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对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错误回答。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目的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枝节代替主流、以臆想代替史实,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歪曲和消解,扰乱人们的思想。近期这股思潮再次泛起,抛售"历史迷雾论",其现实针对性和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其本质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予以揭露和反击,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密切关注互联网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动向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一种有害思潮。它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以支流代替主流,进而歪曲历史、消解革命、否定崇高。历史虚无主义拿历史做文章,目的却不是为了深化历史研究,而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与历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是歪曲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历史虚无主义",进而以更加彻底的形式否定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害和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绝非什么一般的思潮或流派,而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和散布,以否定共产党领导、搞乱社会主义国家人心、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目的,以攻击、丑化和污蔑人民革命及革命领袖、英模人物为核心,以"重新评价历史、书写历史"为幌子,以"碎片化"甚至胡编滥造、"恶搞"历史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湘潮》2020,(1)
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虚无历史颠覆价值观念、颠覆政权和社会基础,是一种攻击的武器和斗争的手段。习近平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必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7,(6)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历史、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党史,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按照自己的政治诉求,随意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现阶段,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淡化虚化丑化,以"四个自信"讲清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贯通历史与现实;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史国史的本来面目,以"六个不能"作为评价党的历史人物的标准,不断深化党史国史研究。学习习近平关于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和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武器,坚持"两个维护",加强监督机制,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同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重点放在攻击近现代中国革命,否定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要包括:美化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告别革命”,颂扬改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对近现代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引导人们自觉抑制其消极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暗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与"实"的双重特征,就其"虚"而言,是要通过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党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段历史、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等手段来虚无党的历史;就其"实"而言,是要采取怀疑党的指导思想的真理性、质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否定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等方式来否定党的领导。这种思潮带有明显的迷惑性、欺骗性和渗透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滋生和蔓延,直接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维护好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紧迫任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利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科学革命观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去澄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性危害;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术实践话语、媒体监管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研究和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特指一种主要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近年来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根源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追根溯源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从社会根源讲,它具有复杂的国际和国内背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它试图通过对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奋斗史,从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文章在梳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注起的过程、深刻解析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教育者主体、大学生自身和新媒体传播等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高校理论战线》总编辑、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田心铭在最近一期《红旗文稿》发表《识别历史虚无主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文。文章指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中国走什么道路,坚持还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争。只有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实质,以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制度。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质疑革命导师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性贡献,否定民主集中制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散布民主集中制"过时论",企图从根本上颠覆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认知,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引向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否定人民革命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所谓"告别革命"论,既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它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是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王玉周 《前线》2013,(9):41-43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蔓延泛滥之势。一些人肆意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否定人民革命斗争,质疑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诋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攻击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其目的是宣扬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主张。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这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为当今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看,3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实现"振兴中华"的期盼真正变成了现实.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看,改革开放30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显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真正找到了答案: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