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商人”的终极定位 《褚时健传》出版前,作者周桦发来40万字书稿并邀我写序,我夜不能寐…… 20世纪90年代,我从媒体上得知褚厂长的名字.他领导下的玉溪卷烟厂,通过技术革新和精细化管理,让红塔山成为和三五、万宝路等洋烟并驾齐驱的国内第一品牌.在万科年营收只有20亿元的时候,他的厂已经做到了300亿元利税.我虽然不抽烟,但对这位商界奇人心生敬佩.  相似文献   

2.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就不一定是你!”  相似文献   

3.
陈立元,1951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辽宁省抚顺市.“个子不高,忠厚内向,但是心里有大情怀.”这是陈立元对父亲的印象.因“九一八”事件,日本人侵略中国,他父亲少小离家,流亡关内. 陈立元的父亲是一位桥梁工程师.因为经历了国破家亡,他参加工作后,将全部热情都用到了为国家建设出力上,没日没夜地工作.陈立元记得,父亲在世时爱唱三首歌:《满江红》《松花江上》《歌唱二郎山》.至今,他还能回想起父亲的歌声.陈立元深沉地说:自己成长中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为人处世的方式,很多是从父辈那里传承来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每天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其工作难度大,且对政治品格和政策水平要求高。但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群众有水一样的柔情,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为什么他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他能在“受苦受气”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他的一句话成为感动中国的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在这“做人”和“做官”之间,在这“像”与“不像”当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张云泉用他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5.
王娜 《法人》2006,(4):112-113
3月底,第一本博客图书面市,书名为《敞开心灵的大门》,作者潘石屹潘石屹要将自己这一年多来写的博客出本书,书名最终定为《敞开心灵的大门》,据悉,这是中国第一本博客图书。其妻张欣给他写序,在序中,张欣说:“去年圣诞节我们一家到伦敦去,住在饭店里,没有书房,每天我都看见潘石屹一早起来走进卫生间,嘱咐孩子们不要去打扰他,就听见他在  相似文献   

6.
郝吉林 《政府法制》2014,(24):25-25
1982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他批评当时党和国家组织机构臃肿,“许多人员不称职、不负责”,“不改革得不到人民赞同”。  相似文献   

7.
在不为公众熟知的书画江湖,郭庆祥和范曾先后投下了两块石头。 郭庆祥,是个在某场拍卖会上跺跺脚、收藏界的地面都会抖三抖的人物。他投下的那块“石头”,是一篇题为《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的文章。在文章中,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范曾。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莫尔1516年写了著名的《乌托邦》一书,批评当时英国的社会制度,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理想社会——“乌有之乡”,从而成为英国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当时英国的社会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流行一句著名的俗话:“国王不会作不法的事”。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莫尔揭露,当时英国国王和专事阿谀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按着“释名以章义”的原则写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这就是他以“文心”书名的由来。觅取美名而垂青一个“心”字,是不是别有深意,或者说是寄托呢?看来是有的。有一段尚未引起注意的闲文,似不应放过,这就是《序志》篇的“赞”。其语曰:“生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91,(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读了《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稿件后,写了一段意见,希望法院干部都看一下此文,并建议在内刊上组织一次“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讨论,要求各区县法院及高、中院各庭、处、室负责人带头参加。《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题为“当我前来要求信访接待时…”的文章写了些什么呢?是要求对来信来访者做到“四要”:要尊重、要理解、要关心、要帮助;实行“三不政策”:不打回票,不踢皮球,不打官腔;要在时间上赶一下,节奏上快一步,效率上高一点;对来访者做到三点:交点政策,出点点子,指点迷津。这些意见和要求不是专对司法部  相似文献   

11.
来稿须知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 1999年 1月颁发的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的通知精神 ,本刊敬请来稿者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于文末。文中引文处的序号 (上标 )与参考文献的序号须对应 ,用方括号“[  ]”标示。参考文献的写法 :作者 ,题名 ,期刊名称 ,期号 ;作者 ,书名 ,出版者 ,出版年份。所引著作中的页码一律写在文中引文序号后面 ,用小圆括号标示 ,如“[2 ] (p.3 0 2 ) ”等。2 .注释是对来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一律写在该页地脚 ,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几乎都是多面手,鲁迅、郭沫若、郑振铎等,既是作家又是翻译家。茅盾也是如此。他的文学生涯就是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始的。茅盾21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而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开始翻译和介绍大量国外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居多,出版过《雪人》和《桃园》两部译文集,此外还译有中、长篇小说以及散文、剧本等。然而,对茅盾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个人翻译多少,而在于如何组织大家的力量系统地、经济地对外国文学进行有选择的翻译,鉴于此,他和郑振铎、叶绍钧等12人于1921年组织了文学和翻译团体——文学研究会,并对《小说月刊》进行了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3.
雅克.巴尔赞是美国史学大师,他以三十多部文化史和文化批评论著蜚声世界。《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以下简称《从黎明到衰落》)[1]是他27岁时酝酿撰写、直至93岁才终成夙愿的一部巨著,一经面世,便广受好评,甚至被称为20世纪的“文化圣经”。该书论述了  相似文献   

14.
遮丑之丑     
美和丑是对立的统一,有丑的地方必定有美,有美的地方也必定有丑。至于丑的比重有多大,不在于人们怎样包庇丑、掩盖丑,而在于如何认识丑、改变丑。 这样的话讲了不知多少遍,但还是有些人听不进去。据6月10日《经济日报》报道,在河南省泌阳县召开的全县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该县的一位县委副书记竟发出这样的高论:“谁写泌阳县的批评稿,就是败坏了泌阳形象,谁就是泌阳的败类!”连江泽民总书记都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倡“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发扬光大“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而这位县委副书记,却视批评为洪水猛兽,并推出“批评”就是“败坏形象”,“败坏形象”就是“败类”的封杀公式。这样的大棍,谁见了不害怕?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6,(8)
本期发表的李光灿同志“从世界法律史的比较研究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文,是他为《唐律疏议·译注》写的序中的一节。该节主要从此较法律史和法制史的角度,指出《译注》的出版给攀登中华法系高一级的峰岳,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序全文一万多字,本刊将分期予以发表,以资治法制史和比较法研究者参酌。  相似文献   

16.
一份奇怪的小报 1994年9月,一份名为《电子世界》的小报被送到中宣部最高级领导的办公桌上,这是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小报。 在该报的第三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份“万能镭射影碟录像带目录”。该目录分成A、B两类,B类片全部是色情片,如:《畸态怪恋》《床上接班人》等,共有110部之多!还“特别”注明:“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者。”目录的说明处堂而皇之地写着:“该录像带保证带长在45分钟以上,保证B类片未抽剪。”“汇款单附言栏内只写出A或B类的序号即可,不用写片名…”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经对《儒林外史》作过系统研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小说旧闻钞》和一系列杂文中,他对这部小说的作者、思想意义和讽刺艺术特点等等,进行了极为精辟的分析。1935年,针对资产阶级买办文人关于“中国没有伟大文学”的叫嚷,鲁迅在《叶紫作〈丰收〉序》中深刻指出:“《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象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这段话,对《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作了总的评价,对民族虚无主义者进行了严厉批判,为《儒林外史》的研究工作指明了路子。  相似文献   

18.
早些时候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到《替中国人之一种矛盾现象作解释》一节时,多少有些吃惊。这个法国的老孟很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那么“礼”与“骗”之矛盾,孟德斯鸠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中国人贪利之心是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19.
署名     
孙雷是刚分到局宣传处上班的大学生。一次,他写了一篇新闻稿子送到报社。编辑看过之后说稿子挺不错,准备用,但让孙雷把稿子先拿回去签字盖章,说是核实新闻材料的真实性。孙雷回到单位,他拿着稿子走到宣传科长罗一明的面前,谦虚地说“:罗科长,我最近联系生活写了一篇小文章,您帮我看一看?”罗一明听了,有些感到意外“:哦,你也写起新闻稿来了?”说着他接过孙雷递来的稿子,坐在座位上认真地看,还用笔在上面修改起来。看完之后,罗一明喊过孙雷说“:你的稿子写得不错,但有几处不恰当的地方,我都改过来了。”孙雷向稿纸上扫了一眼。稿子没有什么改…  相似文献   

20.
过去对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阴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没有严格控制,在审理时,有少数干部及其家属,有的还让青少年到场旁听,散布了不良影响.有的在旁听后竟说:“性自由了,性解放了,就没有强奸罪了”.在清除精神污染斗争中,对此问题引起了院领导的重视,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认真组织干警学习《邓小平文选》,提高大家对清除精神污染重要意义的认识;②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由参与案件审理的干警负责,坚决禁止其他任何人到场旁听;③对不公开审理而公开宣判的判决书要求作到“三不写”,即:不写犯罪的具体细节,不写低级下流话语,不写受害人的名字;④参加不公开案件审理的干警,不准向社会上任何人传播不应该传播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