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自罗马法以来就已经形成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者违反了约定义务,侵权责任的承担者违反了法定义务;违约行为所侵害的是相对权,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是绝对权;前者当事人事先存在合同关系;后者当事人之间的损害赔偿关系自侵权行为实施时发生;违约损害赔偿仅限于财产损失,侵权损害赔偿可包括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身伤害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之我见郭乾坤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民事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拓宽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权的法律保护范围,使民事案件的类型、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案件较为突出,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益,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维护法人的信誉,不仅是审判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点,也是法学理论研究十分重视的课题和立法中急须完善的内容。本文中作者试论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侵害名誉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依据,以求教于法学界专家、学者和同行。一、名…  相似文献   

4.
行政侵权行为是一种职务侵权行为。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侵权理论中,侵权行为与民事侵权行为是不加区分的,侵权行为即民事侵权行为。我们这里说的诉讼侵权行为在传统的侵权行为中实际上是民事侵权行为中特殊的侵权行为之一部。那么,什么是诉讼侵权行为呢?我认为,诉讼侵权行为是司法机关(检察、审判机关等)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民事、经济和行政诉讼过程中,故意或过失地违背法律或有关规定执行职务,从而侵犯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致使公民或法人应有之各项权利的行使受妨碍或财产利益遭损害的行为。诉讼侵权行为具备作为一种侵权行为所应有的构成要件,同时又具备其他侵权行为所没有的构成要件,并以此为特征将其与其他侵权行为(如民事侵权行为、行政侵权行为等)区别开来。由以下几点,我们可以看到诉讼侵权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6.
《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三节规定了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概念 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应承担的财产责任或其他责任。 这里所说的侵权行为是指公民、法人侵害他人财产权、人身权的民事违法行为。侵害他人财产权、人身权的人叫侵害人;财产权、人身权受到侵害的人叫受害人。  相似文献   

7.
宪法规定,法律主体(公民、法人等)享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作为基本法律的刑法和民法都致力于保护法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所以,侵权行为,将会引起刑事、民事法律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评价——民事侵权责任、刑事侵权责任.既然针对同一客体的侵害存在着或然的双种或双重评价,那么,针对两种评价之关系的思考,无论是在理论上区分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还是在现实上正确地适用法律,都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民事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公民、法人)实施侵权行为而承担民事法律后果.刑事侵权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公民、法人)实施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职务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9.
试论贞操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强 《法律科学》2002,(5):60-68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容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0.
所谓新闻侵权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新闻媒介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但实际上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侵权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即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广义的新闻侵权行为除民事违法行为外,还  相似文献   

11.
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人与自然人一样 ,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即从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角度来看 ,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于对法人的一切人格权的侵害和部分身份权的侵害 ;从损害利益的角度来看 ,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应该是精神利益的赔偿  相似文献   

12.
一、民事裁判先于刑事判决的可能性论述在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中,财产既指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又指物权、知识产权、债权和债务。人身关系则是与人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1]同时,我国刑法所调整的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  相似文献   

13.
我们探讨侵权行为,往往局限在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行政机关与公民或法人之间。享有独立审判权的法院的判决行为,会不会侵害当事人的权利却很少探讨。由于判决也是一种行为的实施,它只要涉及公民的权利问题,就可能出现对公民权利的侵害问题。本文仅就一个实际发生的离婚判决对公民所有权的侵害谈谈个人之浅见。先举一案例:某女甲与某男动要求离婚诉讼至法院。甲、乙在夫妻共同生活的1987年购置房产两间,价款1300o元。1991年7月该案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形成终审判决,判决甲、乙离婚,判定房产归乙所有,由己退给甲房价…  相似文献   

14.
仲裁与执行工作关系初探贾葆臻,刘岩《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平等主体的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纠纷往往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但仲裁机构对其作出的仲裁裁决没有强制执行权。因此仲裁法明文规定,仲裁过程中采用诉讼保全措施或执行仲裁裁决需直接由...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以后,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的一项与人格密不可分的精神方面的基本权利,已在现代侵权行为法中独立形成。我国民法通则正式确立了保护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至今,法学界对公民精神损害说似无异议,唯持“法人无精神损害可言”者,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6,(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笔者就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的概念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就是指具有财产内容或者经济利益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公民和法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家机关侵权行为在(西方国家亦称为国家侵权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不法侵害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国家机关侵权行为同民事侵权行为有密切的关联.民事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行为.有关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构成了民法的一个重要部分——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法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在西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人大对检察机关刑事损害赔偿的监督陈贵程,东野长海一、人大对检察机关国家赔偿责任构成的监督国家赔偿责任,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因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人大在对检察机关赔偿...  相似文献   

19.
一、司法机关的侵权行为所谓司法机关的侵权行为是指一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司法权力的过程中,不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据此,对司法机关的侵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司法机关侵权行为的侵权人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及国家安全机关只有在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20.
<正> 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后,国家赔偿法立法紧接着提上了日程.在立法研究和试拟草案的过程中,最棘手和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国家侵权责任的构成. 一般认为,国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1)国家侵权行为;(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遭受损害的事实;(3)国家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就此三项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谈点个人的看法. 国家侵权行为国家侵权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进行一定的行政管理的组织、个人或国家机关委托进行行政管理的组织、个人在行使国家职能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