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尹建军 《求索》2010,(7):119-120,213
老子哲学从"自然"之境出发,阐释了万事万物普遍联系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性。老子哲学的"玄妙之境","澄明艺境"这世界本原开启了物我一体、相契相入的传统文化的大门,构筑成了中西文明的最高境域"不可言传、只可体悟"的自然澄明境界。  相似文献   

3.
徐慧珍  彭公亮 《理论月刊》2002,(9):43-44,49
陶渊明诗中的哲理诗思与海德格尔哲学的诗意相通。陶渊明《饮酒》诗的意旨在于对沉沦于世的生命如何获得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无蔽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4.
蒋冰清  ;刘宇红 《求索》2008,(3):199-200
海德格尔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他从存在之思来思考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未被遮蔽的存在的真理;语言是存在之家;人言对道说的应合与思诗和一乃是通向语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末期开始,以至包括整个20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诗化哲学的潮流.尼采以非理性主义为引导,把哲学第一次牵入诗的领域;海德格尔则用诗来澄明存在,在存在-思想-语言的逻辑延续中寻求到了诗的位置;德里达更是通过对隐喻的阐释,使哲学和诗学圆融贯通.诗化哲学进程是在对传统哲学的否定中而展开的,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引起了哲学及其表征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诗性解释不仅是海德格尔解释学的精义所在,也是他的本体论解释的实践成果,并由此开辟了哲学和美学阐说方式的新的体例。一般解释学始终贯彻着诗性精神,这种诗性精神在狄尔泰那里是"萌芽",在伽达默尔那里是"变体"。"诗性相对主义"通过"变体"溶解在解释学的历史性和相对性范畴中,导致了"诗性真理"与"方法论"的双重窘境。出路也许是:"真理"与"方法"的相对区分和双重建树。  相似文献   

7.
钟华 《求索》2005,(9):147-149
在海德格尔诗学中,“冥合主客体”、“纯境域构成”的思维模式与《庄子》“周蝶莫辨”、“万物皆出入于机”等思想观念;“不顾存在者而思存在”的思想方法与《庄子》“离物体道”的主张;“A即A本身且A非a式的去蔽法”、“A即非A式的对立者之相互缘构法”等表达方式上与《庄子》“非—非非式的遮诠法”、“因彼立是,两行以明法”等等之间,都存在着深刻的学理联系。  相似文献   

8.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9.
追问存在的意义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后期走入语言,敢语文-存在思想。他通过词这分析揭示了存在与语文的源始统一性。语言的本质在于存在之言说即道说。思存即思存在现象学地展现和给予亦即存在之历史,存在历史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亦是此在的家,存在在语言中生成并保持其本真历史。  相似文献   

10.
赵欣 《求索》2008,(6):171-173
唐代诗僧皎然的诗学思想其论述范围之广、探讨问题之细致都远远超过当时纷繁驳杂的诗格类著作的水平。其对于“境”与“意”的精准阐述在中国传统诗学史上影响深远。此种对“境”与“意”的分别论述更为清晰地显示出禅、玄理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生发意义,并进一步呈现出中国诗学中意境理论的初始状态。分别考察皎然的“境”、“意”理论可以一窥唐代诗学,乃至中国传统诗学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形而上学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理性特征。海德格尔对语言哲学情有独钟,在语言的领域里面找寻存在的踪迹,在他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让我们迷失在主体性的迷雾当中。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既不是一种表达,也不是人的活动,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并不是语言,就其本质,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语言思想:语言是一种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2.
刘克稳 《新东方》2012,(1):56-60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详细论述了他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哲学思考。从艺术的现实性出发,他彻底批判和剖析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之艺术观,反对将艺术作一种对象性的审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存在论意义上的艺术观,艺术的本质乃是真理的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就是诗。但是,令人费解的是,海德格尔的最终结论却是:艺术是一个难解的谜。他也无意于揭开这个谜。笔者认为,要揭开这个谜,必须从思想之内在力量和现实的处境来加以着手。  相似文献   

13.
罗璠 《求索》2007,(5):135-137
无论是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哲学和诗性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在文化的历史之境中不断分化、交融,共同建构起人类的精神大厦。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来看,其分化与交融的历史轨迹可以从理性范畴的主奴关系;美学的抗争;思与诗的对话三个层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诠释学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娜  杨广学 《青年论坛》2004,(2):114-116
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显示,尽管各种治疗方法在理论基础上不一致,但治疗过程中实际的人际互动有可能会产生相似的治疗效果。这对于心理治疗专业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悖论。本文探讨了根据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含义,提出了心理治疗的诠释学模式或取向,并讨论了治疗性对话中的叙事、修辞、释义的诗性维度。  相似文献   

15.
《诗》是孔子所编订的文本之一,在后来儒家的传统中形成了一种“诗教”传统。在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孔子的《诗》教何以成为一种教化。这里核心在于《诗》的本质与教化是否一致。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是化单一为普遍的过程。而就《诗》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情”,即诗咏情;二是“言”,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三是“思”,即是《诗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诗之“情”中,有作为单一物的“情欲”“情绪”,以及作为普遍物的真情。《诗》通过对情欲和情绪的扬弃,使学者对“天涯共此情”的真情进行把握,从而化掉了单一的方面,获得了普遍性的规定。就“言”的方面,《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促使单一的对象从个体之域走向公共之域,成为普遍物。而“思”则是以“喻”的方式,主要是主体的领悟和阐释,使得“道”向主体自身敞开,这就使得处于幽暗的直接性之中的“道”走向了现实的普遍性,在主体的“思”中澄明和彰显。由此可以看出《诗》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李希  廖宏昌 《求索》2010,(11):191-193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将对生命的体悟融入诗中,形成了"本真"的生命境界。陶渊明生命"本真"的形成一方面源于诗人自身生活经历的积淀,另一方面源于作者儒、道之社会文化底蕴。郭象"独化"哲学作为儒道二者融合的产物于是对陶渊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陶渊明"本真"的生命追求与郭象"独化"的哲学气韵是同一文化脉络下桴鼓相应的共同产物。这也从人性方面反映了陶渊明"内儒外道"、"游外以弘内"的文人气质,正为郭象"独化"生命哲学之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7.
"审美无区分"是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与美学的基础性思想。"审美无区分"思想渊源之一是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是虚假的主要来源,因此艺术不能达成对真理的认识;其二,坚持艺术与审美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艺术应该为理想的人格教育服务。伽达默尔肯定并吸收了柏拉图的艺术和审美的道德原则、政治原则,认为艺术的标准不是纯粹审美的。同时,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艺术模仿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艺术也是认识真理的必然之途。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审美意识理论的扬与弃,是形成其"审美无区分"思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存在”不是任何形式的“存在者” ,而是“意义之放光辉” ,因而是“缘起”的、需要“被揭示”的。“语言”的本质在于“道说”。“道说”乃是“让显现和让闪亮意义上的显示”。正是借助“词语”的“道说” ,“物”才“被赋予”了“存在”。所以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本文从八个不同角度阐发了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 ,以及它所蕴涵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技术即无家可归的年代,海德格尔经验的是非诗意的居住,他因此期待还乡,期待诗意地居住于语言的家园中。海德格尔"诗意的居住"的思想显现于其晚期的语言思想中:语言不仅道说而且沉默;在对语言的倾听中形成了诗与思的对话;能死者接受天地人神语言四元所给予的尺度,从而能够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诗意的居住"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思考当代的环境问题,促使我们建筑当代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陈芷烨  ;徐孙铭 《求索》2008,(7):94-96
老子道的混沌性给人们理解老子哲学带来很大困难,由此导致对老子哲学的定性,要么徘徊在唯物与唯心之间,要么径直认为老子哲学为消极哲学的典范。我们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揭示出道与万物之间的双向敞开的关联及道、体道者所显现出的外在形象,是理解和把握老子之“道”的关键。天道敞开自己,化生万物;人道敞开自己,在回归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并由此而产生对生命存在之源—道的敬畏之情。这种对世界、生命的敬畏态度是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