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强化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并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实际,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应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突破产权瓶颈,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流转便利、经营自主的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胆将土地物权所设定的各项权能无条件地交给农民,确立农民对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尽快完成全省480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直接确权给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2.
在农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通过均田的形式体现了农民在村社集体内的成员权和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度安排。在现阶段家庭分散经营格局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远远大于其生产功能。但随着土地福利化倾向增强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型”农村土地制度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副作用。1.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提高土地效率的矛盾,即均田制、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首先,土地分户经营,不利于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农机现代化和良种推行。其次,由于获利空间狭窄,农民…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0,(12):87-87
黄花在《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细碎化经营、产权混乱、管理不规范、违章征用土地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分配制度不完善、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开征农村土地使用税和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是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创新农地金融迫在眉睫。我国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否认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属性的完整性,限制了农地抵押权能的发挥。当时立法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出于该制度不利于保护集体成员权、不利于发挥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利于保护国家耕地的考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民主体身份的多元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被不断弱化,农业规模经营开创了农业经济的新局面。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合乎法理的,也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应明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标的物,以实现物权;重构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束";修改相关法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并建立配套制度,以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长健  徐丽峰 《桂海论丛》2010,25(2):106-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小康生活的实现。由于社会保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农村两大类社会保障因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而保障能力有限。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是积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以此来配合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完善和发挥农村现有的制度性社会保障和非制度性社会保障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方向便是由传统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转变,实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由于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跟不上形势、流转行为不规范及土地流转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必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农户分散经营的耕地制度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受到制约、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不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弊端。要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着力实行农村集体经营和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的耕地耕种制度,同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耕地征用以及耕地侵权责任制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方向.土地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 土地制度集中体现了农村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任何农业社会的制度根基,是农村各项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种种不足,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路径和方向, 提出农村土地所有制在国有化的基础上实现集体托管、 农户承包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模式与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前 《理论月刊》2003,(9):140-142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新型模式是在新时期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模式创新只能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实现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坚持“受者有利,让者有依,合理利用,促进发展”的原则,确保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同时,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存在着:(1)农户传统的心理文化因素;(2)土地经营的比较效益;(3)政府的土地政策;(4)城市化过程风险四个因素的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