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公安》2007,(14):14-17
作为中国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实践.社区矫正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有利于避免狱内罪犯之间恶习交叉感染:有利于避免罪犯与外界隔绝而产生的不适应社会变化的种种问题; 有利于保持罪犯与家庭、亲朋的正常联系;有利于缓解罪犯亲朋对政府的对立情绪.调动他们配合政府做好罪犯的改造工作。 总之.社区矫正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俊文 《求索》2011,(8):154-155
在改造罪犯的实践中,罪犯每时每刻也都在体验着由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刺激引起的内心世界的喜悦、悲哀、得意、悔恨等感受。这些由言语沟通的感情和由面部表达的正性或负性情绪,对罪犯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研究情绪和情感对于了解罪犯行为的方向和提高改造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罪犯个性具有高度可塑性及巨大可能性,围绕着对罪犯个性改造产生积极影响因素,阐述了罪犯自身存在着内在动力和出发点,以及外在影响因素,综合调整两种因素是推动罪犯个性改造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矫正罪犯的不良心理结构或心理障碍,改造犯罪心理结构,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明确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目标和基本模式有利于科学有效的开展罪犯矫治工作,以罪犯服刑时期为视角,把握罪犯入监阵痛、改造适应和出监磨合三个时期的心理矫治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模式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20,(2)
罪犯刑满出狱前的心理状态极为特殊,心理状态的变化是导致罪犯行为改变的原因之一。好的心理转变会导致好的行为,例如积极改造,这会使罪犯剩余刑期的改造十分顺利;相反,坏的心理转变会引致不好的行为,例如自暴自弃,这会让罪犯在剩余的刑期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罪犯抵制改造。因此及时了解刑满前罪犯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改造罪犯成为社会适格公民是具有中国特色监狱行刑工作的一般价值追求,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监狱工作的主要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监狱行刑以促进罪犯再社会化,顺利回归法治秩序社会为最终目标,罪犯的刑罚与改造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与有效。在现有制度与秩序下,科学设计罪犯行刑期间,合理安排罪犯教育改造内容,积极提升罪犯改造绩效,实现监狱行刑法律与社会效益,是现代监狱行刑的主要任务。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人的假设理论,按照罪犯刑罚羁押期限,科学划分罪犯改造流程期间。在每个期间,以一般罪犯心理变化为基础,以期间时间与环境变迁为线体,以罪犯认知与改造质量为根本,坚持改造即学习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监管与改造措施,实施因人施教,项目化矫正,促进罪犯改造主客体一致,增强罪犯自我改造的效率,实现监狱行刑目的。  相似文献   

7.
罪犯改造态度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是其改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正,实际上也是罪犯态度的转变过程。监狱管理方面应通过加大教育说服力度,重视建设健康的罪犯改造群体以发挥群体效应,公平、公正地运用奖惩制度力争,改善监狱环境以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促进罪犯改造态度的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角色认知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罪犯在改造中,存在着角色认知的误区,导致角色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认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失败。因此,在改造中,强化罪犯的角色认知意识,是转化罪犯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信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监管改造工作而言,罪犯的信任问题将影响到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质量。通过对FJ省部分监狱罪犯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前罪犯信任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有效提升罪犯信任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狱内行凶伤害案件是监管安全的重大隐患。故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狱情监测平台,掌控狱情变化;加大对罪犯特别是暴力型罪犯的监控力度,实施超前防范;主动进攻,强化对重点罪犯的监管与改造,减少行凶伤害危机;开展心理测试,强化不良心理矫治,修正罪犯认知偏差;提高监狱警察危机管理水平,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监狱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狱内行凶伤害案件是监管安全的重大隐患.故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狱情监测平台,掌控狱情变化;加大对罪犯特别是暴力型罪犯的监控力度,实施超前防范;主动进攻,强化对重点罪犯的监管与改造,减少行凶伤害危机;开展心理测试,强化不良心理矫治,修正罪犯认知偏差;提高监狱警察危机管理水平,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监狱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心理科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才是健康的标准.对罪犯改造的目的是促其正常回归社会,做个守法、健康的合格公民.对狱内具有消极心理情绪的罪犯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具有参与性强、调适不良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回顾我国监狱工作历史发现,改造罪犯目标的定位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不同时期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背后的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从罪犯教育学的角度看,这个目标定位就是罪犯教育目的问题。监狱工作的任务、罪犯改造目标和罪犯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罪犯改造目标具有理想性,现实具有复杂性,改造目标的定位影响着对罪犯改造质量的评价,研究罪犯教育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罪把心理矫治作为改造罪犯的第四大手段,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和服务监管安全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这种方法既是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预防罪犯心理疾病发生、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与矫治、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监狱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课程《团体心理矫治》的设计,应围绕团体心理矫治的意义及作用,团体心理矫治的相关知识,着重讲解组织团体心理矫治的方法,使受训学员能运用具体方法对罪犯进行团体心理矫治。  相似文献   

15.
引发和激发罪犯改造的内在力量是罪犯的服刑改造条件下新产生的需要.本文从罪犯可改性基因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可改性基因对罪犯进行改造做了较为客观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需求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罪犯的行为是由某些需求导致和决定的。要科学认识和对待罪犯的需求,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需求的积极影响,满足罪犯合理合法需求,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避免和减少需求对罪犯的消极影响,遏止罪犯的非法需求,严防罪犯的危险行为;抑制罪犯的不合理需求,加强制度防范与科学疏导。  相似文献   

17.
改造罪犯并之能为现代社会秩序所接纳,是现代监狱的根本职能。遵循社会发展轨迹,必须牢固确立改造在监狱所有职责中的核心地位,处理好安全与改造、经济发展与改造、改造方向与科学化手段等基本概念间的矛盾协调,从人性本质与社会秩序容忍度等视角,树立改造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服务的思想,建立面向社会发展要求、塑造罪犯社会适格人格的罪犯改造目标体系,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履行监狱的社会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8.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关于罪犯心理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观点,并且影响着监狱人民警察改造罪犯的思想观念,正确的罪犯人性观有助于认识罪犯、改造罪犯。罪犯心理的本质属性由反社会性、刑罚承受性、相容性、矛盾性所构成。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狱政管理认为,罪犯改造的行为属法律强制执行的范畴。在和谐语境下,罪犯改造行为的选择是罪犯改造内因的外化形式,既表现出社会属性,又表现为法律属性,具有相对性、互为性和变异性等特征。选择是有条件的选择,需要用适度、法治和规范等原则对选择的载体进行调适,以达到激发罪犯积极改造行为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改造是“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应有之义。文化引入罪犯改造,其核心在改造,关键点在于“文”的价值和“化”的力量。建立在这一认知基础上的文化才具有改造人的价值意义和归正力量。文化改造在当下的提出和实践,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凸显新时代中华文化对罪犯思想的凝聚力和文化对罪犯心灵的滋养力两个方面。文化改造罪犯的要义逻辑构成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文化来改造罪犯,解决用什么文化来改造罪犯的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起点;第二层次,怎样以文化来改造罪犯,解决文化改造机理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内容;第三层次,文化改造罪犯的目标何在?解决文化改造罪犯的价值取向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