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标准适用于社会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生产方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最终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面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力量。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中的这种基础地位和首要作用,决定了社会要发展必须首先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并要求社会中的一切事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在适应自身的事物的推动下,不断突破某些事物的阻碍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生产力与各种事物的辩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08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决定》精神,重要的是要做到"三个进一步"(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习俗是劳动的一种产物和对象,也是劳动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人的劳动能力作为蕴含于人类劳动中的本质力量,对习俗发挥着根本制约作用,并呈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历史性特征。人的劳动主体性发展推动习俗更契合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更有助于彰显人的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人的劳动客体性发展则推动习俗的丰富性、全面性、可选择性和可变性发展。习俗为人的劳动主体性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社会根基、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条件,并通过其对劳动对象的维系、限制、决定作用,牵制着人的劳动客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普列汉诺夫作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在社会结构学说上提出的"五项论",不仅全面分析综合和补充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把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和两个发展阶段的完整理论;在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深刻阐述了杰出人物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后者是由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因(如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杰出人物只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个别外貌;在地理环境作用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生产力的"函数"这一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力理论,而且对生产力理论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研判和阐述。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的前提和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问题,特别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中国制造""制造强国""硬实力""软实力"以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一系列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观念和战略思路,这些观点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结构、功能和动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对于指导当前和未来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经济政策体系的调整与创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暨全国科技和宣传工作者们: 全国首次科技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科学技术是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和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8.
杨相琴 《前沿》2010,(8):10-12
生产决定的历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决定因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关于物质、经济基础的先进生产力理论,从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的具体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的历史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使这一理论真正发展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 ,从根本上讲都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阶级或政治集团推动历史进步的能动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对国家的正确领导 ,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争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2 8年 ,就是党发动人民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打破旧制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为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扫除障碍的过程。建立社…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规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体性: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一种新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发展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体性,使之更加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显示出作为主体的自主自觉和独立自由特性。对女性主体性的探讨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熏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旨在控诉女性被奴役的不合理性,揭示女性与男性同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当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有选择和创造新生活的权利,其实质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失却了的妇女主体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深刻反思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迷失"问题。这种"主体性迷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受着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增强主体性为着眼点,彻底转变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好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应下力气抓好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创造凝聚力、形成吸引力、提高生产力,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化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日本城镇化过程使社会资源均等化;欧洲各国城镇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人口、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和配置发挥了主导作用,为现代工业文明打下了基础。国外城镇化过程积累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借鉴。城镇化就是要理顺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切入点,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不同层次贯彻不同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破治制度、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杨威  李春燕 《长白学刊》2021,(3):150-156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家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并将家庭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来加以考察和研究。新时代,领导干部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其有着较高的道德期待与角色期待,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成为中国亿万家庭门风的风向标,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等,而且对于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家庭伦理危机等难题,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指导加强领导干部优良家风建设,一方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得以传播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推动我国家庭伦理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贺平 《青年论坛》2011,27(1):72-7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层面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同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岗位,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科学的推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继承弘扬伟大革命精神,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是推进新时代中国伟大革命事业的历史必然要求。因此,准确理解和诠释伟大革命精神也就自然成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应有之义。而伟大革命精神的语境还原是理解的前见基础,维距的诠释是理解的客观把握,以伟大革命精神语境还原为前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深刻理解,跨越了时间之维、空间之维和主体之维间的理解距离障碍,实现了维距间的开启式理解。但是,诠释的目的与价值并不仅于此,而是要承续其作用的效果历史,从而凝聚新时代人民的磅礴伟力、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走向新高度和开辟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加强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矛盾多发时期,公安民警执法不当或不规范引发的负面舆情时有发生,这对警察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警察执法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故此,警察应该加强民法知识的学习,强化民法意识,主动维护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这对转变警察执法理念、规范警察执法行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