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蒋飞云 《创造》2019,(7):29-3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逐步成为城市新兴社会群体新市民。受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新市民文明素质相对较低,与城市文明发展严重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知和角色认同是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核心内容,前者是其信息筛选和加工机制,后者是其建构和推动机制.调研发现:失地农民更看重实在的利益、轻视土地的价值;他们通过与周围城市居民和未征地农民的比较评判自己的生存状态,今昔生活的反差增加了他们认知的不协调.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受到教育程度、年龄、原市民的态度等因素影响,存在混乱不清的状况.为此建议,在个体层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和素质培训;在社会关系层面,发展和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强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等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3.
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会出现某些心理不适,具体表现在居住环境变化、生活成本高涨、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到位等导致的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同质性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自卑心理;市民角色意识缺失与城市认同感欠缺等。心理不适的产生分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与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有关,外部因素与市民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居民的排外、歧视有关。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从文化层面扭转不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从心理层面构建心理调适机制来实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多元化安置方式下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中遇到困难的根源所在,如政府关注度不够,社会包容性不够,制度牵引力不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通过建构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城郊失地农民有效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失地农民逐渐适应当地社区生活,提高城市市民的平等包容精神等对策构建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5.
叶南客 《群众》2013,(3):11-12
十八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驻人口全覆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而为转型期中国的广大流动人口身份和角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一、新市民的新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里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用O-Logit模型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市民”就业稳定性与其信息素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作出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市民的信息素养总体上表现出了对其就业稳定性的正向影响,但(异质性检验显示)其显著性因新市民的所处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而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中西部地区新市民,男性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女性新市民,高学历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低学历新市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维才 《学习与实践》2008,(12):128-133
当前,我国农民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他们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也应有别,从而构成三元模式: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 "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账户" "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账户" "储备金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为主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以真正提高老年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培林为该书所撰《序》中介绍说:“本书以新市民社会管理为中轴展开,分析和阐述了新市民的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生活管理和教育培训。在经济管理方面,探索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劳动管理和劳动权益维护、新市民活跃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新市民经济的科学发展等。在政治管理方面,研究了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参与、政治管理和综合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农村征地补偿标准明显偏低、征地补偿资金分配和管理混乱、就业安置弱化、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直接原因,政府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代理人角色错位是深层次原因,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排斥是关键因素,农民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和素质较低也是重要根源。因此,应从征地制度、安置方式、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服务意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强化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娜 《前沿》2010,(14):145-148
在构建失地农民的给付行政时,应重点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生存考虑原则、发展原则以及自强与补充相结合原则;以公法方式或私法方式来实现失地农民给付行政的各项内容;遵循申请、告知、说明理由、听证等行政程序;将以司法外救济途径为主、司法救济途径为辅的救济机制作为失地农民给付行政顺利实施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描述了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如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视不够,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就业,农村职业教育缺失、就业培训缺乏组织协调机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低、间接影响农民再就业等,并提出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制度缺陷、为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提供各种资金支持、积极拓宽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渠道、搞好就业培训工作、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等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中,“三农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失地农民无事可做,经济利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诸多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诸多权益,都是间接或者直接以土地为载体,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即失地农民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在农地流转中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农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土地扩张导致大量农地的征迁,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离开了农业生产开始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由此带来户籍身份、聚居方式、经济来源以及工作方式、日常互动上的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在形态上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在内核上某小区目前仍旧是形变质不变,是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复制,城乡之间巨大的鸿沟让他们游离于两种生活框架中,市民化进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征地拆迁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羽翔  许瑾 《桂海论丛》2010,26(4):91-93
征地难、拆迁难根源是补偿安置存在问题,文章提出变单纯货币补偿为多元化的复合补偿、变单纯消费性补偿为生产性补偿、变一次性支付补偿为长远分期补偿、先安置再拆迁、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征地拆迁补偿的引导和监管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中处于竞争弱势的阶层和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创造财富、就业竞争方面缺乏能力,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等方面得不到社会应有的保障。这个群体主要由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贫困人群、农民工等组成。关注弱势群体是公安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关注弱势群体是目前公安工作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化经营是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园区土地的开发主体也逐渐由政府转为企业。在回顾现有国内现有产业园区土地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贵州省贵阳市金石产业园为个案探讨,从而为西部产业园区土地开发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也为实现失地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新时期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随着搬迁户的入住,如何让搬迁户“稳得住、能脱贫”成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关键。本课题试图针对贵州乌蒙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生存状态的前后比较,在“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搬迁户生计资本结构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寻求解决搬迁户可持续生计问题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服务是广西破解“未富先老”养老难题的重要出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广西城市社区老年服务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距离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广西应抓住社区老年服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与法治进程的推进及加速,都离不开信仰法律、崇尚法律的公民亲身参与和积极投入。但就目前我国社会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理念、法律信仰和法律追求等方面尚存在某些不足与缺失。我国法治的现状还不能最及时、充分、有效地满足广大公民的利益需求,法治还缺少应有的刚性和力度。本文仅对此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作了具体的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