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启国 《群众》2013,(5):24-25
城镇化的实质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城镇化进程不仅伴随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同时伴随土地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需要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市民需要改革现行的城镇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与核心。  相似文献   

2.
梁季阳 《中国发展》2008,8(4):110-114
该文分析了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如“公权”过度运用,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护等,也析了因为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分化。提出应该严格限制公权的运用,明确土地权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以保证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现行农地征用中存在着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征用补偿不合理、征用程序不公平等问题,因此,确立农民在土地征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范土地征用程序等非常必要。以此才能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扩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处置权既是完善农村现行土地制度理论上的需要,又是实践上的需要。在农民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由30年转变为永久化以后,如何扩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处置权,以及处置权扩展以后,政府如何去规范和引导农民实现这一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别隶属集体和个人。这种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广大农民被人民公社紧紧束缚的双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  相似文献   

6.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土地政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土地政策博弈中,由于地方政府处于信息优势和操作优势地位,使得中央的土地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功能,形成一种管制和征地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着力提供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性政策,包括建立让地权所有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修改土地相关法律等。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 ,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 ,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 ;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8.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制度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整合分散细碎的地权,其实现路径是农民动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基于土地利益整合的农民动员”。从现行土地制度的绩效来看,过于强调个体地权的土地制度,会导至弱化了村集体的动员能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障碍。而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创新性的土地制度改革,能提高村集体的农民动员能力,实现村庄范围的土地利益整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当适当平衡集体土地权力和农民土地权利的关系,通过赋予村集体适当的土地调控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有序流转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应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市场化运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农户分散经营的耕地制度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受到制约、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不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弊端。要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着力实行农村集体经营和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的耕地耕种制度,同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耕地征用以及耕地侵权责任制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钟新 《政策》2002,(7):27-27
户籍改革还会引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分配制度是按户分配。随着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土地必然面临着“二次分配”。事实上,不少农民已经开始转租自己名下的土地。如何将这种行为合法化,最终实现土地的可转让,是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被征农用土地的补偿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经济理论界持久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长期实行的土地补偿政策或做法缺乏基本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其执行的结果总是农民吃亏。现行的土地补偿办法必须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价格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使我们找到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土地补偿金=土地一般收入/利息率。如果考虑土地级差及其所带来的收入差别和农民对土地的投资,那么,土地补偿金=(土地一般收入 土地级差收入)/利息率 (土地资本折旧 土地资本利息)×土地资本剩余折旧时间。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下降和缺乏鼓励农民追加土地投入机制是我国粮食生产自一九八五年跌入低谷后,又两年减产两年徘徊的主要原因。而现行的“三挂钩”和鼓励农民追加土地投入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粮食生产萎缩的局面。作者在分析了这些措施的利弊得失之后,提出了用“财政和消费者共同负担”的分散风险机制,来补偿工业品价格上涨给粮农所造成的利益流失;还提出了采用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投入补偿为特征的“新型土地制度”,鼓励农民追加土地投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应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原则下,走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的发展道路。现行的土地制度已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障碍,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发展: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农民宅基地制度及农民住房财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现;改革征地制度、划拨制度及工业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调整用地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市场决定土地资源配置;实施户籍制度、财税制度、融资机制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改变土地财政的城镇化融资模式;政府回归土地管理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5.
蔡永飞 《北京观察》2003,(10):56-57
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征用农民土地作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因此,如何给农民以补偿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的土地须按照其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从理论上说,这些补偿本来都应该直接补给被征地农民,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土地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在农村基层政权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一法律规定在执行中引发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不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其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外来资金的注入等,已经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应当实行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即充分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形成规模化经营。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配套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自主支配;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彻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人口统一管理;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实施农业领域的经营准入制度,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使土地使用权以“资本”形态运作。  相似文献   

17.
如何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关系到农地产权的实现,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现行法律(特别是《物权法》)均没有解决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问题,造成其主体虚位;农民集体三级所有,村民小组为基础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乡镇、村、村民小组应建立以土地为核心的集体经济组织,由其代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陈晓敏 《理论月刊》2003,(4):135-136
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制度创新,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但是其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规模经营,土地不能正常流转的弊病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怎样从法律上让农民的土地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变的情况下又能有偿流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土地征用新办法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用新办法即将出台,毫无疑问,它将改革现行征地办法的缺陷。土地征用新办法应注意如下问题:要以人为本,限制政府征地权限,明晰公益事业与公共利益内涵,保护耕地与严格控制征地规模,维护农民权益与改革征地补偿方式,推行高效公正的征地程序。  相似文献   

20.
朱刚 《传承》2009,(24):96-97
近年来,征地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征地补偿标准问题是失地农民反应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损失,是调整现行土地使用政策的依据。合理确定代偿标准,统筹运用各种代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