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2.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二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声也。诗可以言志,抒情诗更充满炽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进发,在古人是颇讲究的,我们不妨把这叫做抒情的方法,本文试图谈一谈这些方法。 一,“情以物兴”的抒情方法。 情以物兴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毛公为《诗经》作传,就阐述了这种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似文献   

3.
刘铭 《青年论坛》2010,(3):133-135
《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受到儒家“诗教”理论的深刻濡染,在创作中特别突出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一方面,作者对封建政治进行了美化;另一方面,又大量暴露了它的罪恶。此外,作者在创作中还很好地贯彻了儒家“诗教”的‘‘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传统。  相似文献   

4.
孔子删诗问题,是孔学、《诗经》学研究聚讼千年的悬案。孔子曾正乐删诗,今本《诗经》是孔子编定,此事载于《史记·孔子世家》。唐宋以降,否定孔子删诗之说渐兴;“五四”以后,其说更盛。(参见《古史辨》第一辑)解放后出版的文学史及有关论著,也多认为孔子未曾删诗。关于历代反对孔子删诗说的理由,大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所持论据,初看似有理,如深入推究,则都难成立。管见以为,孔子删诗正乐之案,应予重新评判。  相似文献   

5.
谭先进 《当代广西》2006,(14):60-60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  相似文献   

6.
僧诗与禅文化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作用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中国古代重诗教,《论语》里“不学诗,无以言”、“始可与言诗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句子,都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佛教,意思就是佛陀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如同中国的儒家孔孟之道,其实它们有许多观点和方法是相同的。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得智慧,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在佛经里有一个术语,梵文音译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现在通…  相似文献   

7.
诗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的文学艺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南朝梁钟嵘《诗品》)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诗,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吟咏情性,是诗歌主要的题材。古语说得好:"诗言志,歌咏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相似文献   

8.
“时然后言”与“慎于言”──从《论语》看孔子的两条言语交际原则鲁金华孔子的言语交际原则,是孔子言语交际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儒学的经世风格与伦理精神在言语交际领域的体现。据对《论语》所载“夫子自道”的综合考察,笔者认为,“时然后言”与“慎于言”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礼乐文化,“礼”所以修外,“乐”所以修内,礼和乐共同指向道德教化,在社会功能上殊途同归.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礼乐教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传统启蒙教育中,礼乐教化是教育的主要形态.诗言志,歌永言,诗教与乐教以其艺术化的形式成为了德性教化的理想工具.传统启蒙教育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张通过以“诗教”和“乐教”为主要实施形态的美乐教育,旨在培养出美善合一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所谓“诗教”(或日儒家诗教),虽然与孔子本人的思想有着极重要的内在联系,但其对诸多具体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却又与孔子很不相同,它实际上具有汉代儒学的性质,或者说是烙有汉代儒学鲜明印记的儒家文艺思想。作者对“诗教”与孔子思想之间的重大差异作了深入探讨和比较,对“诗教”的思想性质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准确地理解儒家诗教观,首先须区分普遍意义上的诗与文本意义上的诗。儒家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是对志、情的抒发。从生命存在的角度而言,情感是人类生命意志的经验性显现,诗歌是对生命意志的表达。志、情是合一的,是对人类生命意志的整体描述。志与情的区别是在人类情感内部显现的,分指情感的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儒家认为道德教化须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其关键在于恰当地抒发情感,而诗歌则被认为是其实现途径。诗教作为上古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便开始衰落,原因有三:礼乐制度的崩溃,诗歌的经典化与审美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马洁 《理论月刊》2007,(4):139-141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从文论的角度来看,《观卦》中“观我生”讲求的修美己德与文论中关于创作主体道德修养息息相关;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又需要创作主体有广博的识见;“观民设教”的教化思想直接启发了汉代风化说;观物取象又是古代文论关于“心物”关系的最早展现。《周易》之“观”的观者、观物方式对于古代文论创作主体论的诸多方面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受孔子以《诗》为教的直接影响,孔门弟子多勤于研习《诗》,如子路、南容、曾子等勤于诵习《诗》。就在诗学造诣上来说,孔子十分赞赏子夏与子贡对于《诗》的领悟程度。子夏传《诗》实有两个层面,一是实践中以《诗》教授多位门下学习者;二是理论上作《诗序》。子夏之外,孔门其他弟子对于《诗》学传播、传承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这方面以子贡和曾子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为政》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未之不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言之所以为言也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  相似文献   

15.
儒家诗教说的核心是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把诗歌当作服务于政教的工具,以“葳谏”、“美刺”为重要的创作原则和批评原则。本文拟就儒家诗教说在唐代的推行情况略作描述,并就其兴衰原因作一番探讨。 也许是因为儒家思想在玄学大兴的魏晋时期首次受到冲击,继之而来的以“缘情而绮靡”为主要特征的南朝文学又仿佛在实践上与之唱着反调,于是,在国运短祚的隋朝之后建立的唐帝国,就不单在政治经济方面承袭隋制,而且在文学上接过了隋  相似文献   

16.
比较毛泽东与高尔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之说,前者属于中国文论传统的意象话语,体现为立足“言-象-意”之辨的“言-不言-言不言”与“情(物)-物(情)-情物”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后者属于西方文论传统的形象话语,体现为立足“言-意”之辨的“言-在”与“主-客”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反”二元体系结构。毛泽东移植高尔基“两结合说”,解构其二元体系结构而纳入中国文论传统的三元谱系结构,体现其潜意识的“西方文论中国化”意愿。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8,(3)
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其中涉“梦”诗词自然不少。因为写诗必定要动用感情、认真思考,概因“昼则思之,夜则梦焉”。提起梦,就不能不谈其集大成者《红楼梦》,书中涉“梦”最多的当是诗词歌赋,而诗词歌赋涉“梦”最多的一回则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该回涉及对联7副、判词13首、歌词15首、赋1篇。其它涉“梦”的诗也不少,贾宝玉《四时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其毕生精力广泛收集、研读、整理、删修了上古留存下来的六部文献:《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在从他出生前2500年的文化遗存中,寻找构建儒家思想的渊源;二是以此做为教材来教化他的3000学生。因而,孔子成为集上古文化之大成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黄公是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高级领导干部、德艺双馨艺术家、著名书法家。黄公篆隶楷行草均优,行书尤长,其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已出版两本个人书法作品集。他还是优秀诗…  相似文献   

20.
《全唐诗》卷二七二——二七四《戴叔伦集》中收录有《冬日有怀李贺长吉》诗。清王琦《李贺歌诗集注》首卷亦收录此诗。长期来,对此无有疑之者。我们认为此诗是误收的。此诗的作者不可能是戴叔伦,其所怀的人也不是李贺。试申言之,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一五言律诗《冬日有怀李贺长吉》全文如下: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 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这诗有几点值得注意:(1)作者所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