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邓文英  欧甜 《传承》2009,(24):72-73
乌鸦反哺是动物界的感恩,动物尚且如此,而当今的大学生们有的却成为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是知恩不报的冷漠一代。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服务当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慧 《当代广西》2012,(8):14-14
3月23日,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为主题的全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金湖广场隆重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宣布广西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自治区主席马飚讲话。马飚指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感恩共产党,铭记党的恩情,奉献赤子之心,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通过感恩祖国,热爱祖国,报效祖国;通过感恩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公仆;通过感恩社会.感知礼会主义好.践行社会公德,造福社会、奉献社会;通过感恩父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3.
刘延华 《前沿》2013,(2):176-177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为角度,首先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实质内容,即感恩意识、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其次论述了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最后据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乌鸦反哺是动物界的感恩,动物尚且如此,而当今的大学生们有的却成为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是知恩不报的冷漠一代.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服务当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深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①教会学生识恩、知恩。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③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报恩、施恩,养成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胡虹霞 《青年论坛》2005,1(3):29-30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公民道德基础教育中不可遗漏的一环。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入手,对在大学生中推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陈红演唱的那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因为感恩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感恩能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有人认为"感恩"是舶来品,其实并不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恩"有着明确的释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汉语言中有关"感恩"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例如:感动不已、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等等。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弘扬感恩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利于缓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要加强感恩教育,深化感恩文化研究,创立中国的感恩节。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道德意识与情感。心怀感恩,使我们能有一颗平和而包容的心,不会为一时的利益得失而耿耿于怀;心怀感恩,使我们更有一份责任感,不会总为自己的怯懦与懒惰寻找退却的理由;心怀感恩,使我们有一种家的温暖,即便身处异地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心怀感恩,使我们乐于助人,以同情心来对待和我们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心怀感恩,使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感恩者的世界永远和谐而美好。本期独家策划从一个农民工以多次献血来感恩社会的报道开始,约请有关专家就感恩与孝道文化、社会责任等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撰写文章,期望能对读者理解和传承感恩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无论是中华民族传诵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是西方的感恩节,传递的都是知恩图报的美德。然而,随着大学生对物质追求的不断升温,感恩美德正在被他们淡忘。我们不得不深思: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感恩教育有何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1.
感恩文化的美德与道德教育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科 《桂海论丛》2008,24(6):74-76
人所具有的感恩意识本是一个人努力实现人类之爱和人格之善的基础,拒绝感恩是一个社会族群道德失落和不文明的表现。社会要重建感恩文化,就必须在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教育,营造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上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黄紫薇  李铭 《传承》2011,(25):44-45
随着社会中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讨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学会感恩不仅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也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有浓厚感恩美德底蕴的民族,而当代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大学生亲情淡漠、人际关系冷漠、师生情淡化以及社会责任感弱化是其感恩意识缺失的典型表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重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应该从德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体制、过程几个方面实现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感恩的价值     
人类祖先的施恩与受恩,逐渐形成心灵深处的感恩文化。感恩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连结,唤醒沉睡在内心的感恩情怀,是每个人要用实际行动去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昌兴 《前沿》2014,(5):165-16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人感恩教育是当今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实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教学使命与增强时效性的求。感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把感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教学教材中,需积极探索有效融入的方式方法,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融人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5,(22)
<正>感恩生活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V微博摘登1做人,永远别忘了当初给你机会的那个人,没有他的指引,精彩人生的大门在哪里你都不知道。即使有一天他做的不对你心,也不要说对方的不好,因为他是你的恩人,在你茫然不知所措时引领过你。——新浪微博耳亨丰色  相似文献   

17.
从雷锋的大量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报恩思想在他心理结构中的积淀是很深厚的。揭示这种感恩意识的生成根源与超越途径,对探寻雷锋从平凡走向伟大的成长过程,弘扬雷锋精神,有重要意义。(一) 感恩意识是雷锋心理结构深层上的一种自我意识。这种朴素的感恩意识的生成与心理积淀,为雷锋的成长提供了“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苏宝胜 《青年论坛》2007,25(6):60-62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大力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我们非常城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未成年人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意识,临漳县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以“感恩·我们要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