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美元和欧元为"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对货币错配测度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实际货币错配总额,因为其考虑到了债权性货币错配的存在.研究表明,债务性货币错配水平的急剧上升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东亚官方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则引致了债权性货币错配和新的金融风险.国际主要货币,X2率变-化不仅使得东亚的货币错配更为复杂,而且使东亚货币当局在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陷入两难境地,这凸现了全球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和扩大.  相似文献   

2.
高倩倩  郑建军 《德国研究》2012,27(2):92-103,127
本文首先从短期动态角度分析欧债危机以来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受到的一些冲击,然后运用LAC准则从中长期制度视角揭示欧元体系的效率缺陷与欧债危机、欧元国际地位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了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国际地位受到拖累的一些证据,但总体来说这种拖累还相当温和.在利用LAC准则考察欧元体系效率时,我们认为欧元体系在失衡调节的充足性、对称性和国际流动性的充分可得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欧债危机爆发和持续的重要原因,并对欧元中长期国际地位构成强烈制约.  相似文献   

3.
以美元和欧元为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对货币错配测度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实际货币错配总额,因为其考虑到了债权性货币错配的存在。研究表明,债务性货币错配水平的急剧上升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东亚官方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则引致了债权性货币错配和新的金融风险。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不仅使得东亚的货币错配更为复杂,而且使东亚货币当局在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陷入两难境地,这凸现了全球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和扩大。  相似文献   

4.
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在国际金融领域进行联合干预的有力工具。欧洲货币体系形似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实质不同;它形似1972年4月的“蛇”,而实质不同;它形似特别提款权,而实质不同。事实证明,欧洲货币体系运转情况良好,它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新体系赢得了成员国通货汇率的相对稳定性;第二,欧洲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内部稳定;第三,欧洲货币单位的私人运用育着飞速的发展。欧洲货币体系最大的缺陷乃是使那些没有参加欧洲货体系汇率机制的成员国货币补偿金额的计算变得更为困难。我们认为英国参加新体系汇率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单一欧洲文件》的草拟、通过、和批准将大大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而实现这一文件则要求加强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正处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中,而且很合适作为末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可能的模式。我仍然坚持我以前所作的结论;“尽管道路不管平坦,欧洲货币体系将是大育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5.
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从市场的角度看待货币,认为货币是交易媒介,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观点,本文从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属性出发,指出货币具有国家和权力的特征,它反映建立在国家权威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关系.货币是真实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货币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遣者.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不仅能为货币发行国带来现实的铸币税和金融服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货币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的货币政策的主动权,并得以主导国际上货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长期影响别国的经济发展.此外,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一个倾向于货币发行国利益的国际金融体系.大国谋求不断扩大本国的货币漉通域,并竭力排斥别的国家竞争和取代自己的位置.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本文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地位,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就目前来看,中国尚不具备走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条件,而选择符合亚洲共同利益的区域货币合作路线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处在一种“无制度的制度”之中,特别是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货币制度,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缺乏自律,导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众所周知,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场货币危机。正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日本东京大学河合正玄教授指出的,亚洲各国采用的“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加速日元国际化,促进亚洲货币合作被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更加严肃、紧迫地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在经济上都存在可行的运行机制,但都因政治因素不能有效运行,所以政治维度之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至关重要。文章考察了货币的政治属性与国际货币权力及其来源,提出了基础性权力和工具性权力等概念,建立了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分析框架,旨在揭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中国家间货币关系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文章还以东亚地区为样本,从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视角,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货币关系的演变,对中国如何将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转换成货币权力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外交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不断扩大,美国境外债务不断积累起来,形成庞大的境外美元资产,这是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美国债务经济根源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和美国各类金融资产的国际流动渠道畅通是形成其国际循环的两个支柱.美国债务经济的持续扩张使全球流动性因此而加速膨胀,于是不断膨胀的美元流动性最终将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引起全球金融系统的严重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奏,它必须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9.
1997年爆发了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本文在简单回顾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基础上,特别从汇率制度的角度,结合金融恐慌论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来分析我国当前汇率制度的现状、优点及缺陷,从而阐明人民币汇率从单一钉住美元向钉住一篮子货币过渡,建立与市场相吻合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防范货币危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回顾和梳理了近期有关文献,指出在东亚现阶段确有必要也有条件逐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在具体形式上则应考虑建立制度化的区域资金共享和汇率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