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备受世界关注.近年来,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频频产生摩擦,双方对区域合作机制的认知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外学者借机鼓吹"中国分裂东盟"论,把当前东盟内部的不和谐全部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有意分裂和边缘化东盟.通过对相关观点的分析和解构,可知"中国分裂东盟"这一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一方面,东盟正在发展为一个更加团结的共同体,东盟的"中心地位"通过坚持内部合作和发展对外关系得到了双重保障.另一方面,中国依然需要一个团结和有作为的东盟为其发展提供经济、安全、战略等方面的支持,因此中国不可能也不会分裂东盟."中国分裂东盟"的论调之所以会有一定的市场,实际上反映了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正在加剧,中国—东盟关系遇到了新的挑战并进入"瓶颈期"的现实.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双方经贸关系发展的动力不足,有关南海问题的纠纷常态化,东盟未能及时适应中国积极有为的对外政策,中国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深了东盟的恐惧与不安,中美关系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以及东盟各国国内政治进入复杂多变的状态等.为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疏导和化解东盟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既要提升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水平,也要管控分歧以稳定南海局势,还应重新调整与变化中的东盟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东盟反恐合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雪峰 《东南亚研究》2003,(3):23-25,32
"9·11"事件后,为了配合美国在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以及出于东盟自身反恐和寻求安全的需要出发,东盟成员国之间,东盟与美、中、澳等大国之间,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但由于受到宗教、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东盟联合反恐成效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9·11"事件后美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从遵规到立规的变化过程,认为25年间东盟是以融合的方式、由辐射的途径、借支点的结构规范了中国的行为。文章尝试将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具体化,使"和"文化理念与东盟融合的方式相通、"一带一路"战略与东盟辐射的途径对接、"亲诚惠容"政策与东盟支点的结构交融,为地区性国际组织与区域大国的互动,提供一种具有东盟特色并包含中国智慧的解释路径。通过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与东盟间的规范方式和规范方向,将双方共同规范地区秩序的方法可操作化,实现由东盟规范中国,向中国与东盟共同规范地区秩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在2010年之前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本文采用经验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7.
东亚合作论坛 论中国亚洲地区主义战略的构建及影响因素 邓显超徐德荣(2一4) 浅议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肖茂盛(2一10) 东盟一日本关系发展演变中东盟的认知转变 许梅(2一14) 多边主义与东亚高政治合作肖刚(5一4) 略论中日关系中的能源因素李昌新(5一11) 浅析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提供公共产品的若干问 题王勇辉(5一16) 明智的选择—试析韩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乔刚(5一20) 东南亚问题评论 文化、政治与腐败—关于亨廷顿论新加坡有效治 理腐败原因的一点质疑李路曲(1一4)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模式分析吕元礼(1一7) 印…  相似文献   

8.
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2001年11月东亚领导人会议("10十3"会议,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会议)在文莱召开,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本文对东亚合作的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与东亚合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正>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成为学界和政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收录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范佳睿和翟崑以规范为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与东盟关系从遵规到立规的变化过程,提出应推动由东盟规范中国,向中国与东盟共同规范地区秩序的转变。该研究有助于实现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东盟方式":现实与神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盟方式"的赞誉和批评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因此"东盟方式"也有其一定的现实性与神话性.前东盟秘书长舒云路所强调的法制以及著名学者阿查亚的"本土化"概念都为观察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新视角,作者主张使用历史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东盟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