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秦皇岛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的十大海滨城市、2009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秦皇岛被誉为“京津后花园”,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2009年10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出实施“旅游立市”战略,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城市、旅游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可喜变化,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创出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有机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历史上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不放,从三亚的区域、资源优势出发,着力在铸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品牌上下功夫,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为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亚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条件好,地理位置独特。山…  相似文献   

3.
《党员干部之友》2010,(5):64-64,F0003
孟子故里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战略定位,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高点规划,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超 《学习月刊》2014,(14):43-43
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规避和消除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就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恩施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良好。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还被网评为“全国最适合养肺的七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郴州市苏仙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南延东进”战略,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依托郴资桂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努力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一、依托城市产业聚集优势,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积极实施了城市经营战略,强化管理创优意识,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日益明显。一是全力抓好城市建设。依托城市产业聚集优势,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全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近三年新上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这是西宁市继2010年被评为“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被评为“世界旅游名城”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市地处岷江上游,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区域面积1208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之源”、“川西平原绿色生态屏障”之称。历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2000年11月,青城山和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1月,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3年园袜城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系“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享有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8.
王秀国  包国荣 《奋斗》2004,(12):30-31
漠河县地处中国最北,境域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全县9万余人,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作为大兴安岭的“窗口”,漠河在具体推进“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战略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特色兴县、边贸活县、招商富县”的发展之路,从整体上提升了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强调指出.要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实现生态、文化、旅游的大发展.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助推器”和“支撑点”.这也是环保部门当前和令后一段时期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走生态文明之路——张家界建设生态城市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是一个以旅游为主体的新兴城市。近年来,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题词要求,大力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全面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全市接待旅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必然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的张家界城市怎么发展,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一、建设生态城市,是张家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人口膨胀,住房拥挤,交通阻塞,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空气、水体、噪音…  相似文献   

11.
青海玉树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四地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力争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融环保、旅游、科考、探险、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加快桂林旅游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的“两改”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快桂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桂林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一条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发展新路子。综合性、突破性和示范性是桂林“两改”共同的价值诉求。必须按照“两改”目标,先行先试,整体推进,为全国同类城市开拓新路,为全国生态资源丰富、不适合大规模发展传统工业的同类城市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3.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出了“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西宁市再度入选年度“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荣获“昆仑夏都”美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宁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目的的地这一目标,成功实施“环境立县”战略,构建起全社会参与,全方位突破,全过程监管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模式。此前,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分别对长宁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贵阳市观山湖区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生态特色世界旅游名城及现代化城市”的核心区、引领区、示范区,贵阳市观山湖区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全面实施“阳光党建”工程,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6.
秦岭 《唯实》2004,(2):30-35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载体。在我国 ,自 1 993年 ,大连市率先提出经营城市以来 ,经过 1 0年的实践 ,这一概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尤其是近几年 ,不少城市都已将“经营城市”作为发展的定位思路 ,从而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并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实施经营城市战略 ,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现将 2 1世纪以来理论界有关经营城市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经营城市的概念是“经营城市”还是“城市经营” ,理论界存在两种争论 :一为同一说 ,一为异同说。现分述如下 :…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在准确定位基础上。合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合肥各县角色进行了定位。而城市形象的定位同样非常重要。巢湖市因其优良的生态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将其城市形象定位于"生态宜居之城、旅游度假胜地",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城市,这将有利于合肥市以湖为名片实施"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建设世界级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生态宜居之城与旅游度假胜地互相关联,要以宜居宜游城市定位去全盘考虑发展战略,打造巢湖健康优美、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保护开发建设"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战略,是哈尔滨"北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城市中央湿地资源优势发展湿地旅游是当前哈尔滨提升城市核心价值,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抓手。为了实现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级湿地旅游之都,当前城市发展中首要的任务是努力确立"三个观念",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哈尔滨迈向世界级湿地旅游之都的路线图是:城市特色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升级→相关产业跟进→城市增值→城市特色重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庆城县把棚改、路改、公共设施等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推上“快、再快、更快”的城市建设快车道,超前谋划、细化任务、精心组织、团结奋战,全力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养生名城”建设. 绘描绘魅力新图景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庆城县秉承规划领先、建设在后的原则,实施“活力庆城、养生庆城、旅游庆城、生态庆城”总战略,建立了科学的规划决策体制,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大计,按照“风貌再现区、工业集中区、商住办公区、休闲养生区”进行分区规划和建设,依托县城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勾勒出“山水凤城”的美丽画卷;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节水与节地、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相结合,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镇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明确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大县,实施旅游开发带动战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旅游兴县、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而确立了一个通过“反弹琵琶”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区域形象定位。 用现代眼光审视历史文化资源 镇远是贵州东南部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4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