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越、老三国交界的云南思茅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乡,有一个静谧优美的小山村--土卡河寨,正好处于李仙江与土卡河汇合成的"金三角"臂弯里,三面环水,并紧邻越南、老挝,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是真正的三国之地.  相似文献   

2.
伊尔库次克州属俄联邦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位于安加拉河、勒拿河和下通古斯卡河上游流域、东西伯利亚南部,面积为76.79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的4.5%)。从伊尔库次克到莫斯科的距离为5042公里。该州人口为279.52万人(占俄人口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33.  相似文献   

3.
"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1953年6月26日,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内务部部长的贝利亚,突然被秘密逮捕,随后被苏联当局指控"反党、反国家罪行"并被枪毙.苏联当局对"贝利亚事件"的正统说法沿用了近半个世纪."贝利亚事件"的真实面目鲜为人知,实际上,当年的指控是凭空捏造的,存在罪名不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土耳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但近年来伴随着以叙利亚问题为焦点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度调整,土耳其和美国的关系也阶段性地发生了剧烈震荡与调整。美土关系的恶化是叙北库尔德问题凸显、土耳其"7·15"未遂政变冲击、美土间价值观裂痕加剧、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型与美国中东政策对冲以及周边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多重结果。但由于北约、投资需求等因素的存在,美土关系并未走向破裂,并在2018年10月后逐步进入了稳健调整的"新常态"。其具体表现为美国对土耳其的矛盾性认知、土耳其对美国日益强烈的离心倾向以及美土间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爆发与两国关系的周期性震荡。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双方外交冲突接连不断,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安全关系严重恶化。从短期来看,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中东战略,用现实主义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重视以色列和海湾国家的作用,使土耳其在美国的中东联盟体系中被边缘化,是美土关系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就长期而言,在埃尔多安总统和正发党领导下,土耳其国家身份的"去西方化"、外交独立性凸显及加速向俄罗斯靠拢,是美土关系疏远的深层因素。美国和土耳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使双方在库尔德人问题、巴以冲突、伊核问题等中东地缘政治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加速了双方关系的恶化进程。受制于双方国内政治,美土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但双方仍有广泛的合作基础,美土彻底决裂的可能性不大,土耳其将继续在美、俄之间寻求外交平衡。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巴内特(Thomas P.M.Barnett)是美国战略思想界的后起之秀和一颗正在冉冉上升的"明星".在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转型及其规划实施的辩论中,他以其创造性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冲击着国际政治学界和美国决策层固有的思维模式.他提出的关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国际危机模式、美国军事转型以及美国的结盟和战略选择等诸多观点,在各色理论中脱颖而出,并在美国对外政策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著作被认为"无疑是我们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他本人也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防务知识分子".①  相似文献   

7.
美国波土顿西郊的威尔斯利镇,有座著名大学——威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COLLEGE),它不在剑桥校区,而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呈三角形而立。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原名为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创建于1875年,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便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美国情报系统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7月24日,美国会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联合发表一份关于"9·11"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在分析了"9·11"事件发生的原因后,对美国政府特别是情报部门提出了改革建议.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情报安全部门的任务、体制和组织机构一直处于调整和改革之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5):F0004-F0004
伊尔库次克州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西南与特瓦共和国相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相邻,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相邻、东部与赤塔州相连。主要河流:安加拉河、下通古斯卡河和勒拿河及其支流维季姆河、基列加河。贝加尔湖位于该州境内。伊尔库次克州成立于1937年9月26日,领土面积为74.55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2003年伊尔库次克州常住人口251.87万人。伊尔库次克州行政区划为33个区、14个州属城市、8个区属城市、59个镇、380个农村行政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在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耳其地处欧亚要冲,是对中亚和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同时也是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棋子."9.11"事件后,土在外交、军事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积极配合美国,在美反恐行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土美双方在安全、政治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分歧.  相似文献   

11.
透视“9·11”事件后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摧毁了美国的两栋大楼,而且也深深地震撼了美国公众脆弱的心理,但是对美国政治精英层来说,却是为美国"正义"地深深触及世界战略要地、谋求其国家最大化利益缔造了极好的借口.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重点就一分为二--欧洲与亚洲并重,而"9·11"事件后,美国更加重视亚洲的战略意义.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亚洲安全形势的恶化,其核心是必须防止一个地区性或洲一级霸权国家的产生,其一是为了防止美国在世界重要地区被剥夺经济、政治和军事参与权;其二是防止资源过于集中某国,因为在美国看来,过于集中就会出现一个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在亚洲逐渐显示其实力,在美国看来,这会对其国家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会像前苏联那样挑战美国的独尊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全球企业的并购浪潮经过8年连续高涨后,于2001年初渐渐跌落下来了."9·11"事件后,企业并购潮落的迹象更加明显.本文即对"9·11"事件对跨国并购产生的不利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美国决定铲除恐怖主义,其第一步是对制造"9·11"事件的"基地"组织和庇护该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战争.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采取措施拉拢在这一战争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巴基斯坦,使冷战后被抛弃的美巴联盟得以恢复.在战争中,美巴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两国联盟的基础仅仅是反恐战争,所以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巴联盟出现裂痕.  相似文献   

14.
"东方问题"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土耳其帝国日薄西山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开始了争夺帝国遗产的斗争.其中,俄国是瓜分土耳其的总导演.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的1787-1791年俄土战争是"东方问题"最后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23日,泰国国会下议院举行2006年9月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亲他信的人民力量党(以下简称"民力党")获胜。2008年1月28日,民力党主席沙马·顺达卫(Samak Sundaravej,以下简称沙马)以绝对多数票被下议院推选为该国第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牵动着外高加索地区,加速了地区内部的分化演变。俄罗斯与美国、欧盟在外高地区激烈争夺,各有所得,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中东"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俄关系恶化等相互交织,也对地区局势产生微妙影响。外高地区未来发展决定于内外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给世界格局以深刻的影响,在美国的全球反恐大旗下,大国关系出现了急剧变化.在此背景下,印度积极调整其大国外交,在美国、俄罗斯之间奉行务实、平衡的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是美国霸权战略的分水岭."9·11"事件为美国送来一个明晰的战略对手,强化了美国以保守主义为基础的霸权战略大调整.美国霸权由主导型霸权向帝国式霸权转化.美国的这一霸权战略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现实的图景则使美国霸权的前景似乎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19.
王迎  洛华 《东南亚纵横》2001,(12):22-24
"我们国家失去了母亲"--她倒在参政的路上 2001年10月10日,是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第11届议会选举的投票日,全国有1270万选民纷纷前往设在各地的投票站参加投票.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理、2000年8月刚从总理的位置退下来的班达拉奈克夫人也加入了投票者的行列中,她专程从首都科伦坡启程,驱车35公里前往她的家乡西方省阿塔纳加拉选区投下她手中的一票.就在她参加完她的最后一次选举投票之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4岁.当这位在政坛征战了40年并三度出任总理的女政治家逝世的消息在斯里兰卡全国传开后,闻者无不悲伤叹惜.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文化传统对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形成的影响周边外交是个老话题,中国语言中的很多成语,诸如"唇亡齿寒"、"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合纵连横"讲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周边外交的谋略。从历史上看,自秦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之后,数千年来中原王朝的周边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大国出现,各个中央王朝统治者沉湎于唯我独大的自我陶醉中。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大多时期中原王朝对周边小国施以镇抚、羁縻政策。秦朝起不断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防御的象征。以致近代有外国学者说,如果以修筑万里长城的国力去开疆扩土,征服各方本不是难事,但各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