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年来,发表出版的有关皖南事变的著述不少,可谓硕果累累。关于国民党蓄意围歼新四军始末,多是主要围绕国民党正规军,如第二十五军的第五十二师、一〇八师、四十师,第五十军的第四十四师、一四五师,以及第七十九师、六十二师、新七师等的行径展开的。关于当时安徽省尤其是皖南国民党"党政方面配合军事积极工作","地方武力切实严密查拿,断然处置"等等大量党政系统、地方武装与国民党顽军"不遗余力"地"协剿",则述之较少。2010年8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茂林悲歌——皖  相似文献   

2.
正在辽沈战役中,东北解放军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唯独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下辖第二、第二十五两个师)利用解放军全力围歼廖耀湘"西进兵团"之际,乘隙从辽阳直扑营口,并借道营口,乘船逃离东北战场,成为辽沈战役战场上的漏网之鱼。因为这一失误,"东总"被毛泽东严厉批评:"你们事先完全不估计到敌人以营口为退路之一,在我们数电指出之后,又根据五十二军西进的不确实消息,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五十二军部队于(10月)24日占领营口,是一个不小的失着。"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第一个伟大胜利。胜利是辉煌  相似文献   

3.
正杜聿明十万大军攻南满1946年10月中旬,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的杜聿明,为了扭转在东北战场上点多线长、兵力不足的窘境,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即首先进攻我南满解放区,击破南满民主联军主力,解除其北进的后顾之忧,尔后转兵北越松花江,进攻北满解放区,实现其最后占领整个东北的战略目的。随后,杜聿明再次撕毁东北停战协议,纠集第五十二军全部、新六军全部、第七十一军九十一师、新一军新三十师以及第六十军一八四师,共约10万余人,依托中长铁路,分兵三路向南满之安东、通化地区蜂拥而来。  相似文献   

4.
红军活捉张辉瓒后,国共两党派代表拟前往江西吉安谈判。当中共代表路经南昌时,获知张辉瓒被斩首处决,遂星夜逃离南昌,几经辗转周折,返回上海,谈判告吹。 那是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五十二旅、五十三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龙冈,被4万红军悉数全歼,“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在万功山土坑里被红军打扫战场时活捉。毛泽东、朱德在龙冈街审问张辉瓒时,张辉瓒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当时朱、毛主张把张放到即将开办的红军大学训育系当军事课教员,并说服红军中某些人,认为张辉瓒  相似文献   

5.
正何涤宙,原名何兆昌,浙江临海人。何涤宙17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曾参加东征,后回校任第四期区队长。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军开展了对苏区红军的"围剿"。何在江西第四次"围剿"战事中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工兵营营长。换言之,他是"剿共"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土木专家"。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虽然毛泽东被中共"左"倾领导所排斥,但战事在朱德和周恩来等人领导之下,在一些战场上仍  相似文献   

6.
崔奇 《党的文献》2005,(4):91-94
1946年秋,我军在南满的根据地面临的战争形势,异常严峻.国民党于10月初撕毁"停战令",在东北重新燃起战火.他们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吃掉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全力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北满根据地.当时,我南满部队(辽东军区)只有两个纵队及两个独立师,兵力不足4万人.国民党军以8个师约10万兵力向南满根据地进攻.我军在撤出安东(现名丹东)等县城后,曾于新开岭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十二军的二十五师8000余人.然而,在双方力量悬殊的形势下,国民党军继续攻占通化等地,向长白山推进.到11月下旬,南满根据地仅剩下临江、长白、抚松、濛江(现名靖宇)4县,人口只有22万,地形狭窄,供应困难,形势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九千余人匪军向闽赣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闽赣革命根据地先后失掉了建宁、泰宁、资溪等地,只剩下宁化、清流、彭湃(安远)等几块小地方。十二月,国民党反派“清剿”步步深入,清流又失守,驻在宁化的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以及省军区被迫撤离。为了加强部队政治工作,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组成省委工作团编进省军  相似文献   

8.
廖光凤 《世纪风采》2009,(11):42-44
国民党一一0师前身是国民党第八绥靖区暂编第一纵队,暂一纵队1948年春在安徽寿县组建成立,1949年元月,南撤至安徽芜湖,经短期整顿,缩编为暂编第一师,同年3月在浙江临安改编为国民党八十五军一一0师。该师辖三三0、三二九、三二八3个步兵团和1个师直属团。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秋,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精心策划了经蒋介石批准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略,妄图先集中优势兵力击溃南满共军主力,将我党领导的南满根椐地"一鼓荡平"待解除后顾之忧后再倾力北上。胡奇才锁定国民党军王牌军"千里驹师"10月19日,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从沈阳地区出动8个师十几万兵力,分3路进军,其中由敌52军的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组成的中路,沿安奉线(今丹沈线),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六军团西征,于湘鄂川黔边板桥地区遭敌围截,一场恶战,我后卫十八师五十二团严重受挫,军直机关干部、战士奋力突围……在这支队伍里,一位面孔清  相似文献   

11.
张明金 《党史博览》2002,(10):53-56
1945年7月18日,国民党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官兵,在副师长刘威诚的率领下于洛宁举行起义,开创了解放战争前夜国民党军大部队首举义旗的先河。随后,该军第五十五师和第一七七师官兵在孔从周等人的率领下又在巩县起义,这对于巩固和扩大中原解放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为了抢夺胜利果实,沿津浦铁路向北进犯山东解放区。在鲁南地区的山东军区第8师,奉命在津浦路阻止国民党军北上。  相似文献   

13.
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抗日义勇宣传队是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东北军一一一师不是国民党嫡系军队,它亡省亡家最早,与日本侵略者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它参加西安事变,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联共抗日”的八大主张,曾与红军、十七路军结成  相似文献   

14.
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18师52旅、53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龙冈,被4万红军悉数歼灭,“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在万功山土坑里被打扫战场的红军活捉。毛泽东、朱德在龙冈街审问张辉瓒时,张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弹赎命。当时,朱、毛主张把张  相似文献   

15.
许述  张冬梅 《党史纵览》2006,(11):40-43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包括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的1个团在内(以下省略"整编"二字)的国民党军3.2万人,使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40天内不敢发动进攻,开创了华野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割歼其进攻主力的先河,可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堪称粟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苗生 《党史纵览》2001,(2):18-20
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在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人中,有一位曾经佩戴过国民党军中将军衔的将领,他就是陈明仁。 陈明仁,湖南醴陵人,号子良。他早年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一、第二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师五十六团团长,第八十师少将副师  相似文献   

17.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为了保证我军主力夺取锦州,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等部在塔山这个锦西的小山村顽强阻击国民党军11个师10万余人的进攻,历时六天六夜,歼敌6000余人,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10月10日 10月10日拂晓,国民党军暂编第六十二师、第八师、第一五一师、第一五七师等4个师一起向东起打渔山岛、西至白台山的塔山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党史博览》2006,(6):47-51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前身为七十四军,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1946年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它是国民党“王牌军”中最耀眼的一颗战场“明星”。它有一系列的美称:“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军中最高奖励——“飞虎旗”。它经历过一系列的恶仗、硬仗、险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它产生了众多的名将: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俞济时、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师长张灵甫……遗憾的是,它最终被蒋介石推向了内战战场。此后,它便不再辉煌,溃不成军,最后兵败孟良崮。  相似文献   

19.
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他早年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共产党员;他曾经在国民党军内有"身穿黄马褂(黄埔军校)、头戴绿头巾(陆军大学)、‘土木系'(国民党军11师和18军)半个成员、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等诸多的护身符,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军第十师与红十二师在冯寿二地区展开激烈搏杀 王劲修,字健飞.1903年4月17日出生,湖南长沙高桥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委员,福建省保安旅旅长。1929年10月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初调到卫立煌指挥的第十四军十师任副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