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理论》2016,(3)
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冲突必然导致政治认同的弱化。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需要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价值多元化则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情感,利益分化则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制约,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情感认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育手段及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等措施,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信仰排斥计算与权衡,价值理性才是意识形态动员得以产生巨大动力的根源。依靠信仰维系是传统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共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改革和新风尚,正是政治意识形态现代化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在"微时代"背景下,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面临"危"与"机"并存的局面。价值选择、价值教育、价值主导、价值引领、价值认同之"危"是重重危机的主要表现。同时,"微时代"为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时空、理念、内容、方式、效果等带来机遇。我们要利用"微媒体",抢占"微阵地",实施"微渗透",融入"微生活",完善"微管理",净化"微环境",重视"微领袖",引领"微舆情",加强"微教育",提高"微素养"等有效措施,探索"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化"危"为"机"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紧迫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遵循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促进大学高度认同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如下:建立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体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成熟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修正态度,形成立场,得出促进认同,并以此引领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它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逻辑关系。思想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目的,情感认同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固化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价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中华文化影响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强人们对中华文化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7,(4)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信念的精神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地方民间力量的有效参与、支持和互动,要在增强大众的价值认同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发挥社会规范和导航作用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探索,以增进人民群众对其的价值认同,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认同危机引发了传统共同体的解体,建设新中华共同体是21世纪中国的重大议题。共同体建立在集体认同之上,从个体自我认同转换到集体认同的关键是共享,人们因共享利益、价值、信仰而结成各种共同体。建设新中华共同体,需要在共享财富中培育社会认同基础,在共享权力中培育政治认同基础,在共享意义与价值观中培育文化认同基础。面对现实中的利益与观念的分化,实现共享依然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基础,在共享中建设新中华共同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6,(4)
正微时代是一个信息多元开放、资源交互共享、信息传播简洁便捷、传播主体多样的时代,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在面临着选择盲从、认知束缚、价值冲突、认同危机等矛盾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接,融入大众,真正地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才能真正被大众理解、接受和践行。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步骤。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和践行好,就必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的认同,得到全社会主流群体的认可。此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效整合当前先进的价值观,从而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价值标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可,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认同构件:科学性;契合中国实际与传统;"外延"解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使人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所见所闻,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以此强化培育效果,促成培育目标的实现,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意义重大。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而凝炼出来的人民群众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力量,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范导力量,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最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1)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总是以繁荣的文化为支撑。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又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方向。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所高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凝聚共识,其培育和践行路径应该是分阶段的、系统的。本文依据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科学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细分为:理论认知、情感认可、价值认同、行为认定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广大师生身上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曾楠 《理论导刊》2014,(3):85-88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文化的律动是价值认同的生成条件与韵脉。审视文化多元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呈现主流文化退隐下教育导向模糊、"三俗"文化泛滥下教育引力式微、他者文化僭越下教育内化受阻的困境,也承载着比较、对话、互动情境中核心价值观要素确证与完善、认同建构与提升、内化理性与自觉的机缘,在此境遇中,注重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培育、意识形态的指引、主体认同的确立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国式路向。  相似文献   

16.
王丽 《行政论坛》2012,19(4):17-21
公共治理视域下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居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政治认同和政治归属感下降;农民责任意识比较淡漠,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农民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缺少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要改变当前农村公民精神缺失和公共责任淡漠的境况,需采取以下对策:弘扬主流文化理念,重建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完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与政治责任感;改善价值理念的生成环境,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与体制变革进程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出现了结构性与伦理性的双重困境。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托乡村治理实践的优化,提升农村组织凝聚力以夯实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基础,倡导新集体主义以重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基础,培育农村公共文化以固化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之别。情感认同是人定向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根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情感认同的力量来自愉悦的情感体验,要实现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需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公民的责任情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1)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社会必然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想发挥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必须能形成被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否。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为国家认同做意识支撑;凝练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夯实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核心价值观实践体系,为国家认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五年来,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把握逐渐深刻、理性,行为的践行度逐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寻求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最大公约数,坚持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注重基础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衔接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