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莉 《传承》2011,(6):18-19
由邓小平同志筹划并亲自命名、组建、培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于1949年6月12日在上海成立。"西南服务团"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廖广莉  汤溢泽 《求索》2010,(7):193-195
当下文学史研究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文学史观内存的缺点外扬出一些裂痕,其中之一在于放逐了"民国文学史",破坏了中国文学史体系完美性。造成此类局面的原因一是学人遮蔽了"民国文学史"在时空上的绝对性,二是丢失传统的名实观,残酷贬谪"民国文学史"。笔者在此纠昔日观点之偏误,并从语言学角度论证"民国文学史"建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1949年10月1日为界,文学史家将中国新文学划分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这种划分法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新文学由"现代"向"当代"的转变,既引起了作家队伍的分化,又使新文学的性质、发展方向、创作手法、思想价值发生了转变。然而,依靠政治力量而促成的这种转变,使得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存在诸多的矛盾与悖论。同时,这种转变看似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区分开来了,但实际上二者在文学自身的逻辑结构、精神传承上仍存在血肉般的联系,这值得新文学史研究者反思。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中央和地方隆重集会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1949年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程中写下浓重一笔,存在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亲拟《转发松江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的电报》,要求各地"一律仿照办理"。 人民代表会议盛况空前1949年5月13日,松江县城解放。5月17日,宣布成立中共松江县委员会、松江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20世纪中国的"现代文学"概念,不仅是对一段文学史的命名,而且是对一套特定的文学价值观的概括性表述.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学活动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不但改变了这段文学史的原有框架,而且也从某种程度上形成对这种价值观的冲击和超越.这里所做的,首先是对一种已然发生的文学史事态的描述,但其最终目标,却不独从较深层次上揭示中国文学的当下状况,而更在通过这种揭示对它的未来发展做出尽可能前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的考察》、陈芳明《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与台湾风格——台湾新文学运动史导论》、黄琪椿《日治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下之乡土文学论争与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上半叶,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8月11日,中国国民党组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创建;1926年7月9日,北伐开始;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8.
陈昭明 《前沿》2012,(2):143-144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新型文化范式,以其仿造性、草根性、自发性、反叛性等特点借助网络等新媒体而愈演愈烈。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然而山寨文化发展到文学领域却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倾向,"山寨文学"被诠释为"抄袭",当代文学必须走出"山寨文学"的误区,有选择地去借鉴山寨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的观念调整,推动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和文学史的重写,在现代文学研究开放性、世界性的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思潮类型的细分和过度性阐释对文学史整体的遮蔽,重外来文学思潮轻传统文学精神的偏失,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特殊性的怠慢,说明我们应该正视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系统中寻求文学思潮的知识谱系才是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10.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址曾是清代皇家的几处园林遗址。其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最初是利用美国退归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的,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  相似文献   

11.
王金双  范晓霞 《前沿》2012,(11):186-189
林纾及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除了外部的时代社会原因外,最关键的是他出色的译笔及极富个性化的"误读"。正是学界对其毁誉交加的"误读",成就了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容忽略的地位。林译小说中的"误读"大致有时代社会、合作者及个人等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关于“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讨论曾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早在1985年就有学者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新文学整体观”概念,力图重构现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轮廓。如果说当时的许多提法都只是论者对文学史写作超前的敏锐觉察和感性把握的话,那么在经历了十多年文学史写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后,从学理和技术的层面对传统的文学史分期提出质疑和反拨并重构全新的文学史创作观,无疑是合理而又可行的。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由章培恒、陈思和教授主持的"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刚好与许多学者对上述问题的兴趣不谋…  相似文献   

13.
留美归来的高材生苏起,1949年10月1日出生于台湾台中,祖籍浙江杭州。弟弟苏永钦曾为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主委,2009年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妻子陈月卿,为台湾著名电视主播。1971年,苏起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在学期间,曾任政治大学学生代联会主席。  相似文献   

14.
徐立钱 《前沿》2013,(10):147-149
在正统的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巴金小说《家》里的觉慧历来是备受赞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过考察作者本人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可以发现文学史所塑造的可爱的准革命青年觉慧的形象有待于重新认识。论文首先追溯了1949年以来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所塑造的觉慧形象,接着从作者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觉慧作为从封建大家庭蜕化而来的一员所固有的缺陷。最后通过比较《家》中的觉慧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引出"如何启蒙"这一在今天看来依然重要但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富明 《求索》2013,(4):153-155
异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比较研究是跨文明研究的一个重方面。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认为同一文明圈中的文学具有可比性,而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是否具有可比性则持怀疑的立场。这样看来,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则缺乏必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只有解决异质文化之间比较研究的合法性问题,才能通过"跨越"和"沟通"实现中西文学的相互了解和认识。传统研究框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于其理论方法囿于求同性的窠臼,而对变异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跨文明文学研究的背景下,文学的可比性内涵应该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殷晶波 《前沿》2010,(3):171-173
文学本质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任何一种文学理论经,首先都要解决文学的本质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属于文学的元理论。这"规范着其他文学理论问题,影响着文艺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对文学史的简要回顾、探析与前瞻,对文学本质加以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试论《自由中国》的文艺栏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11月创刊的台湾政论性刊物《自由中国》,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提供了大量颇具艺术品味的作品,并为台湾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范式。目前两岸的台湾文学史著述中,谈及50年代的台湾文学,多是简单划一地谈其战斗文艺。有关《自由中国》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政治或经济等问题上,很少从文化和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自由中国》的文艺栏为分析场域,试图回到历史现场,探悉其与台湾文坛的密切关系,力求再现50年代台湾文学的多元风貌。  相似文献   

18.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对伪满洲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长远的学科建设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悦读     
《创造》2016,(11)
正《穿过云层都是阳光》贾平凹文学对话录本书是对贾平凹三十年文学创作的回顾,内容涵盖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思路、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幕后故事等。对话将其作品放到他整个文学创作历史中,进而放到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外文学史中加以考察,探寻贾平凹三十年来在文学创作上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回归之路,重新定义其作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亚明 《求索》2011,(7):191-193
在近现代文学转型的交汇点上,梁启超所倡导的文学界革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文学史意义,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梁启超既承接了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传统,又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上的滋养和创作上的引导,确实无愧为沟通两代之间的桥梁。以梁启超的文艺观和文学活动来观照中国文学之古今演变,将从新的视角重建晚清与"五四"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