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发展;二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即主要体现在对党的建党纲领和领导方式及领导方法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的领导不动摇,以坚持工会社会主义性质为根本,充分发挥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党对这种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对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增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巩固党执政的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工会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产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见而重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十七大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工人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建设一支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大业的职工队伍。是当前工会工作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建设一支善于治党治国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对于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认识和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以理论创新推进工作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会工作最突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其最鲜明的标志,就是适应党的理论创新要求,以新的实践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强调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内容。我们要以这些重要论述为指导.扩大基层民主,保障职工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深刻分析和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世明 《中国工运》2006,(12):14-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工会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做到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思考一,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而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制中居领导地位同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将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党整风活动纳入时间的一维视野中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整党整风必须结合党的事业,准确把握形势;要时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民主参与;必须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更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党的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 80年间取得辉煌成就 ,是因为她始终追求马克思主义这种唯一正确的信仰。我们党对正确信仰的追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形成共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诞生 ;把正确信仰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新中国诞生 ;实践正确信仰 ,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坚持正确信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要求 ,建设永立时代潮头的中国共产党。只要执着追求正确信仰 ,中国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工会工作。百年来我们党已积累了领导和推进工会工作的丰富经验,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把领导工会工作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坚持把密切联系和团结职工群众作为领导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把依法依规办事作为领导和做好工会工作的坚实保障。当前,面对世情国情等的深刻变化,党在领导工会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借鉴历史经验,新时代必须进一步形成科学的理论引领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协同参与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以促使党的工会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5.
工会组织是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推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当好建设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基石,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应当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以劳动者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为理念,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建立健全共商共决机制,积极促进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成果.这条道路的开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是在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探索所取得的,并成为中国工会...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国家与工会三者有着共同的发展主题、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从党、国家与工会关系的实质中,明确工会发展的定位;从党、国家发展的道路中,明确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从党、国家发展的经验上,寻求启迪,拓展思路。接受理论指导,获取经验支持,掌握科学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深化研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要想中国化,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0多年历程中,党不断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径、新经验,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党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关键时期。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困问题,贫困不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会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员工持股制度不失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现阶段亦在逐步实践当中。本文拟从介绍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员工持股制度概况入手 ,分析其从确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及立法模式 ,探索借鉴其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以充实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