和锤炼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风貌,是展示特区人品格、凝聚特区人力量、激励特区人奋进的精神财富。在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在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新征程中,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奋力书写海南特区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吕长江 《今日海南》2008,(10):38-39
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要求经济特区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经济特区要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关键在于加快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干部队伍,特区干部首先必须成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6月下旬考察广东时,就经济特区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江总书记的讲话,内涵极为丰富,对于指导海南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继续发挥海南现有的优势和增创新的优势.促使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成为全国各地的共同行动,原来在特区实行的某些优惠政策措施逐步向全国推行,并且普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后…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后,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句"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伟大断言,催生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历史从1988年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要走的是前人未走过的路,要做的是前人未做过的事,其艰难险阻,在所难免。近30年来,海南经济特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勇当改革探路先锋,留下一连串敢闯敢试的足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经济特区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政策优势的"特"将逐步淡化乃至消失,特区立法权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显然,这是对经济特区的一种狭隘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求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显然,经济特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使命被党和国家寄予了更大厚望,  相似文献   

10.
乔宏伟 《今日海南》2008,(12):39-39
胡锦涛同志今年4月在我省考察时强调指出,海南经济特区要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经济特区的干部,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和突出品格。这对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行政文化指明了方向。以省第五次党代会为新起点,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海南未来发展明确思路,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重在强化政府的执行文化,提高干部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王和平 《新东方》2009,(1):11-14
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海南虽地处南方边陲,同样历经了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从1988年建省办全国最大经济特区至今,走过了20年的特区发展历程,这是关乎海南发展的关键20年。  相似文献   

12.
1997年4月28日,海南省哲学学会在海南省委党校举行“海南如何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小型理论研讨会,到会理事就这一中心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海南特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第一标志,没有对外开放就无所谓经济特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是海南经济特区的显著特点,又是海南再创新和再发展的支撑点,开放把海南推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自建省办大特区以来,海南全省工农业生产待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55.88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38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8,(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认真归纳、总结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沧桑巨变的主要经验,对于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意义重大。而立之年的海南,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努力使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也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海南继续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办好海南经济特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海南进一步深化开放改革、办好经济特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不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而且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是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特区精神。关于特区精神,每个经济特区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提炼。最早创立的深圳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这其中,如何用好海南经济特区的特别立法权,是做好"特"字文章和"活力"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授予海南经济特区特别立法权。中央授予海南的特别立法权,是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权力,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这使得海南在体制与机制创新上有很大的空间与自主性,在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上,更能在法律层面上宏观把握和具体规范。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年以来,海南对自己所享有的特别立法权的发挥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其中自然有诸多原因,但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准确认识特区立法?如何把握和运用好特别立法权?为此,我们邀请海南省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刘登山同志撰写系列文章,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天意 《新东方》2007,(12):74-75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首位,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特别强调科技进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海南是个年轻的特区省份,海南各方面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特区。  相似文献   

18.
<正>大特区精神是海南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弘扬大特区精神,加快海南改革发展,是开展大研讨大行动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圳,当年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全球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靠的正是包含改革开放创新特质的特区精神。在临近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关键时期,重新认识、弘扬大特区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的事业,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经济特区担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路先锋的重任,开创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走过的是先辈不曾经历的创新开拓之路。摸着石头过河,杀开一条血路,背后都有一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为动力。海南经济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寄托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殷切厚望,几代中央领导都反复要求海南解放思  相似文献   

20.
开栏的话     
《新东方》2009,(7)
海南——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海南的椰风海韵、潮起潮落,世人瞩目。《新东方》立足海南大特区,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尤为关注脚下这块独具魅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