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与历史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混合型特征,这种混合型社会保障制度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的同时,也成为导致法国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并在事实上已成为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经济乃至政治工具,使得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表现出较之其他西方国家更加明显的艰难和缓进,并导致法国社会近年来罢工运动的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行业差别为基础的“拼贴画”模式.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法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会主义文化传统.学术界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对法国社保制度的行业特点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削弱法国经济活力、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桎梏.这样的结论仅从经济、政治视角出发,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化视角.本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视角出发,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根源以及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做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行业分化的特征,根据每个行业的特殊性和艰辛设置了差异化的制度体系。个性化的社保体系并没有导致互相攀比的社会矛盾,而是缔造了一种以荣誉为使命的尽职,尽职的劳动关系。权力和责任都是追求荣誉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法国人的权力和利益,同时也要求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实证数据表明,法国人表现出的良性的劳动关系和制度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制度的支持和物化,制度可以塑造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制度。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法国人的职业精神提供了一种制度支撑,有利于促进法国人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以“特殊制度”为标志的法国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行会主义特征。因长期财政亏空,“特殊制度”被视为拖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改革的对象。然而,所有以取消“特殊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均无功而返。借助对夭折的“积分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性并轨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失衡问题,而且由于完全背离了塑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观而遭到强烈抵抗。在法国社会共存着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特权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这对矛盾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推动对行业专属权益的争取、捍卫以实现不同行业在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引导在绝对意义上追求现实利益的“平等”。同时承载这两种“平等”是“特殊制度”无法完成的使命。在法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为了实现商品性“平等”而准备放弃社会性“平等”的情况下,“特殊制度”既不会被完全接受,也不会被完全废弃。这决定了法国养老保险改革很难突破参数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童祉颍 《法国研究》2008,(3):104-105
一,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自1945年成立联合国以来,法国就是安全理事会成员,与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拥有相同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法国是联合国大部分由选举产生成员的政府机构(如:国际法庭、人权委员会)和常设机构(如:托管委员会、裁军大会)的成员。法语是联合国两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总部设在巴黎。  相似文献   

6.
姚颉靖  彭辉 《德国研究》2009,24(1):17-23
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专利法因此构建了复杂叉系统的权利限制制度,而“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是这一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对“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在德国立法博弈中的历史脉络和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立法领域,通过对“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法律条文在1968、1981和2005年专利法中的修订,该原则已经明确适用于带有“营利目的”的试验;在司法领域,该原则的解释也逐渐放松,从而更加注重社会公益性。  相似文献   

7.
法国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私人保险及互助保险制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险作为解决诸如贫困、老年、疾病、伤害及家庭负担等社会问题的一项制度在法国境内得到了真正有组织的扩展,并逐步趋向完善。因此,法国社会保险制度自1945年立法确定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国两会之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联合推出了大型网络调查,在热度排行榜上,“社会保障”位居榜首。3月,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中国社会保障引发热议表明了三点:人们对社会保障存在较多抱怨、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不公平性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9.
蓝寿荣  张薇 《法国研究》2004,(2):150-156
一、法国属人管辖权制度简介属人管辖权制度是以当事人的国籍为连接因素行使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制度。该制度渊源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并为受该法典影响而形成民事立法的其他拉丁法系的国家所采纳。法国法律充斥着国家主权原则的思想,对本国国民的保护原则在其管辖权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对于确保管辖权的国际协调,法国的管辖权制度具有明显的绝对国家主权性质而不利于外国人。该法典第14条规定:“不居住于法国的外国人,曾在法国与法国人订立契约者,因此契约所生的债务的履行问题,得由法国法院受理;其曾在外国订约对法国人负有…  相似文献   

10.
法国残疾人福利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sume:Larticlepresenteiesdroitsetbien-biredontieshandicapesfrancals,appuyessurlalot,jouissentdansiesdomainesdel'insertionprofessionnelle,dansiesstudes,dansiesactivitysdeloisirs,etdesproblemesactuelsauxquelsifsfontface.法国是实行高福利的国家之一。家庭补助、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和残疾人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各国普遍建立和发展较快的时期是在“二战”之后。法国于1946年建立了较完善的从摇篮到坟墓并覆盖全社会的福利保障体制,其中包括关于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制度。。据法国全国生理缺陷及低能人调查研究中心提供的…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的汉语教育有着悠久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372年(高丽小兽林王三年)高丽就设“太学”教授汉语。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于682年设‘国学”(后改称“太学监”)教授汉语。此后,逐步形成了以官办“国学”为主体、民办私学为辅的汉语教学网。其中以明代初年北京口语写成的《老乞大》和狲通事》两书,就是曾经广泛使用过的两本教科书。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实行殖民化统治,汉语教育受到毁灭性摧残。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45年韩国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光复不久,大学的汉语教育事业就恢复了。韩国大学汉语教育发…  相似文献   

12.
战后法国短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职业教育是法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法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以法国人称之为“大学校”(Grandes6coles)为主的长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如工程师学校,高等商业管理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等,另一个则是以高级技术员班(S.T.S.)和大学技术学院(1.U.T.)为代表的短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前者类似于我国理工科大学,后者与我国正在兴起的高等职业学校相当。法国这两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各方面区别较大,但也互有联系。大学校创办历史悠久,办学颇具特色,特别是与经济界和企业界有着传统的密切…  相似文献   

13.
王战 《法国研究》2000,(1):129-134
近几年世界刮起兼并浪潮,世界超级工业和商业集团纷纷联姻,形成强强联合的态势,都想在一体化经济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法国的特大型超级市场“家乐福”(CARREFOUR)和法国另一家同行业集团粕莫戴斯(PROMODES)1合并,形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沃尔玛超市集团的新“家乐福”集团。那么“家乐福”是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的呢?一.创业和经营理念1963年6月5日,欧洲的商业革命在法国开始:第一家大型超级市场“家乐福”在法国圣·若内魏埃夫·戴·布瓦城诞生。经营超级市场在当时零售业中…  相似文献   

14.
1982年3月9日,法国教育部公布一项决定,规定中学毕业班必须开设现代史课,讲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现今的历史。根据教育部大纲规定,在讲这段历史时,尤其要讲授:①1939—1945年战争,重点是德国占领和抵抗运动,特别是法国的抵抗运动;②国际关系,重点是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作用;③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④从1945年解放到1983年的法国,主要讲制度的作用;⑤世界四大强国——美、苏、中、日。  相似文献   

15.
卢梭(Rousseau)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卢梭的一生处于法国的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逐步形成、发展,最后成为舆论和文化的主流,并直接导致了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民主派,他的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学说和创作中“回归自然”(Retour à la nature)的思想强调感情,歌颂自然,对欧洲近代文学,特别是对浪漫主义(romantisme)文学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法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法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相似文献   

17.
法国博士学位制度刍议周汉斌,钟金明从武汉大学中、法博士预备班谈起根据中、法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协议,武汉大学法文系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波尔多第三大学、埃克斯马赛第一大学自一九八六年起在武汉大学法文系共同开办法国语言文学“深入学习文凭”预备班,(“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曼弗列德,苏联著名史学家达林曾说过:“在沃尔金逝世之后,他领导了(苏联)法国史学界”。法国著名史学家勃罗代尔也把曼弗列德的名字同卡列耶夫、卢奇茨基、柯瓦列夫斯基、塔尔列、沃尔金这些俄苏一代法国史大师们并列。曼弗列德曾在莫斯科大学等多所院校执教。从1933年起任教授。1945年起兼任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罗治平 《法国研究》2000,(1):135-139
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广播电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国广播电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革。80年代以前,法国的广播电视处于严厉的和井然有序的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之下: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上私有化趋势的增强,法国政府才放弃了对广播电视的集中管理,使法国的广播电视朝着“私有为主、公有并存”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法国广播电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公私并营时期(1922-1945年)自1922年法国官方和私营电台正式播出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统一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耿志民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承袭并发展了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与方式,即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自助与公助结合的原则,政府扮演立法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