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问题是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 ,更是作为哲学和法学分支学科的法哲学的热点问题。“南京大学博士文丛”中的杨春福博士撰著的《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6月出版 )一书 ,首次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权利现象作了全方位的研究。书中将权利法哲学研究的历史划分为萌芽时期、古典时期和发展时期 ,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权利法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 ,著者构建了当代中国权利法哲学研究的宏观理论体系 ,包括权利本体论、权利价值论和权利运行论 ,并对之作了系统的论证。该书对于完善我国的权利理论 ,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教材中为了阐释和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些是本概念和原理,运用了大量自然科学知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自然科学知识,对于提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科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直接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则是对自然科学提供的知识材料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因此,在哲学常识教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但不是封闭的学说,而是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科学思想。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并没有超出唯物辩证法揭示的规律,而是象列宁早就指出的那样:“灿烂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1、现代科学技术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无比正确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其创立时的自然科学成就,描绘了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我  相似文献   

4.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从权利的让渡、人的权利和法律的关系、权利同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权利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对待权利的态度等方面阐述了其保守主义的权利观。柏克的权利观所体现出的思想精髓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它启示着我们应当强调现实,审慎节制,关怀人性,珍视传统,强调道德,服务于民,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5.
刘家竹 《人民论坛》2011,(9):216-217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从权利的让渡、人的权利和法律的关系、权利同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权利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对待权利的态度等方面阐述了其保守主义的权利观。柏克的权利观所体现出的思想精髓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它启示着我们应当强调现实,审慎节制,关怀人性,珍视传统,强调道德,服务于民,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6.
《明夷待访录》中民主思想的传统政治哲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民主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存在继承发展的关系。他的"君害论"、"民主君客"思想以及对传统"人治"论和"法治"论的批判,都能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找到批判继承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思想文化界的一位伟大的先驱者。关于他的思想发展的历程,学术界已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但令人感到十分不足的是:对1924年以前郭沫若的思想研究却显得比较薄弱。虽然有些研究者从他的政治态度、文艺思想和所受泛神论影响等问题,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是,这种研究还欠全面和系统,特别是未能从哲学上,即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上,揭示其认识发展的特点。例如对哲学上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不  相似文献   

8.
自然目的论思想在康德那里是以一种先验的形式出现的.康德认为自然界是有目的的,生物有机体也是有目的的.康德的自然目的论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现代生物学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生物学哲学结合现代生物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自然目的论的合理思想.并对其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使伦理学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被认为是一次伦理学革命.它的基本要求是确立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理论,保护地球上生命和自然界.它有利于"哲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解释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胜利 《新东方》2016,(4):11-15
对格林政治伦理的研究还停留在对格林政治哲学、自由理论等研究中的附带提及阶段,对格林是不是自由主义者的审视成为争论的焦点。将格林"共善"的概念仅仅看作其论证积极自由的理论逻辑起点的观点是对目的与手段的倒置。共善在格林政治伦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不仅仅共善是权利、自由、国家的逻辑起点,更是权利、自由、国家实现的目标;离开共善,格林思想中的权利、自由、国家皆不复存在;权利、自由、国家在共善的浸泡中才能生存与成长,而格林思想中一切概念的引入恰恰是为了实现共善,这才是格林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