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抵押贷款关系的愈采愈频繁,申请办理抵押贷款合同公证的也越来越多。此项公证已成为许多公证处的一项支柱业务。认真分析和研究抵押贷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合同各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对于搞好抵押贷款合同公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公证,可以更好地保障金融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当事人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确保其抵押贷款合同的顺利履行。 抵押贷款是借款人或第三人以其拥有的财产作为偿还银行贷款的担保而进行的贷款行为,如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银行有权通过拍卖或转让该财产来收回欠款。抵押关系中,提供财产的债务人或第  相似文献   

2.
规范房地产管理应实行必须公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萌 《求实》2000,(8):29-30
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法律的规定 ,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按照自愿与法定相结合的原则 ,公证分为自愿公证与必须公证两种。对于一般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 ,是否公证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决定的 ,为自愿公证。而一些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关系重大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文书必须经过公证 ,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为必须公证。必须公证主要是为了切实保障社会公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而作的特别规定 ,在整个公证业务范围中占着较小的比例 ,但在房地产市场方面 ,关于必须公证事…  相似文献   

3.
咨询信箱     
何谓公正? 公证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公证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权利和合法利益。”第三条规定:“公证处应当通过公证活动,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哪些事可以办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规定,公证处的业务范围如下: 1、证明合同(契…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它既涉及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也涉及到司法行政系统依法管理的公证机构。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社会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是一种非诉讼法律证明制度。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公证机构除了审查公证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外,还要依法向当事人告知该公证事项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意义以及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正确引导当事人知法、守法、用法。良好的公证制度能够进一步体现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西方有一句  相似文献   

5.
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一起案件 :甲公司书面授权其采购员乙赴丙公司代理其购买“羽绒制品” ,并且在向乙发放授权委托书时 ,其法定代表人向乙口头交代“不要购买羽绒被”。丙公司在审查了乙的授权委托书后 ,按照乙的要求 ,签订了包括“1 0 0条羽绒被”在内的总计 1 0万元人民币的羽绒制品购销合同。此后 ,丙公司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品种、数量等全面、正确地向甲公司发货 ,而甲公司却拒绝受领乙“超越代理权”购买的1 0 0条羽绒被 ,拒付该 1 0 0条羽绒被的货款。丙公司认为乙向其出示的授权委托书表明乙具有购买“1 0 0条羽绒被”…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71-71
卫生部近日颁布了《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 规范提出供血浆者的选择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执行。在接待初次申请供血浆者时,必须要求出示申请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并提交近期照片。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4)
正公安部在其官方微博列出若干项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并提示应到哪里去办理,需要开具类似证明的公民要记住以下这些事在派出所无法证明:档案姓名同音不同字因非公安机关原因将姓名填写错误,如银行存单、保险单、学校、单位档案中姓名同音不同字,需要证明是同一个人的。解释:造成错误的责任主体不是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知情。公民应到公证机关去做公证。身份证丢失开身份证明身份证丢失或损坏,要乘机、取款、报名、考试等需出具身份证明的。解释:身份证丢失或损坏,可到市(县、区)局身份证办证中心补办,同时可办理临时身  相似文献   

8.
<正>西班牙"欧浪网"近日称,西班牙最近出台多条法律,其中一条针对外国移民。该法规定:在西班牙合法居留的外国移民外出时,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护照原件,否则将被处以100欧元至600欧元罚款。该法出台后,有人提出质疑:政府颁发的身份证原件完全可以证明持有者的合法身份,为何还要同时携带护照原件?这条规定显然有对外国人提出特殊要求的嫌疑。法律界人士提醒:如遇查证被罚款,当事人应让警察写  相似文献   

9.
原告孙某于1983年享有其养母刘某(已故)留下两间私房的产权。1989年2月27日,孙某在其住所地办理了继承该房的公证书,但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公证书上标明该房的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同年3月21日,孙某又在此公证处办理了将该房赠与被告王某的公证书,公证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6月29日,被告到房屋所在地的房产部门申请  相似文献   

10.
博采月报     
正政策法规全国大中城市7月起启动身份证异地受理从7月1日开始,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将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实现居民身份证的异地换证、补证。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在异地办理身份证的换证、补证时,身份证异地受理的制发证周期以及收费和户籍地的受理相同,依然是从公民提交申请之日起60天之内;在  相似文献   

11.
犤案例简介犦原告甲塑料厂与被告乙鞋业公司货款纠纷一案,经由某区人民法院审理,做出如下判决:由被告支付原告货款35万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因被执行人乙鞋业公司没有履行能力,无法清偿债务,申请人甲塑料厂遂向法院申请执行乙鞋业公司对第三人丙棉麻公司的到期债权43万元。申请人申请执行第三人的主要证据是加盖了乙鞋业公司与丙棉麻公司公章的一份付款委托书。该委托书证明丙棉麻公司应付乙鞋业公司出口退税款23万元。法院执行人员在找丙棉麻公司负责人对付款委托书进行核实时,该负责人立即提出他们公司根本未收到付…  相似文献   

12.
一、概念与构成条件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不可抗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水灾、旱灾、海啸、地震、飓风;社会条件包括战争、暴动、罢工、政府禁令、政府征收等。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1.该事故必须是在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如果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就知道或应当知道意外事故的存在,这种意外事故不能作为不可抗力而免责;2.事故是双方订立合同时,双方不能预见的;3.事故不是任何一方的疏忽或过失引起的,即双方对意外事故均没有  相似文献   

13.
法之 《支部生活》2007,(3):44-45
仲裁,又称为“公断”,指的是纠纷出现以后,双方当事人自愿地把它交给共同所依赖的第三人(仲裁机构)来作出裁决,一裁终局,双方当事人不得对裁决持有异议,并且必须自觉地执行裁决,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这么一种解决争议的办法。仲裁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自愿。所有的当事人都必须自愿把争议解决权交给仲裁机构,只要当事人的任何一方不同意去仲裁,仲裁机构就不得对争议进行裁决。同时,当事人还可以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约定仲裁程序等,这是仲裁同到法院起诉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4.
韦雷 《求实》2003,(Z2)
一、引言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已成立 ,但因欠缺有效条件 ,其效力能否发生 ,尚未确定 ,一般有权人的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关当事人自身瑕疵所致 ,因而此类合同本身也有瑕疵 ,但此种瑕疵并非不可治愈 ,治愈的方法就是权利人的承认。承认是权利人表示同意无缔约能力人、无代理权人、无处分权人与他人订立有关合同 ,是单方法律行为 ,无须相对人同意即能发生法律效力。承认的方式可以为 :在合同订立时以明示方式 (口头或书面 )作出 ,也可根据推定方式 (作为或不作为 )作出 ;但在合同订立后 ,只能以明示方式和作为的推定方…  相似文献   

15.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调解协议书?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是劳动争议双方达成调解的书面证明,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书。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经调解员名为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劳动者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代  相似文献   

16.
龚亮 《理论与当代》2004,(11):27-28
在合同法律制度中,合同作为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在本质上是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的合意。意思表示是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合同的成立,是指基于当事人的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由“要约—承诺”或者“要约—反要约—承诺”的步骤构成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合意”一词,合意一词源于罗马法,按拉丁文的原意,它是指合同当事人内心意思的一致。因此合同的成立应当以各方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的一致为准。这就要求意思表…  相似文献   

17.
一、合同解释规则的概念及其意义审判组织确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用语句的含义 ,从而依法确定其法律效力以明确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过程就是合同解释。广义的合同解释包括确定合同是否成立、确定合同的性质、补充合同隐含条款、明确合同条款含义等 ;狭义的合同解释仅指明确合同条款含义[1] (P2 9) 。英国法官丹宁勋爵说 :“在法律的日常实践中 ,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文件的解释”[2 ] (P3 1) 。此谓文件的解释 ,表现在合同实践中即包括对合同的解释。因此 ,对合同内容不明确而加以确定的合同解释是合同法理论与实践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合…  相似文献   

18.
一、仲裁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根据仲裁的定义,其构成应具备以下要素:(1)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2)解决争议的第三人是当事人选择的;(3)非司法机构的第三人为解决争议作出的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仲裁是一种重要的非司法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除民商事领域外,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方面,如我国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本文所述的仲裁,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解决财产权益纠纷的民商事仲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招聘、录用、选任人员等人事管理需要的,有关单位提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检察机关应该受理。据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不设门槛,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并提交查询申请的,都可以申请查询。为了保证查询的正当性,规定分别针对查询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情形和查询本公司、企业、本人的情形,详细列明  相似文献   

20.
通常意义上的格式合同往往是指行业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便于合同管理、方便双方当事人的合同订立,而将有关合同的条款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格式化、规范化整理,从而形成的一种标准合同文本形式.最常见的格式合同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印制的购销合同(农副产品、工矿产品)、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租赁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贷款合同、科技合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