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善》2019,(1):2-2
《慈善》杂志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道德教育、普撒爱心、净化人性、引人向善,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办刊宗旨,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舆论阵地,中华慈善总会对外宣传的明亮窗口。2019年《慈善》杂志的征订工作全年皆可进行,期盼大家继续踊跃订阅《慈善》杂志,并转告您相识的那些关爱慈善事业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2.
李本公 《慈善》2017,(1):5-7
<正>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乐善好施的传统风尚,使得慈善事业得以世代相传,彰显中华民族的大爱之心。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崇高事业,也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中华慈善总会是新中国第一个旗帜鲜明地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全国性慈善组织,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3.
方庆云 《慈善》2017,(1):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慈善事业纳入法制的轨道,有法可依。充分体现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把慈善事业做为依法治国的一个内容,也使慈善事业得到国家法律的支持和保护,这对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的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实施《慈善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美国慈善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学理论》2010,(17):106-107
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同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慈善思想主要来源于欧洲,除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思想外,《圣经》中的慈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而且中世纪基督教的慈善行为更给西方后世的慈善活动树立了典范。第一批移民就是抱着一种崇高的宗教信念来到北美大陆的,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欧洲的慈善思想。而且后世从事慈善事业的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严格遵循《圣经》的原则,乐于捐赠。  相似文献   

5.
武汉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由于种种原因,武汉市民的慈善意识相当薄弱,慈善意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武汉市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展武汉市慈善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慈善意识.慈善意识的确立需要加强慈善的研究和宣传,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慈善意识培养,同时严格加强慈善机构自我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完善慈善事业的立法.只有公民的慈善意识增强了,武汉市的慈善事业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郝一鹏 《慈善》2019,(1):20-20
慈善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连接困难群体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善行,与困难群众心手相连,成为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2018年,晋城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我市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工...  相似文献   

7.
殷东 《慈善》2018,(1):7-9
中华民中国现代慈善组织(官方认同)自1994年吉林省成立慈善协会同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慈善的起步。为适应新形式下广泛传播宣传慈善事业,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创办了内部发行的《慈善》杂志。1998年5月,由中华慈善总会与天津市慈善协会联合主办的面向海内外读者公开发行的《...  相似文献   

8.
《慈善》2021,(2):89-89
为传递慈善爱心,弘扬优良的传统美德,营造文明和谐有爱心的社会氛围,在独山子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增加慈善意识,提高捐赠积极性,依法高效地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独山子区慈善协会开展各项活动,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助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慈善事业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叶祝颐 《民主》2010,(10):55-55
国务院法制办7月29日至30日在苏州组织召开了中英慈善立法研讨会。记者获悉,我国慈善法草案已初步成形,将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等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权界。明确规定政府管理慈善的权力范围、行使程序以及擅权、滥权的制约和处罚。  相似文献   

10.
薛晶 《学理论》2012,(29):57-58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倡慈善的国家,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与沉淀。从古代慈悲精神和施善行为、近代慈善组织萌芽和兴起到现当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发展潜力大、法律保障不健全、依赖性强、领域多元化、新兴模式正在形成等特点,整体脉络在发展中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1.
慈善进万家     
郑涵尹 《慈善》2016,(2):36-36
中华慈善总会与教育主管部门把"慈善"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把它作为一种知识,纳入系统的教育范畴,是公众渴盼道德回归的民意诉求的体现,这种做法值得称道。我认为"爱心",是慈善的主打词。慈善不仅仅是金钱的施舍,那么,慈善美德该怎样走进每个家庭呢?我以为至少应该是这样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层面。大人和所有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必须...  相似文献   

12.
宫蒲光 《慈善》2021,(2):5-14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下找准慈善事业新定位、把握慈善事业发展新方向、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市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慈善事业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的定位及其作用,梳理了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及主要特点,分析了近年来特别是《慈善法》施行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着眼于加强法治建设提出推进慈善事业的理性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2)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实施精准扶贫是落实共享发展的切实行动。慈溪市公牛集团通过打造公益支持体系、爱心项目体系和企建关怀体系参与公益慈善支持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作为县级市的慈溪市公益慈善理念尚不发达,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困境。建议通过提升法治保障,创新活动形式,加大对草根组织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事业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吴前进 《慈善》2021,(1):9-11
近五年来,陕西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慈善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实施《慈善法》,推动陕西慈善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轨道,高质量地快速发展。不仅募集款物3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而且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厚德陕西"。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并驾齐驱的现代慈善体系。纵观陕西慈善五年来的变化,呈现出...  相似文献   

15.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共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称为实现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对现有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具有救危扶困、平衡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慈善事业是重要载体和重要环节。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的主要输入方式,而企业公共慈善捐赠则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主要力量。本文立足于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管理的角度,浅析了我国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的概念、与慈善相关联的法律适用现状,提出了企业慈善捐赠相关法律的缺失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培育慈善意识 发展慈善事业——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竖元 《行政论坛》2011,18(1):92-96
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的淡薄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而美国慈善事业的商业化的资金管理运营模式、多层次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一疏二堵"的税收激励机制及"第一行动集团"积极的示范效应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营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强化慈善激励机制,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以培育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慈善事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慈善危机之后,不断的在探索与实践中寻求突破与发展,慈善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摇篮,对于校园慈善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整合高校的条件与优势推动公民慈善意识的普及与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慈善》2018,(1):23-24
郴州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文/中慈为贯彻落实《慈善法》,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我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慈善法》为指导,以学校为阵地,以《慈善读本》为载体,大力弘扬以爱心奉献、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现代慈善文化和"人人可慈善"的理念。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大,当今我国社会中已蕴藏着巨大的慈善潜力,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加快完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建立现代、良性、成熟、高效的慈善事业运行体系意义重大。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和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慈善组织去行政化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慈善法律体系、培育规范充满活力的慈善组织、构建良性的慈善事业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构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模式与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慈善理念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也经受了传承与断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应重视慈善文化建设与慈善政策法规建设中的政府职责,促进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的融合,加快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